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活动。
为了确保活动科学有序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芒种节气食育主题活动方案(通用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芒种活动 篇1
活动一:社会领域《芒种知时节》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视频,激发幼儿对芒种节气的兴趣。
2.初步了解芒种的特征与习俗。
3.知道芒种节气是一年中农民伯伯最忙碌的时期。
【给家长的话】
亲爱的大朋友们,大家好!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是我园的.园本课程,马上就要到二十四节气“芒种”了,老师们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芒种一系列活动,欢迎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积极参加哦!
活动二:社会领域《好玩的面团》
活动目标:
1.通过玩面粉,感受芒种节气的乐趣。
2.知道芒种节气小麦成熟,麦子能够磨成面粉。
3.喜欢用面粉动手制作各种面食。
04:12
活动三:科学领域观察探索《小螳螂》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激发幼儿对螳螂的兴趣。
2.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螳螂幼虫时期的形态特征。
3.了解螳螂的生长过程,知道要保护益虫。
【给爸爸妈妈的话】
1.螳螂将卵产在树枝上,或者墙壁上。在产卵的几天后死去。第二年,小螳螂就会孵化出来。
2.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观察螳螂是蛋类孵化还是卵类孵化?孵化后是什么颜色?
3.推荐书籍
法布尔的《昆虫记》。
温馨提示
1.起居方面,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
2.中午最好能够小睡一会,以解除疲劳,利于健康。
3.天热易出汗,要经常洗澡,衣服要勤洗勤换。注意多喝水,补充水分。
4.饮食方面,小朋友们要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苦味,酸味食物,如:苦瓜、莲子、芥兰、乌梅、山楂、柠檬等。
芒种,一头辞旧,一头迎新;一头连着收,一头连着种;一头收获幸福,一头播种希望。
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愿所有的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一起,珍惜每一个"时"享受每一个"日",快快乐乐度过一个美好的夏天
芒种活动 篇2
活动一:社会领域《芒种知时节》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视频,激发幼儿对芒种节气的兴趣。
2.初步了解芒种的特征与习俗。
3.知道芒种节气是一年中农民伯伯最忙碌的时期。
【给家长的话】
亲爱的大朋友们,大家好!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是我园的'园本课程,马上就要到二十四节气“芒种”了,老师们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芒种一系列活动,欢迎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积极参加哦!
活动二:社会领域《好玩的面团》
活动目标:
1.通过玩面粉,感受芒种节气的乐趣。
2.知道芒种节气小麦成熟,麦子能够磨成面粉。
3.喜欢用面粉动手制作各种面食。
04:12
活动三:科学领域观察探索《小螳螂》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激发幼儿对螳螂的兴趣。
2.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螳螂幼虫时期的形态特征。
3.了解螳螂的生长过程,知道要保护益虫。
【给爸爸妈妈的话】
1.螳螂将卵产在树枝上,或者墙壁上。在产卵的几天后死去。第二年,小螳螂就会孵化出来。
2.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观察螳螂是蛋类孵化还是卵类孵化?孵化后是什么颜色?
3.推荐书籍
法布尔的《昆虫记》。
温馨提示
1.起居方面,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
2.中午最好能够小睡一会,以解除疲劳,利于健康。
3.天热易出汗,要经常洗澡,衣服要勤洗勤换。注意多喝水,补充水分。
4.饮食方面,小朋友们要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苦味,酸味食物,如:苦瓜、莲子、芥兰、乌梅、山楂、柠檬等。
芒种,一头辞旧,一头迎新;一头连着收,一头连着种;一头收获幸福,一头播种希望。
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愿所有的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一起,珍惜每一个"时"享受每一个"日",快快乐乐度过一个美好的夏天
芒种活动 篇3
设计意图
“趣玩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内容选择,遵循适宜性、整体性、游戏性三原则。摒弃大而空地堆砌节气知识,精心选取每个节气最重要的物候特点、节气习俗等,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节气故事视频、民俗体验、游戏探究,带领幼儿真正走进节气文化。
节气“芒种”的集中活动选取了芒种最重要的节气特点:芒种麦熟,农事特点:雨前收麦,和节气习俗:煮青梅。通过奇妙和爸爸游麦田的节气故事《忙碌的芒种》,节气实拍图片“麦子”、“青梅”等,手工创意制作“麦子与青梅”,带领幼儿充分感知和体验芒种的节气文化,真正做到活动有价值,孩子有收获。
活动目标
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以及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能用手工的形式制作“麦子”、“青梅”,感受芒种时的节气特点。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一株干树枝(或在空瓶里装上几根树枝)、一块覆盖有土壤的区域(或在几个空花盆里装上泥土),供幼儿插“青梅”、“麦子”时使用。
课件准备:“麦田”图片;《忙碌的芒种》故事视频;“成熟的麦子”图片;“青梅”组图;“麦子和青梅”组图;“手工作品”组图。
材料准备:吸管、黏土、卡纸、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麦田”,导入主题。
——看看这是什么?(麦子)
——麦子是什么颜色的呢?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1》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及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我们一起跟着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到麦田里找找答案吧。
1.播放故事视频第一段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
(教师可出示实物麦子,供幼儿观察。)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爸爸告诉奇奇和妙妙麦子是什么时候成熟的?
