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事件文学作品摘抄(范本16篇)。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校园暴力高中作文800字,一起来看一下吧。
校园暴力事件文学作品摘抄 篇1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更文了,为什么叫我也不在线了,我想,我现在可以给你们一个答复了。不是我玩不了手机,也不是我更不了文,只是我没有那个精力了。
我现在初二了,初一的时候,我想着,在新的学校,一定要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那种像高山流水之间的友谊。然后,我知道我错了。
我不追星,我对娱乐圈的小鲜肉什么的脸盲,所以我和班上的女生说不上话。我脾气很暴躁,班上的男生总喜欢拿我长得不好看而拿这个骂我,我会去打他们。然后初二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真的被孤立了。
我现在的情绪反复无常,我在网上查了之后才知道,这是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有四种定义:肢体欺凌,这个大家都知道;语言欺凌,故意用语言去侮辱,恶心对方;社交欺凌,故意让周围的人孤立对方;网络欺凌,在网络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等,是容易察觉欺凌形式。
看完这个,突然想起在学校每天被同学的'侮辱,想起同学回去挑拨我和其他女生的关系。
上半个学期的我,曾一度抑郁,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抑郁症,可这种感觉很强烈,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抑郁情绪一直没有消除。
那段时候,晚上睡眠不足四个小时,成绩直线下滑,表面上有说有笑,回到家都是先哭一场再写作业。
期中考试前一个星期,我的抑郁情绪加重,不愿吃饭,然后我父母终于发现我的问题,去学校闹了一场,但他们并没有继续带我去心理医生那去看看。我就想,算了,等我长大了,经济独立了,再自己去看医生吧。
那个星期六,我妈带我去打激光祛斑,当时我妈问我要不要暑假再打,我不想,脸上的遗传雀斑一直是我心头一个结,我班上的人就喜欢哪这个骂我。
后来,期中考试那个星期,上了一天半课,戴着口罩去学校,上课摘下来,下课再戴上,没几个人注意(主要小透明),但是身边的人也没再说我什么。可能是因为脸上的雀斑快要没有,可能是因为之前父母来学校下马威了,但结果终究是好的。
在父母来学校之前那段时间,有的时间很热,但我不敢穿短袖或者撸袖子,因为我怕让父母看到我自残的痕迹。
幸好,幸好那个时候我没有自杀,不然我可能现在不会站在这,知道,原来没有人惹我,是什么感受了,知道,原来太阳有时候真的很温暖。
这个世界很好,也很美丽,虽然我不愿再来,但我想珍惜这一世。
愿每个人的青春,都能被温柔以待。
校园暴力事件文学作品摘抄 篇2
又到了中午,我好怕,好怕……
果不其然,该来的还是逃避不了,他们,又要对我动手了。“你还坐着,当你是大爷呢吧,你不知道要做什么?那老娘我就让你这个知道知道。”那熟悉的崴手指声音过后,又是噩梦。“不要,不要,求你们放过我。”我小声嗫嚅着哀求。“放过你?门儿都没有。”她们狠狠地踢着我,使我滚到墙角,然后拳打脚踢。他们的指甲深深的嵌进我的皮肤中,双脚毫不留情的往我脸上踹,拳头在我面前挥舞着,乱影不断闪现,我已放弃反抗,红着眼昏了过去。
“不要,不要!”漆黑的深夜中,我惊醒,白天的那一幕幕情景,那一张张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凌乱,不堪,使得我的脑袋传来阵阵隐痛,撕心裂肺的感觉贯彻全身。我紧紧地抓着胸口的衣领,惊恐地瞪大眼睛,被子紧紧地围住了我,我的身体蜷缩着颤抖。“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不放过我?我是做错了什么吗……”我独自呢喃着,额际沁出了冷汗。
我独自回忆着以往的事,像一场噩梦。我不自觉地踡伏了身子,眼角流下了泪,只一滴,便是刺穿我心脏的针。是怪我太懦弱,还是怪母亲的敷衍,或是围观者的漠然,亦或是施暴者的冷血?我不知道,我只能苦笑。如果说,那是佛祖的安排,是特定的磨难,是让我磨练意志,我便要讥笑着质问他,那伴随一生的黑色烙印,岂是能轻易消除的?我惨然地微笑着,似是在讥讽,似是在自我藉慰。
多讽刺呢,那帮顽劣的人,后来又旧事重提,只当笑料,却不曾有半点悔意或歉意。一群人谈笑那等事,似乎坦坦荡荡,还扬言与我一笔勾销,做成朋友,且在我面前。我呢,不怒反笑,轻轻地一扯嘴角,就如此轻描淡写地翻篇了。想到此,我嗤笑了一声,我都有点蔑视自己呢,软弱得没有尊严,与现在的我判若两人,但却练就了我忍耐的功底,因为我知道,人世间有太多不公平。
我擦拭掉眼泪,走下榻去。虽然,那是一辈子的印记,但一切都已结束,就让它过去吧,我心无怨恨,只愿佛祖保佑那些愚昧的人,愿这天底下再也没有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校园暴力事件文学作品摘抄 篇3
我的校园是美丽的,老师诲人不倦,同学和睦相处。沐浴在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里,我感觉是那么的幸福。
