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网 >地图 >教学资源 >

小班游戏山洞教案

小班游戏山洞教案

时间:2024-01-11 作者:小麦网

相关推荐

小班游戏山洞教案集锦。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在阅读中深刻体会到“小班游戏山洞教案”是一篇了不起的文章,下文内容仅供参考使用!

小班游戏山洞教案 篇1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刚刚入园不久,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不够强烈,所以,我选择了健康领域里的《钻山洞》游戏活动,将幼儿扮成喜欢的小动物,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和玩耍的气氛中,边学习边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练习钻的动作,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2.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3.通过教学引导幼儿认识眼睛构造、用途。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重点:学习钻的动作。

难点:学习轮流钻山洞,不推挤小朋友。

活动准备音乐,拱形门4个,小桶2个,易拉罐做的蘑菇若干、兔妈妈和小兔头饰。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听音乐,做热身操。

幼儿站4排,面向老师。老师:"兔宝宝,早上的空气真新鲜哪,我们一起来做操运动一下吧!"(播放音乐)2.游戏"小兔钻山洞"。(探索钻的动作方法和要领,鼓励幼儿自由练习钻的动作。)(1)哇,好舒服啊!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到草地上去玩玩好吗?(好)走,我们排好队伍准备出发。(幼儿站两排随老师一起向前走)一个山洞挡住了我们,我们怎么过去啊?(钻过去)你们说的很好,现在就请几个兔宝宝来试一下,看看能不能钻过去。(教师请几名幼儿钻山洞)(2)(教师请动作正确的幼儿来示范给大家看)看,这只兔宝宝他先蹲下去,把头低下,弯下腰,慢慢地钻过去了。这只兔宝宝钻得真好。再请几个兔宝宝试一下,要向这只兔宝宝一样,先蹲下来,把头低下,弯下腰,慢慢地钻过去。

(3)(幼儿集体钻第一个山洞做练习,教师观察。)现在大家一起学刚才兔宝宝的动作,先蹲下来,把头低下,弯下腰,慢慢地钻过去,一定要记住,不要推挤旁边的兔宝宝,以免发生危险。

(4)(教师再次示范并讲解钻的动作要领)刚才宝宝们都是先蹲下来,头低下,弯着腰,慢慢地就钻过山洞了。我们继续出发。

(5)哦,天哪,还有一排山洞挡住我们了,不过,我们刚才钻过一次了,这次一定会顺利通过的。还记得怎样才能顺利钻过山洞吗?(幼儿口述钻的动作。再次练习,教师发现动作不准确的幼儿,提醒幼儿钻的时候膝盖不能落地,告诉幼儿是钻,而不是爬)。

(6) 我们终于来到了草地上,这可真美啊!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播放音乐)刚才兔宝宝学会了本领,真棒!看,那边有好多蘑菇,我们回家取几个小桶,采些蘑菇带回家,顺便再玩玩钻山洞。(幼儿排两排回去取小桶,然后再次钻过山洞来到草地上采蘑菇放进小桶里。)3.放松活动这真是太美了,我们在这跳个舞吧!(播放音乐,放松)4.结束兔宝宝今天开心吗?(开心)今天你们表现真棒,采了许多蘑菇,现在我们带着蘑菇回家吧!

教学反思:

我首先在游戏中让幼儿拉着前一个小朋友的衣服,放慢开火车的速度,尽可能的保证幼儿不掉队。同时在每次游戏的间隔期间,我们以“火车到站”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活动,在以“火车出发了”的口令提醒幼儿排队,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还是需要给予帮助的,在体育活动中,我遵循循循渐进,从意到难的设计原则。第一个环节为自由“开火车”,第二个环节增加了开火车钻山洞的内容。刚提到钻山洞时很多幼儿特别兴奋都不听老师指令跑过去钻山洞,由于人太多导致山同倒塌了。于是我抓住机会进行游戏规则的介绍:在钻山洞时要一个跟一个走,不推不挤,这样每一辆小火车就都能安全的钻山洞了。所以我以后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抓住教育细节。根据教学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力争上好每一节课。

小班游戏山洞教案 篇2

小班游戏活动课程计划:演练教学计划

小班游戏活动钻洞洞穴教学案例主要包括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要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初步了解轮换的意义,学会遵循游戏规则,遵循游戏规则,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适合幼儿教师参加小班游戏。来看看钻洞教学计划。

设计意图:

由于缺乏幼儿积极参与小班的意识,我设计了《钻山洞》“有趣的游戏活动,将孩子们打扮成**中最熟悉的角色,培养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并努力让孩子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人一人,一人不离开,不推或不。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轮流的意义,学会遵循一个,遵循游戏规则。

2.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三。培养儿童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学会保护自己。

5与活跃的孩子们一起学习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和难度:

活动重点:

学会选择一个。

活动难度:

学会轮流钻洞,而不是推动它。

活动准备:

拱门,了解火车,钻洞,cd。

活动过程:

首先,开始部分

1.准备活动:队列形成练习。

根据托马斯的四个小火车(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孩子们将被安排成四列来练习其余的,他们将直立并肩并肩站立。

二,基本部分

2.组织儿童玩“开放式火车”游戏

(1) 老师们玩摩托车,带孩子们一起玩。孩子把前面孩子的衣服拉到前面。听到“火车到车站”的密码后,他可以自由行动。火车继续开动,每个人都需要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继续前进。

(2)增加游戏难度:《**车》。当你钻一个洞,你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而不是推开它。