——成熟麦子的籽粒/麦秆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到了,麦子就成熟了。成熟麦子的籽粒鼓鼓的、硬硬的,饱满的麦穗压弯了麦秆。
2.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叔叔阿姨们在做什么?
——为什么芒种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叔叔阿姨们可以慢慢收麦子吗?为什么?
——如果麦子泡在雨水里会怎么样呢?
小结:芒种时,人们要忙着收麦子、播种新的农作物,这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节。这个时节,天气炎热多雨,如果不赶在下雨前收完麦子,麦子泡在雨水里容易发霉,影响丰收。
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2》并出示组图“青梅”,引导幼儿认识青梅,了解芒种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奇奇和妙妙帮助叔叔阿姨们收麦子,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一起再来看一看吧。
1.播放故事视频并出示组图“青梅-1”,引导幼儿了解芒种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爸爸在收麦子时想喝什么?(青梅酒)
——为什么要煮青梅呢?
——除了青梅酒,还可以把青梅做成什么?(青梅汤)
小结:芒种时,南方有煮青梅的习俗。这时候的青梅虽然成熟了,但味道酸酸的,并不好吃,所以人们会煮青梅,把它做成好喝的青梅酒或青梅汤。
2.出示图片“青梅-2”,引导幼儿认识青梅。
——新鲜的青梅长什么样呢?一起来看看吧。
——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绿色的,圆圆的)
小结:芒种时,青梅树上结满青梅,新鲜的青梅是绿绿的、圆圆的。
出示组图“麦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并发放手工材料,鼓励幼儿制作“麦子”和“青梅”,感受芒种的节气特点。
——芒种就快要到了,我们一起来让“麦田”里长出“麦子”,让“青梅树”结出“青梅”吧。
1.根据幼儿意愿,将其分为2组,一组制作青梅,一组制作麦子。
2.出示手工材料及组图“麦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引导幼儿了解“麦子”与“青梅”的制作方法。
(1)出示手工材料。
——看看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2)出示图片“麦子和青梅-麦子”、“手工作品-麦子”,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制作方法。
——麦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什么材料会像麦秆一样弯弯地垂下来?
——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金灿灿的麦穗?怎么做能让麦穗看起来饱满呢?
(3)出示图片“麦子和青梅-青梅”、“手工作品-青梅”,引导幼儿了解“青梅”的制作方法。
——青梅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3.发放手工材料,幼儿分组自制,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建议:对于制作较快的幼儿,教师可鼓励其继续制作另一种手工。
4.请幼儿将制作好的“麦子”和“青梅”布置在环境中。
温馨提示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环节4延伸至区域活动;或将本活动分2次活动开展,第一次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和煮青梅的节气习俗,第二次活动进行手工制作。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吸管、橡皮泥等手工材料,鼓励幼儿继续制作“麦子”和“青梅”。
日常活动
芒种前后,园所可提前制作青梅汤,与幼儿共同品尝。
家园共育
1.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到麦田拾穗,切身体验芒种麦收的喜悦。
2.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摘青梅、赏合欢花,感受芒种时合欢花开、青梅成熟的节气特点。
3.请家长与幼儿共同聆听宝宝巴士故事《二十四节气:忙忙忙,农民伯伯最忙碌》,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芒种的节气特点。
附【小知识】
芒种
一、芒种节气简介
芒种,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时间点在6月5日-7日之间。“芒种”是指大麦、小麦等有芒的作物成熟了,而谷类夏播作物可以播种了,忙收又忙种,农民进入一年中最忙的时期。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农事播种以这一节气为界,过了芒种,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因此有“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的说法。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此时南方适宜插秧种稻;而北方正是麦子收获之时,要赶在芒种下雨前将麦子收完,否则下雨后麦子倒在田里,容易发霉、发芽,影响收成。
二、芒种物候特点
(一)芒种三候
一候“螳螂生”,是指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阴而破壳生出小螳螂;二候“(jú)始鸣”,是指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感阴而鸣;三候“反舌无声”,是指能够学习其它鸟类鸣叫的反舌鸟,因感阴而停止了鸣叫。
(二)芒种其他物候
合欢花开。芒种时,合欢树开花了,绿油油的叶子上开满粉红色的花朵。它的叶子会在白天张开,夜里合拢,进入睡眠状态;当遭遇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避免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三、芒种节气习俗
芒种的节气习俗包括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梅。
1.送花神。芒种时节,春天绽放的花朵已经凋谢,荫浓叶厚的盛夏即将来临。民间旧时有“送花神”的习俗,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2.安苗。安苗是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并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平安顺遂。
3.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4.煮青梅。在南方,芒种时节有煮青梅的习俗。每年的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新鲜的梅子味道酸涩,需要加工后才好吃,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附【故事】
忙碌的芒种
奇奇、妙妙:爸爸快来看呀,金灿灿的麦田好美啊。
爸爸:哈哈,芒种到了,麦子成熟了,真的很漂亮呢。
奇奇: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吗?