我以为所有的校园都是这样的,然而一部电影故事,让我知道了校园不仅有和睦友爱,也有恃强凌弱、欺善怕恶的校园暴力。
最近,我同妈妈看了一部电影,它有一个伤感的名字《悲伤逆流成河》。电影讲的是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一名高中女生易遥,因流氓欺骗,给一名叫顾森湘的女生误发了一条信息,导致顾森湘被流氓追至一废弃的楼顶,不小心靠到破损的栏杆,失足身亡,而被同学误会,并将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得整个校园人尽皆知。而后,易遥遭到同学们的岐视,有的用言语侮辱她,甚至打骂她,让她遭受了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折磨,最终,她用跳河自杀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事情发生后,公安局经过调查,把这起事件定为校园暴力,带头欺负她的同学最终被关进监狱,得到法律的制裁。
这个故事让我非常震惊,原来不是只有大人才会违法、犯法,我们学生也会做一些犯法的事。校园暴力看似只是欺骗、辱骂、殴打,但如果不及时处理、不坚决杜绝,就会有严重的后果,甚至会伤害他人。
我还记得,有一天课间,我正在埋头改卷子,忽然听到邻桌的李同学大声喊道:这支笔是你给我的,给我了,干嘛还要回去!说完,就把这支笔往他的书包里塞。我侧脸一看,送给他笔的张同学理直气壮,谁让我刚才问你题,你不告诉我的,还我笔,你还我笔!话音刚落,张同学就去抢李同学的书包。还没等我回过味来,李同学奋力一拳,打在张同学的脸上,张同学捂着脸,鲜血从他的嘴里流了出来。他呜呜地哭起来。老师,不好了,李同学的牙齿出血了。我赶紧告诉正给同学讲题的老师,老师严厉批评了两位同学。
后来,班会课上,我们又认真地学习并背诵了《小学生守则》第八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我想,那两位同学一定也后悔了。校园,本是知识的摇篮,是单纯的乐园。在如此美丽的校园、舒适的学习环境中,因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是多么粗俗、丑陋、荒唐、可耻呀!如果不改正不杜绝这种恶习,将来到了社会,被坏人教唆,就会变本加厉,越陷越深,最终触碰法律的红线。
遵纪守法是每个人的事,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小学生,就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与我们无关。只有杜绝打架斗殴、对他人辱骂、用过分的言语讽刺他人等暴力行为,我们才能:在校,做一名遵守校规校纪的好少年;在社会,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校园暴力事件文学作品摘抄 篇4
学校在我心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它让我们的知识丰富多彩,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精彩,可是究竟学校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变了样。
这些年有关校园的暴力行为的信息鸡犬不宁,学校本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又是“养育”我们成人的地方,可为什变了样?
最近,有许多学校出现暴力,有许多人想,这没那么严重吧?这是大部分强势的同学欺凌小部分弱小的学生,这可以让这个被欺凌者致死,难道这还不严重?如果继续这样,会死多少学生?我们才十几岁就要承受这么大的伤痛?十几岁本是我们尚好的花样年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去剥夺别人的生命。
校园暴力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记得网上有许多校园暴力事件,一个个暴力的结果让人触目惊心。
记得让我最深刻的一个校园暴力事件:一个女孩没有任何特长,平时不善于与人沟通,无论什么都一般般。
开学第一天,女孩胆小怕事,同班同学都看出她很好欺负,于是几个看她不顺眼,放学后,把她逼在墙角进行殴打,女孩久久没回家,躲在教室里,不敢回家。
傍晚,女孩一回家,对学校发生的事只字不提,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第二天,一大早,女孩又被欺凌,旁边看热闹的同学在一边嘲笑。这样一天一天过去,女孩身上的伤日积月累,女孩的身体越来越差,终于有一天女孩死在教室里。
我认为这样的校园暴力是人性的冷漠,这么多的同学冷眼旁观。
这是忽视生命,忽视法的存在。我们才十几岁,没有任何权利剥夺别人的宝贵的生命。被同学们欺凌的学生,每天都在同学们的不关心和冷淡中生活,本应该是寻找梦想的温暖的教室,但是却成为了孩子的牢笼。
那些实施暴的学生,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犯法的吗?难道别人的生命一文不值?难道这世界没有法的存在吗?学校本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难道不应该本本分分的,规规矩矩的好好学习吗?
