《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模板。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要知道写好一份完整教案课件,让老师教学也会更加高效。该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来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模板"这样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星光不负赶路人,秋实丰硕种树人,身为教师应该提前为教学内容编写一份教案。钻研教材,熟悉教材是写好教案的重要依据。对于“《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模板”小编为您找到了一篇详细的解析文章,我相信这篇文章会让您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预习
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二、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层,今天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怎样描写安塞腰鼓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重音、感情。
2、提问: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层怎样写安塞腰舞的响声的?
讨论并归纳: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安塞腰鼓声音的回响。第一句写声音撞击在山崖上,山崖发出回响;第二句写声音撞击在观众的心里,观众的心里发出共鸣。第三句写声音引起的豪壮的抒情、严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上浪、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3、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响声,气势不同反响。
4、提问:文章第二段的第三层怎样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搏击?
讨论并归纳:先写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的、急速的、大起大
落的搏击着,使人感到震撼、烧灼、威逼。使人鲜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使人感受到陕北农民的那种取之人的甚少,奉献给人的甚多的精神。写出作者心灵深处的感悟。
5、提问:黄土高原啊这一段写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只有黄土高原这么深厚的土层,才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才能有这么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
6、提问: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里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讨论并归纳:这里用比喻说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调,打不得这样气势澎湃的腰鼓。
7、提问:第二段的第四层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总结上面的三层的意思。从力量、声响、光影的变幻、艺术的享受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给人蓬勃的想象力。从安塞腰鼓沉重的响声写给人心灵的净化。从后生们生命中喷发出来的力量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震撼。
8、提问:倒数第四段中的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几个词能不能对调?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能。因为这几个词的排列按一定的顺序。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中心到四周。
9、提问:为什么说当它更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
讨论并归纳: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受,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会感到特别的静。其次,这里用静来反衬闹,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10、提问;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
讨论并归纳:鸡声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有这种安塞腰鼓所喷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带动生命的奔腾升华,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正是希望所在。
11、提问: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⑴ 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⑵ 句与匈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⑶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
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12、提问:访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本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写,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四、小结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锡铭,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罂群激越,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⑴ 写出了面词的反义词:
晦暗( ) 束缚( )
闭塞( ) 欢乐( )
摆脱( ) 冰冷( )
恬静( ) 困倦( )
⑵ 简答:
① 本文以什么作为线索?
② 安塞腰鼓的特点是什么?
③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一股劲!这句话运用了什么类型的排比?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④ 清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
延伸阅读
度量教学设计集锦
度量教学设计 篇1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学生已经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也已经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但是第一学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感知,而四年级的学生正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点,所以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抽象出来角的各个特征。同时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也学习了直线、射线、知道了角是有两条射线组成的。这节课是学生在此基础上认识量角器,进一步学习角的测量,会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更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同时这节课的学习是学生下节课学习画精确的角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角的分类以及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为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节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渡,设疑引入,感受新知。通过师生的画角操作,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
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上,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为下几节课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观察,相互介绍来认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计量单位。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自主归纳出角的测量方法,并能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测量,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测量,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有关,而与边长的长短无关。
4、通过上面的一系列的操作和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在交流汇报时,学会倾听。
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角的大小,会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自主归纳出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以及内外圈刻度线的认识。
量角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但对于量角器上面的内圈与外圈两个刻度线学生很难区分开来。读度数的时候不知道是看内圈还是外圈,因此我设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为较好的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必须认真作好课前准备工作,要求学生带好量角器、三角板等,教师准备好作业纸张(上面有两个不同的角,就是情境中的角1和角2)。
度量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37--38页内容
教学目标:
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的需要,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过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3、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具准备:
教师用的活动角和量角器各1个,为学生每人印制120°
和50°的两个角,学生每人准备量角器1个,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受角的大小
出示活动角,提问:要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可以怎样做?变小呢?
学生讨论,明确:
角是有大有小的,角的两条边*开一些,角就大一些;把两条边收拢一些,角就小一些,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我们以前学习量线段,是用厘米、分米、米来度量表示,那么,角的大小怎样度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认识量角器:走迷宫,找城堡
1、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量角器,你看到了些什么?
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外刻度线的0°刻度线,结合学生的交流,指出角的计量单位“度”,并观察1°角的大小。
三、学习量角、编儿歌
1、我们认识了量角器,了解了4大城堡,你们会量角了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9页,照书上的样子试着量角。
2、组织学生交流量角的感受。
提问:有没有兴趣把量角的过程编成儿歌呢?