爸爸:是的,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这个时节,大麦、小麦都成熟了。麦子的籽粒鼓鼓的、硬硬的。你们看,饱满的麦穗都快把麦秆压弯了呢。
妙妙:咦,那儿已经有好多叔叔阿姨在收麦子了,他们看着好忙绿啊。
爸爸:是的。因为要收麦子,还要播种新的农作物,这是农民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呢。
奇奇:麦子反正都熟了,慢慢收不就好了吗?
爸爸:那可不行哦,芒种时,天气很热,常常下雨。如果下雨前不把麦子收割完,麦子就会泡在雨水里发霉坏掉。
奇奇&妙妙:原来是这样啊,爸爸,我们也去帮叔叔阿姨们收麦子吧。
爸爸:呼~现在要是能喝上一口酸酸甜甜的青梅酒就太好了。
妙妙:什么是青梅酒?
爸爸:芒种时节,南方的青梅已经成熟了,但新鲜的青梅很酸,不好吃。于是人们就用酒来煮青梅,做成好喝的青梅酒。
奇奇:哇,我也想喝青梅酒。
爸爸:哈哈哈,小朋友可不能喝酒哦。不过奶奶给我们寄了一篮青梅,等收完麦子,爸爸煮青梅汤给你们喝。青梅汤也一样好喝哦。
奇奇&妙妙:太好了,谢谢爸爸!
芒种活动 篇4
设计意图
“趣玩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内容选择,遵循适宜性、整体性、游戏性三原则。摒弃大而空地堆砌节气知识,精心选取每个节气最重要的物候特点、节气习俗等,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节气故事视频、民俗体验、游戏探究,带领幼儿真正走进节气文化。
节气“芒种”的集中活动选取了芒种最重要的节气特点:芒种麦熟,农事特点:雨前收麦,和节气习俗:煮青梅。通过奇妙和爸爸游麦田的节气故事《忙碌的芒种》,节气实拍图片“麦子”、“青梅”等,手工创意制作“麦子与青梅”,带领幼儿充分感知和体验芒种的节气文化,真正做到活动有价值,孩子有收获。
活动目标
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以及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能用手工的形式制作“麦子”、“青梅”,感受芒种时的节气特点。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一株干树枝(或在空瓶里装上几根树枝)、一块覆盖有土壤的区域(或在几个空花盆里装上泥土),供幼儿插“青梅”、“麦子”时使用。
课件准备:“麦田”图片;《忙碌的芒种》故事视频;“成熟的麦子”图片;“青梅”组图;“麦子和青梅”组图;“手工作品”组图。
材料准备:吸管、黏土、卡纸、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麦田”,导入主题。
——看看这是什么?(麦子)
——麦子是什么颜色的呢?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1》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及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我们一起跟着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到麦田里找找答案吧。
1.播放故事视频第一段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
(教师可出示实物麦子,供幼儿观察。)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爸爸告诉奇奇和妙妙麦子是什么时候成熟的?
——成熟麦子的籽粒/麦秆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到了,麦子就成熟了。成熟麦子的`籽粒鼓鼓的、硬硬的,饱满的麦穗压弯了麦秆。
2.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叔叔阿姨们在做什么?
——为什么芒种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叔叔阿姨们可以慢慢收麦子吗?为什么?
——如果麦子泡在雨水里会怎么样呢?