校园暴力事件文学作品摘抄 篇5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校园暴力》,它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该如何保护好自己,免受他人的侵害。
《校园暴力》讲述的是一位叫祥翔男孩的故事。一天,妈妈叫祥祥出来吃饭,叫了半天,却没有看见他出来,走进房间,发现祥祥昏倒在地上。妈妈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祥祥是因为暴饮暴食才昏倒的。”妈妈觉得很奇怪,在妈妈一直追问下,苏醒后的祥祥只好向家人说出了自己遭到敲诈的真相。原来祥祥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敲诈,每天都要给他们钱,而且一次比一次多。每次祥祥给他们钱后,回到家就猛吃东西,不敢告诉父母和老师,才造成今天的'后果。
同学们,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你们会怎么做呢?有的同学说:“我可以抓住一切机会,撒腿就跑”。假如跑不掉呢,难道像祥祥那样,乖乖的把钱奉上吗?有的同学说:“我和他们拼了,就是不给他们钱。”这样一来,可能自己的生命安全就要受到威胁了。有的同学又说:“告诉爸爸,让爸爸狠狠地揍他们一顿!”那么到底哪一种方法才是最可取的呢?我觉得最正确的做法是,当遭到第一次敲诈时,假装妥协,把钱给他们,记住他们的相貌,佩戴的校徽,然后告诉班主任或家长,甚至可以告诉警察叔叔,让他们保护自己!
我们一定要牢记祥祥的教训,要学会保护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健健康康地成长!
建设和谐校园之我见预防和控制职校生暴力行为。
校园暴力事件文学作品摘抄 篇6
近来,校园暴力的事件被人们不断翻出,寻求着解决的办法,为下一代创造一美好的校园生活。有认为是教育者的问题,也有认为是家庭教育出来问题,甚者,认为是这些孩子天生带来的。
我认为,这些因素都是次要的,主要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出现的因素是氛围。
教育者,是制造氛围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者的要求愈发苛刻,自然,教育者亲眯于那些可以为他带来成绩的优秀学生,忽视了那些成绩在中等,甚至是低等的学生的关怀,人为制造了可供施暴者使用的对象。
施暴者,氛围的受害者。施暴者为何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他得不到他所认可的人的认可,如他的父母,老师,伙伴。施暴者通过伤害受害者,来赢得周围人的注意,稍微满足自己的精神上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围观者在制造氛围的过程中起到了渲染的作用。你是否想起——起哄,没错,据调查,绝大多数的受害者不会将自己受到的伤害告知父母。而围观者在对施暴者进行心理暗示方面起到了反复暗示的作用——告诉父母,你就是废物。
所谓的校园暴力事件其本质是氛围。没错,施暴者,教育者,都是从某种程度上制造这些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者迫于工作要求,施暴者迫于精神需要,他们都是无罪的。孩子是玩弄时间权柄的.上帝,我们错误地认为,孩子在孩提时代的打架,被取的外号,欺凌,都可以随着时间抚平,进而忽略了对这些事件的关注,教育者属于社会,施暴者同样属于社会,因此他们都受社会的影响。
是否有人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繁多的暴力换着法子的出现,从以获得朋友认可的吸烟,吸毒,到中国狼爸,从社会小说,充斥着暴力的电影再到钩心斗角的宫廷剧。从书本再到身边,孩子都时刻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暴力诉求的环境。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我们错误的认为,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在校园,那么只跟校园有关,实际恰恰相反,如果我们从一个错误的起点着手,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事实上,天佑孩童,据国外反霸凌机构调查,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愿意告诉父母,老师这些事,孩子本能感到,这些人的插手只会使事件变得更糟。
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我们能做的是还社会一和谐,平等的氛围,方可从本质上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让我们在此发出呼吁,还社会和谐,还下一代一美好校园!