,把量角的步骤和方法编成儿歌,发挥集体智慧。
提问:拿着量角器量角,第一步干什么?
用量角器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师生共同操作,这一操作过程简单点怎么说?
学生议:(点对点)板书。
第二步干什么?怎么编儿歌?
再用量角器的一条
师生依次分步操作,找关键字编儿歌:
“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
追问:这另一边的度线上有两个刻度,应该读哪一个度数?为什么?
儿歌怎么补充?全班讨论,把儿歌板书完整。
“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0在外数外,0在内数内”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先估计,再边读儿歌边度量。让学生说说怎样量角,怎样读出度数的。
2、游戏:猜一猜,课件出示。
①将角的一边和零度刻度线覆盖住,只露出另一边所对的刻度,内圈,再全部呈现,这个角是70°。
②继续猜,方法同上,内圈130°,外圈50°,角的一边落在左边的零刻度线上。这个角应该读外圈刻度50°。
③继续猜,方法同上,内圈120°,外圈60°,有的读内圈刻度,有的读外圈刻度,结果都错了。原来,角的一边已不在零刻度线上。
3、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再在小组内交流。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本领,获得了哪些认识?
度量教学设计 篇3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2.认识直角、平角、钝角、锐角和周角.
一、导入.
1.演示课件“角的度量”.
提问:这些角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一下队吗?
2.教师谈话: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每个角的大小,以上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
二、探索新知.
(一)角的度量.
1.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出示量角器的图片.
讲解: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因为它的形状是一个半圆,所以又叫半圆仪.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 °”表示,结合图片,认识半圆仪中心,0刻度线和内外圆刻度.
2.(1)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1°角的概念”.
(2)出示几个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数.
3.量角的方法.
(1)自学教材第123页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学生汇报度量角的方法.结合黑板上的角,边度量边介绍.
(3)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量角方法”.
(4)尝试测量角的度数(尽量使角的开口方向不同),巡视中注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5)教师举出几种学生常见的错误:
错误类型一:学生量角时,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重合.
错误类型三: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却看外圈刻度了,或者应看外圈却看里圈刻度了.
(6)讨论:怎样避免前面的错误,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
(7)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角的大小比较”.
1.自学教材第124页《角的分类》.(可按书中内容边学习边操作)
2.小组讨论:
(1)角可以分哪几类?每类角的特征是什么?
(2)直角、平角、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3)平角和直线一样吗?
3.利用活动角,按老师要求摆角.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个角的度数.
2.完成教材第126页第7题.
说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量出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
提问: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个时刻分针与时针的夹角吗?
3.利用活动角的量角器摆出下面各角.
(1)直角(2)平角(3)120°(4)30°(5)77°
四、质疑总结.
1.这节课都学会了什么?
(角的度量和分类.量角时要对齐顶点和0刻度线,如何确定看哪一圈刻度)
2.教师整理成顺口溜助记.
量角器量角很简单,角可分为五大类.
中心重合角的顶点,直、平、周角最特殊,
一条边对齐0刻度,锐角小于九十度,
角的度数看另一边.钝角介于直、平间.
3.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127页第9题.
把下面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
12° 92° 179°
34°
89° 160° 58° 100°
学生在量角时往往出现不知看哪一圈的刻度,如果结合角的分类和估测能够避免这一问题,依据先判断角的种类.再估测角的大小,最后进行实际测量,不仅能避免错误,提高学生估测能力,还能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1.轮流画出一个任意角,先共同判断属于哪一类角.达成共识后,组员各自估测此角的度数大约是多少,然后组员共同用量角器测量其准确值.
2.比一比看谁的估测值与准确值最接近,五局三胜,选出组冠军.