小结:芒种时,人们要忙着收麦子、播种新的农作物,这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节。这个时节,天气炎热多雨,如果不赶在下雨前收完麦子,麦子泡在雨水里容易发霉,影响丰收。
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2》并出示组图“青梅”,引导幼儿认识青梅,了解芒种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奇奇和妙妙帮助叔叔阿姨们收麦子,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一起再来看一看吧。
1.播放故事视频并出示组图“青梅-1”,引导幼儿了解芒种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爸爸在收麦子时想喝什么?(青梅酒)
——为什么要煮青梅呢?
——除了青梅酒,还可以把青梅做成什么?(青梅汤)
小结:芒种时,南方有煮青梅的习俗。这时候的青梅虽然成熟了,但味道酸酸的,并不好吃,所以人们会煮青梅,把它做成好喝的青梅酒或青梅汤。
2.出示图片“青梅-2”,引导幼儿认识青梅。
——新鲜的青梅长什么样呢?一起来看看吧。
——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绿色的,圆圆的)
小结:芒种时,青梅树上结满青梅,新鲜的青梅是绿绿的、圆圆的。
出示组图“麦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并发放手工材料,鼓励幼儿制作“麦子”和“青梅”,感受芒种的节气特点。
——芒种就快要到了,我们一起来让“麦田”里长出“麦子”,让“青梅树”结出“青梅”吧。
1.根据幼儿意愿,将其分为2组,一组制作青梅,一组制作麦子。
2.出示手工材料及组图“麦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引导幼儿了解“麦子”与“青梅”的制作方法。
(1)出示手工材料。
——看看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2)出示图片“麦子和青梅-麦子”、“手工作品-麦子”,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制作方法。
——麦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什么材料会像麦秆一样弯弯地垂下来?
——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金灿灿的麦穗?怎么做能让麦穗看起来饱满呢?
(3)出示图片“麦子和青梅-青梅”、“手工作品-青梅”,引导幼儿了解“青梅”的制作方法。
——青梅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3.发放手工材料,幼儿分组自制,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建议:对于制作较快的幼儿,教师可鼓励其继续制作另一种手工。
4.请幼儿将制作好的“麦子”和“青梅”布置在环境中。
温馨提示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环节4延伸至区域活动;或将本活动分2次活动开展,第一次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和煮青梅的节气习俗,第二次活动进行手工制作。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吸管、橡皮泥等手工材料,鼓励幼儿继续制作“麦子”和“青梅”。
日常活动
芒种前后,园所可提前制作青梅汤,与幼儿共同品尝。
家园共育
1.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到麦田拾穗,切身体验芒种麦收的喜悦。
2.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摘青梅、赏合欢花,感受芒种时合欢花开、青梅成熟的节气特点。
3.请家长与幼儿共同聆听宝宝巴士故事《二十四节气:忙忙忙,农民伯伯最忙碌》,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芒种的节气特点。
芒种活动 篇5
设计意图
“趣玩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内容选择,遵循适宜性、整体性、游戏性三原则。摒弃大而空地堆砌节气知识,精心选取每个节气最重要的物候特点、节气习俗等,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节气故事视频、民俗体验、游戏探究,带领幼儿真正走进节气文化。
节气“芒种”的集中活动选取了芒种最重要的节气特点:芒种麦熟,农事特点:雨前收麦,和节气习俗:煮青梅。通过奇妙和爸爸游麦田的节气故事《忙碌的芒种》,节气实拍图片“麦子”、“青梅”等,手工创意制作“麦子与青梅”,带领幼儿充分感知和体验芒种的节气文化,真正做到活动有价值,孩子有收获。
活动目标
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以及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能用手工的形式制作“麦子”、“青梅”,感受芒种时的节气特点。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一株干树枝(或在空瓶里装上几根树枝)、一块覆盖有土壤的区域(或在几个空花盆里装上泥土),供幼儿插“青梅”、“麦子”时使用。
课件准备:
“麦田”图片;《忙碌的芒种》故事视频;“成熟的麦子”图片;“青梅”组图;“麦子和青梅”组图;“手工作品”组图。
材料准备:
吸管、黏土、卡纸、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麦田”,导入主题。
——看看这是什么?(麦子)
——麦子是什么颜色的呢?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1》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及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我们一起跟着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到麦田里找找答案吧。
1.播放故事视频第一段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
(教师可出示实物麦子,供幼儿观察。)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爸爸告诉奇奇和妙妙麦子是什么时候成熟的?
