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舞台作文(必备3篇)。
戏曲大舞台作文 篇1
就要离开小村了,但感觉中似乎有些什么羁绊着我,在沉思之中或许能在这春天中捡起一些什么吧!
小村的每一个角落我都熟悉至极,就像对祖母,祖母的每一道皱纹里贮满了爱,而只有我才能领悟那一切。夕阳下暖风轻拂的小村,山峦环抱着小村四周。它如少女般恬静地呼吸,碧草连天,连着我遥遥的梦。突然,传来几声“啊啊”的越剧腔音。我惊呆了,心中所有的迷茫一下子昭然若揭。那所有的牵系和惦念不过都源于这歌声。而这歌声映着小村重重叠叠的生命影痕。这是我生活了十多年的小村。我生命初始的第一声似乎和这腔声还散落在这黄昏寂寥的天籁中。
越剧在我的故乡诞生,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受了家乡的感染熏陶。
无形中爱上了越剧,还会离腔离调唱一些简单的离腔离调,故乡的人们更是如此,早上起来碰面也会唱上几句,一边干活一边嘴不停息的哼上一曲。一些老人闲着没事,就坐在一起说说唱唱。那越剧犹如林芝草,当人们悲哀沮丧时,它轻柔的抚慰你的身;当人们恍惚懒散时,它高昂的激励你的心。在播种的初春,
略带着寒意的水渠里,映着它的倩影;在热情如火的夏季,萦绕着粗犷浓厚的声音;在金色稻香的秋天,带着它的寥寥余音;在粉装玉砌的冬天世界里,飘散着它的缠绵。在小溪两岸,越剧就是这样如同空中一只只彩翼的神鸟,纷至沓来。到了我上学时,我才知道,越剧已走出了故乡。故乡的越剧伴随着勤劳的乡亲们唱响,唱红,唱遍了海内外。它成了我国的一大剧种。我第一次为自己是个越乡人而感到骄傲。
情是故乡的'深,月是故乡的明。曲是故乡的悠扬,歌是故乡的甜美。故乡这片平凡而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众多的人才,为越剧艺术的繁荣发展献出了自己的乳汁。每当听到那柔情如水的曲调,我的心就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和热爱感。家乡的越剧,它是故乡人们天赋和才智的结晶,它唱出了故乡人们向往新世纪的心声。
戏曲大舞台作文 篇2
戏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小时候,在沉闷的假期里,按动电视遥控器,不时地会发现有一些关于社戏的节目,但我却毫不犹豫地跳过了,看那些搞笑的'动画片。
很多熟悉歌曲,都来自社戏。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妈妈嘴边挂着,不时还会哼两下: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我十分需要认识社戏,恰好我上了一节关于社戏的课。课上,我们先听了一首歌叫《唱脸谱》,我觉得很搞笑,因为歌里有现代的音调,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来是交流资料,因为我准备充分,自然也会学得很好。
社戏的主角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主角。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我们还欣赏了几种戏曲剧的简介:昆剧中国戏曲之母;京剧东方歌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我们欣赏了我最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粤剧《分飞燕》、豫剧《花木兰》。
我们还学了京剧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性质、主角和命运。红脸内含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这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
戏曲大舞台作文 篇3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种戏曲都有各自的特点,如京剧的容华美;昆曲的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黄梅戏的悠扬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