直流电动机教学设计模板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只有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才不致于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那教案教案会包含哪些部分?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直流电动机教学设计模板,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和主要构造。
2.知道换向器在直流电动机中的作用。
3.了解直流电动机的优点及其应用。
4.培养学生把物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二)教具
如课本图12—10的挂图和模型,两个箭头标志(可用饮料盒铝片制作),自制直流电动机模型(参见图12—2),直流电动机原理挂图一幅,小型直流电动机一台,学生电源一台。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上节课我们做实验给磁场中的导体通电,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提问:这个力的方向与哪两个因素有关?(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强调: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感线方向,导体受力方向就随着改变)
提问:出示如课本12—10甲的挂图和模型,根据上面的结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是怎样受力的?(学生回答:ab边受力向上,cd边受力向下)
提问: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线圈怎样运动?(学生回答:线圈会转动)
提问:这个现象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学生回答: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引入新课
教师陈述: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现象制成的,它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下面我们来研究电动机是如何利用上述现象制成的,当然,我们先讨论最简单的一种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给出直流电动机定义,并板书:
〈第五节直流电动机〉
3.进行新课
(1)使磁场中的通电线圈能连续转动的办法
很多同学可能马上想到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不能连续转动(转到平衡位置要停下来),而实际的电动机要连续转动。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此处可告诉学生把理论用于实际需要再付出很多劳动,还可简介各国对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重视,以培养学生对应用科学的兴趣)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进行深入研究。
提问:在上节课的演示实验中,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是立即停止吗?为什么它不立即停止?(学生答:由于惯性线圈会稍转过平衡位置)
提问:转过平衡位置后,为什么它又转回来呢?(利用模型分析:转过平衡位置后,ab边受力仍朝上,cd边受力仍朝下,正是这一对力使线圈转回来的)
提问:要使线圈不转回来,应该在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即使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就使ab边受力变为向下,cd边受力变为向上。怎样才能使线圈受力方向发生这样的改变呢?
引导学生回忆影响受力方向的两个因素,从而得出:应该在此时改变电流方向,或者改变磁感线方向。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改变磁感线方向就是要及时交换磁极,显然这不容易做到;实际的直流电动机是靠及时改变电流方向来改变受力方向的。
板书:〈1.使磁场中的通电线圈连续转动,就要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就改变一次电流方向。〉
(2)换向器
提问:怎样才能使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及时改变电流方向呢?
让学生想办法并开展讨论,教师下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并鼓励和指导。
教师出示:两个半圆铝环和电刷,指出:靠这两样东西就可以解决问题。待学生思考片刻,教师出示已准备的与课本图12—12相似的模型,说明铝环与线圈的连接情况和铝环与电刷的配合过程。
引出换向器的概念并板书:
〈2.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线圈受力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
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图12—12,进一步弄清楚线圈转动过程,重点是甲图和丙图,回答教师填空式的提问:
甲图:电流方向是a→b→c→d,受力方向是ab边受力向上,cd边受力向下,转动方向是顺时针。
丙图:电流方向是d→c→b→a,受力方向是ab边受力向下,cd边受力向上,转动方向是顺时针。
(3)直流电动机的构造
出示:直流电动机,介绍主要构造:磁极、线圈、换向器、电刷。
板书:〈3.直流电动机的构造〉
演示:给直流电动机通电转动,提高学生兴趣(若时间不允许,可省些演示)。告诉学生:下节课同学们将自己装一台小直流电动机,进一步弄清楚它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了解直流电动机的优点和应用。
4.小结(略)
5.作业:(不要求笔做)
(1)预习下节内容。
(2)比较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从原理、构造和能量转化等方面说出它们的区别。
(四)说明
1.本节采用程序性的提问和讨论,启发学生弄清线圈受力情况和转回来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2.换向器是教学的难点,制作放大的直观模型很有必要。靠这一节课教学,一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下节课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它。
3.通过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识图能力应该有所提高,本节电动机原理图要尽量让学生自己看图理解。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课件]课文《春》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那大家是不是在为写教案课件发愁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课件]课文《春》教学设计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课件]课文《春》教学设计”是众多文章中的佳品。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合理的教学过程需要有合理的教案作为基础。请根据自己的判断和需要选择性地运用这些信息!
设计思想:通过本课的学习,训练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学习通过反复诵读品味的蕴味。因而,我的设计重点强调用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体味精妙字、词、句,从而领会。
教材分析:《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本文在本册课本第二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四季歌”,围绕“大自然”选择了五篇课文,《春》是第一课两篇描绘春的散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七年级学生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会“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散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升品味语言的能力,为后面几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与本课第二篇《春风》初步比较阅读,体会对相同题材不同的写法。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且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本班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有自己的观点,也乐于表达看法。但受能力所限,在表达上可能欠清晰,思考问题欠深度,自己提出的.问题可能较简单。他们需要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对重难点的把握。
教学目标:本课要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韵味,感受“春”勃勃生机与活力。尝试比较阅读,欣赏优美的散文语言,了解基本的散文技法,并引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难点:重点是对语言的品味,难点是体味字里行间体现出的“春”勃勃生机与活力。
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节课主要是提出学习目标,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并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还课堂于学生。
课前准备:学生美术课上画的有关春天的画、、投影。
教学过程:
一、迎春
1、投影学生美术课上画的有关春天的画,请学生用语言描绘眼中的春天。
(对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讲解,能迅速学生激起学生兴趣,且参与度高,调动了气氛。)
2、教师:同学们眼中的春天是如此的美好,那么朱自清先生看到的江南的春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示题)
要求有感情地通读全文,标注段落,对生字词和不明白的或喜欢的段落圈点勾画,与小组同伴交流后全班交流。
出示自学指导一:
(1)指出本文描绘了春天的哪五幅特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
(2)通过读文,你能感觉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有股什么精气神?