——成熟麦子的籽粒/麦秆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到了,麦子就成熟了。成熟麦子的籽粒鼓鼓的、硬硬的,饱满的麦穗压弯了麦秆。
2.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叔叔阿姨们在做什么?
——为什么芒种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叔叔阿姨们可以慢慢收麦子吗?为什么?
——如果麦子泡在雨水里会怎么样呢?
小结:芒种时,人们要忙着收麦子、播种新的农作物,这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节。这个时节,天气炎热多雨,如果不赶在下雨前收完麦子,麦子泡在雨水里容易发霉,影响丰收。
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2》并出示组图“青梅”,引导幼儿认识青梅,了解芒种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奇奇和妙妙帮助叔叔阿姨们收麦子,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一起再来看一看吧。
1.播放故事视频并出示组图“青梅-1”,引导幼儿了解芒种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爸爸在收麦子时想喝什么?(青梅酒)
——为什么要煮青梅呢?
——除了青梅酒,还可以把青梅做成什么?(青梅汤)
小结:芒种时,南方有煮青梅的习俗。这时候的青梅虽然成熟了,但味道酸酸的,并不好吃,所以人们会煮青梅,把它做成好喝的青梅酒或青梅汤。
2.出示图片“青梅-2”,引导幼儿认识青梅。
——新鲜的青梅长什么样呢?一起来看看吧。
——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绿色的,圆圆的)
小结:芒种时,青梅树上结满青梅,新鲜的青梅是绿绿的、圆圆的。
出示组图“麦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并发放手工材料,鼓励幼儿制作“麦子”和“青梅”,感受芒种的节气特点。
——芒种就快要到了,我们一起来让“麦田”里长出“麦子”,让“青梅树”结出“青梅”吧。
1.根据幼儿意愿,将其分为2组,一组制作青梅,一组制作麦子。
2.出示手工材料及组图“麦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引导幼儿了解“麦子”与“青梅”的制作方法。
(1)出示手工材料。
——看看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2)出示图片“麦子和青梅-麦子”、“手工作品-麦子”,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制作方法。
——麦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什么材料会像麦秆一样弯弯地垂下来?
——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金灿灿的麦穗?怎么做能让麦穗看起来饱满呢?
(3)出示图片“麦子和青梅-青梅”、“手工作品-青梅”,引导幼儿了解“青梅”的制作方法。
——青梅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3.发放手工材料,幼儿分组自制,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建议:对于制作较快的幼儿,教师可鼓励其继续制作另一种手工。
4.请幼儿将制作好的“麦子”和“青梅”布置在环境中。
温馨提示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环节4延伸至区域活动;或将本活动分2次活动开展,第一次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和煮青梅的节气习俗,第二次活动进行手工制作。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吸管、橡皮泥等手工材料,鼓励幼儿继续制作“麦子”和“青梅”。
日常活动
芒种前后,园所可提前制作青梅汤,与幼儿共同品尝。
家园共育
1.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到麦田拾穗,切身体验芒种麦收的喜悦。
2.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摘青梅、赏合欢花,感受芒种时合欢花开、青梅成熟的节气特点。
3.请家长与幼儿共同聆听宝宝巴士故事《二十四节气:忙忙忙,农民伯伯最忙碌》,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芒种的节气特点。
附【小知识】
芒种
一、芒种节气简介
芒种,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时间点在6月5日-7日之间。“芒种”是指大麦、小麦等有芒的作物成熟了,而谷类夏播作物可以播种了,忙收又忙种,农民进入一年中最忙的时期。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农事播种以这一节气为界,过了芒种,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因此有“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的说法。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此时南方适宜插秧种稻;而北方正是麦子收获之时,要赶在芒种下雨前将麦子收完,否则下雨后麦子倒在田里,容易发霉、发芽,影响收成。
二、芒种物候特点
(一)芒种三候
一候“螳螂生”,是指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阴而破壳生出小螳螂;二候“(jú)始鸣”,是指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感阴而鸣;三候“反舌无声”,是指能够学习其它鸟类鸣叫的反舌鸟,因感阴而停止了鸣叫。
(二)芒种其他物候
合欢花开。芒种时,合欢树开花了,绿油油的叶子上开满粉红色的花朵。它的叶子会在白天张开,夜里合拢,进入睡眠状态;当遭遇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避免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三、芒种节气习俗
芒种的`节气习俗包括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梅。
1.送花神。芒种时节,春天绽放的花朵已经凋谢,荫浓叶厚的盛夏即将来临。民间旧时有“送花神”的习俗,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2.安苗。安苗是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并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平安顺遂。
3.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