校园暴力事件文学作品摘抄 篇7
我们生活在法治时代里,一切行为都要遵守法律的规则,没有人能站在法律的头上,目无法纪。
但是,以前我们的校园是和谐、纯洁的,但最近几年来却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使整个校园笼罩了一层黑色的阴影,人心惶惶。而造成这些的原因就是—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地区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但却屡禁不止,许多人知法犯法,铤而走险。为的就是出一口气,而不为自己下半生的幸福找想。2007年,湖北的一所学校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一个富家子弟看到同班的同学不顺心,就叫了十多个帮手来对他拳打脚踢。无论那位男生怎么叫怎么反抗也无济于事,十多双手十多双脚凶猛的.向那位男生打去、踢去。整整半个小时,直到那位男生血溅教室,命丧黄泉他们才罢休。我不知道那位富家子弟人是怎么想的,以为自己家里的钱富可敌国就目无王法,当被法律制裁时又想凶恣挠法,但却不知法不容情,最后只有锒铛入狱,悔恨终生。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就算你的钱再多,地位再高,权利再大也不能和法律相对抗。要知道,我们做人要刚直不阿,执法人员也会执法不阿,绝对不会因为你是谁的儿子是谁的女儿而轻判,也不会让该受处罚的人逍遥法外,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最后他们会被绳之以法。
法律是如此的威严,如有谁实施暴力,就会被控告故意伤人罪或聚众闹事罪,轻则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重则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有死亡或严重残疾的,判无期徒刑或死刑。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暴力?有事不能好好说吗?还是你们太冲动?你们完全有理由不使用暴力,你们完全可以不犯法,冤冤相报何时了!
只能怪你们太意气用事,太少法律知识了。
所以,我们不要知法犯法,不要把囚房当做我们的家,我们要度过我们那绚丽缤纷的一生,做一个守法、懂法的好公民!
校园暴力事件文学作品摘抄 篇8
校园暴力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不方便大肆宣扬,又不能不说。它几乎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对学生所造成的伤害也是极大的。
我很早就知道“校园暴力”这词了。今天听了宗春山先生的讲话,我对它的认识又更深了一些。
宗春山先生从很多方面讲了“校园暴力”这个话题,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关施暴者与被施暴者的讲话。
施暴者与被施暴者是两个概念相反却又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词语,甚至有时候,施暴者就是被施暴者。所以,想要预防校园暴力,就必须从自身做起。
首先,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孩子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父母对孩子的言行举止,给孩子造成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如果家人以暴力来管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变态思想: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最有用的方法,只要用暴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由此发生校园暴力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我们还要合群,不要做一个孤僻的孩子。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由此可见团结的力量。当你遇到暴力时,如果有个朋友帮你两肋插刀,去告诉老师或去警告他,你就不必害怕了。而且,如果在放学的路上与朋友结伴,就算与不良少年狭路相逢,也会使对方知难而退。
最后要注意的是自己的人格和素养。孩子们不能在同学面前耍帅、炫耀,这些行为虽然无可厚非,但在得到一些同学欢迎的同时,也会招来一些同学的嫉妒,从而导致暴力事件。
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校园事件的发生得愈“发”频繁,因此,我们更需了解有关这类事件的知识。如果,我们都能了解相关的知识,就会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了。
校园暴力事件文学作品摘抄 篇9
在当今社会学生和老师的矛盾愈演愈烈,对于老师的暴力行为我们曾经愤怒过,对于老师的不守操守我们鄙视过,对于老师的不端品质我们质疑过,但这一切的一切是否都是老师的过错?
4月15日晚上,蒙城县范集中学英语老师马某某给九(1)班寄宿生上辅导课时,因收发试卷不当与戴某某发生冲突,进而该班戴某某等其他学生参与殴打老师,马老师也还手打了学生。这件事看上去起因是老师收发试卷不当。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时师生关系恐怕也不融洽。而其他学生不劝架反围殴,这其中是否还与家庭教育有关。校园本是一方净土,学生是最纯真,最善良的花朵,然而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却打破了人们的认知,学生群殴教师,罔顾尊师重教的传统,实在是我们教育之殇。在此群殴事件中,学生的品行确实存在问题,法律意识淡薄,老师的教育方法失当,没有理性面对“问题学生”,导致矛盾激化升级,演变成群体殴打教师的恶性的事件。
当今社会这种校园暴力很常见,老师和学生的冲突也日渐加深,而每一次校园暴力发生时,大家首先指责的是老师,指责老师品质不端,可这一切都是老师的错吗?校园暴力没有谁对谁错,老师和学生都有他们的不对之处,可是对老师和学生的惩罚却大不同。当学生殴打完老师的时候,处理总是那么的轻描淡写,如果是初中生,那么充其量回家反省几日便可复学,如果是高中生,那么最多就是劝退,然后转到另一个学校继续读书。
反之是老师打学生呢?轻者看病外加当面道歉,重者辞退回家,而这也意味着这个老师的教学生涯的结束。反观日本,在日本,如果老师和学生发生冲突,那么一定会是学生的家长带着孩子去给老师道歉。而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在强大,而我们却一直在原地踏步的.原因。而造成我们与日本的差距这么大也正是因为现在的中国教育全盘西化,可是我们都忘了我们和西方不同,我们没有让小孩独自离家旅行的勇气,我们没有让小孩勤工俭学的洒脱,抚养孩子是我们的义务,而引导孩子走正确的路却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的教育需要改革,但必须有我们中国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全盘照搬,因为我们有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