(此环节的设计强调带着问题读课文,两个问题第一个问得具体,能让学生迅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个问题设计得抽象但亲切,通过与同伴讨论,多数学生也能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3、扫清生字词
rùn zhǎng ián ùn niàng chá
朗润 涨 软绵绵 酝酿 巢
汉语教学设计2000字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只有教案课件老师写越充分,课堂氛围当然也会更好。如何写出让自己满意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汉语教学设计2000字”,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会单韵母i、u、ü,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通过情趣导入,学会i u ü的发音,i是齐齿呼,发音时上下牙齿对齐,舌尖抵住下牙齿背。u发音是嘴巴拢的圆圆的,中间留一个小孔,舌头往后缩。ü发音时嘴巴拢成原型,像吹笛子,牙齿抵下齿背。
【教学重难点】
1.弄清i、ü的发音和口型。尤其是u、ü的口型,相似但是u圆嘴巴而ü的口型像吹笛子。
2.读准i、 u、 ü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卡片复习单韵母a o e及其它们的四声。
2.教师揭题:昨天,我们和三个单韵母成为朋友,今天又有三个单韵母来到这里,他们想和大家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师板书课题i u ü。
二、学读i、u、ü
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分别出示i、u、ü三个单韵母,请学生在图中找它们。
1.(出示单韵母i卡片)这是单韵母i,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教师范读)谁想读读?(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2.(出示单韵母u卡片)这是单韵母u,听老师读:u u u,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读这个音?(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3.(出示单韵母ü卡片)这是单韵母ü,听老师读:ü ü ü,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指名领读。)
4.这三位拼音朋友你们是不是都认识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猜哑谜”的游戏,看老师的口形,请你猜一猜老师发的是什么音。然后,从你的小卡片中找出它,举起来,并大声的读一读。
三、学写i u ü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记住i、u、ü这三个单韵母呢?同座之间互相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用图与字母对照记或编儿歌记等多种方式,识记字母的形。)
2.全班汇报交流。
3.现在,我们要学着把它们写下来。
4.(点击课件:出示写在四线格中的i、u、ü)同学们,观察一下i、u、ü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说说它们分别写在哪儿呢?
5.学写单韵母i、 u 、ü。
(1) (黑板上贴出四线格)教师范写i:第一笔竖写在中格,要占满格子。第二笔点写在上格。
学生观察后,自己在课本上先描一个,再写一个。
(2)现在,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中u和ü的笔顺,同座互相说说u和ü怎么写的?
指名回答,教师在四线格中范写u和ü。
学生分别在课本上将u和ü描一个,写一个。
(3)实物投影部分学生作业,师生点评。
四、学习四声
1.出示i、u、ü的四声,引导学生观察,问发现了什么。
2.说说为什么i上的标调要去点,ü上的标调不去点。
3.教师范读i的四声。学生练读。
4.学生自学u、ü的四声,把学会的声调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5.通过同桌读、做游戏、分组竞赛等形式巩固i、u、ü的四声。
6.a o e i u ü,它们6个兄弟都是一家人,我们称它们为→单韵母。比较单韵母分组赛读。
7.打乱单韵母i、u、ü四声的顺序,指名读。
8.用纸条演示,教师读音后让学生说说,老师在发什么音?
四、指导书写
1.亲情导入。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b和p的读音,与它们交上了朋友。现在,我们来练习写一写,比一比谁写的漂亮,好吗?
2.指导书写b。
(1)讲:我们先认识一个字母基本笔画:“丨”上竖。
(2)请同学们观察书中字母“b”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3)学生说笔顺、位置,教师范写,强调“b”的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到第三条线停笔。
(4)学生书空笔顺。
(5)学生在拼音本上抄字头。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2.指导书写“p”。
(1)认识基础笔画:下竖。
(2)请同学们观察书中“p”的书写,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观察后同桌同学说一说?
(3)学生独立书写一个。
(4)教师选择一位同学书写的字母在投影上进行展示。
你认为哪笔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太好!教师范写并强调第一笔竖从第二条线起笔写竖,到第四条线上面一点停笔,然后再写右半圆。
(5)学生结合书中的范字进行对照比较,修改!
(6)学生再独立写一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