3、 结束第三部分。最后,放松活动:跳上**火车跳上快乐的火车跳舞。

小班游戏山洞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参与体育游戏的快乐。

2、锻炼钻的运动技能。

3、能动作协调的钻过山洞。

活动准备

1、音乐:蚂蚁去旅行;洗刷刷。

2、山洞(拱形门八个)、铃铛八个(系在拱形门正中),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洗刷刷”做热身运动。

(重点活动幼儿的腰部及腿部)

二、游戏活动

1、出示游戏道具,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山洞的上边安装了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拱形门上挂有铃铛)

教师:这个铃铛就是报警器,钻山洞的时候,如果超高了,铃铛就会响起来报警的。

我们钻山洞的时候,一定要弯下身子,不要碰着报警器啊。

2、请个别幼儿示范钻的动作。

(1)请个别幼儿示范,其余幼儿仔细观察动作。

(2)教师讲解钻的动作要领:

弯腰屈膝、低头,身体全部钻过后再站起来。

3、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小河对面的果树林丰收了,请小朋友去收果子好吗?

但是,果树林里有一只正在睡懒觉的大灰狼,

咱们在钻过桥洞的时候可要注意不能碰到上边的铃铛!”

规则:四组幼儿听指令出发,钻过山洞,不能碰到铃铛,取完果子原路跑回。

4、游戏开始。

幼儿分成四组参与比赛,钻过拱形门运完全部“果子”后统计每组总数,

数量最多者获胜!可组织3—4次比赛。

要求:幼儿钻山洞时,身体和手避免碰响铃铛吵醒大灰狼。

三、活动结束

1、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并鼓励其余幼儿加油努力。

2、幼儿与教师一起做放松练习,活动结束。

小班游戏山洞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刚入园幼儿的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不强,于是我就设计了《钻山洞》》有趣的游戏活动,将幼儿扮成动画片里最熟悉的人物,培养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力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和玩耍的气氛中、练习一个跟一个走、不掉队、不推不挤。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轮流的含义,学会一个跟一个走,并遵守游戏规则。

2、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会一个跟一个走。

活动难点:

学会轮流钻山洞、不推不挤。

活动准备:

拱门、了解火车钻山洞、CD。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准备活动:队列队形的练习。

将幼儿按照托马斯(红、黄、蓝、绿)四种小火车排成四列纵队,练习稍息,立正和搭肩看齐。

二、基础部分

2、组织幼儿玩游戏"开火车"

(1)教师扮火车头带领幼儿开火车,后面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往前走,待听到"火车到站了"的口令后,即可自由走动。火车继续开始,每人要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继续往前走。

(2)增加游戏难度:《开火车》。钻山洞时要一个跟一个走不推不挤。

三、结束部分

3、结束、放松活动:放音乐小火车跳快乐的火车舞。

教学反思:

我首先在游戏中让幼儿拉着前一个小朋友的衣服,放慢开火车的速度,尽可能的保证幼儿不掉队。同时在每次游戏的间隔期间,我们以“火车到站”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活动,在以“火车出发了”的口令提醒幼儿排队,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还是需要给予帮助的,在体育活动中,我遵循循循渐进,从意到难的设计原则。第一个环节为自由“开火车”,第二个环节增加了开火车钻山洞的内容。刚提到钻山洞时很多幼儿特别兴奋都不听老师指令跑过去钻山洞,由于人太多导致山同倒塌了。于是我抓住机会进行游戏规则的介绍:在钻山洞时要一个跟一个走,不推不挤,这样每一辆小火车就都能安全的钻山洞了。所以我以后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抓住教育细节。根据教学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力争上好每一节课。

编辑推荐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集锦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教师抓住要害词“只”、“又”、“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思乡情感。

3、拓展阅读《乡愁》,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爱好,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怀乡思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入情入境,理解诗人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预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泊船瓜洲》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课题)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齐声背诵)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静静的夜晚、圆圆的月亮,经常会勾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4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古诗《泊船瓜洲》,齐读课题。同学们回忆一下,原来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理解题意、了解诗人、熟读诗文、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感情、背诵默写。)

1、理解题目。

(1)让我们一起来看课题“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

2、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愿意介绍一下王安石?

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王安石写这首诗的背景(课件2)

二、读诗句,明诗意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课件3)

①请大家打开书自由地把《泊船瓜洲》这首诗仔细读两遍,争取把多音字读准,把诗读通顺,留意节奏。

2.正音。讨论并读准以下字。

诗句中有四个多音字,请同学们同桌讨论选择正确读音。

京口瓜洲一水间(jiānjiàn),

钟山只隔数(shùshǔ)重(zhòngchó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áihuán)

②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其他同学留意听,这首诗当中有四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③听完学生朗读,教师做简单的评价,下面老师来读一读,同学们注意节奏,生再齐读,小组读。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诗读到这儿,你的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象、有什么感觉?指名回答。

⑤是的,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这首诗。

2.理解诗句意思。

1)小组合作学习。过渡:下面老师要看看同学们的自学能力,时间6分钟。

(1)先自己对照注释默读,思考,再四人小组互相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小组合作画一幅简图,图上要标有京口、瓜洲、钟山。

2)、讨论、交流。

①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②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出示标有京口、瓜洲、钟山地名的简图。

③还有什么疑问吗?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 篇2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精选篇5

设计理念

这首诗的教学设计,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运用诗意语文的建构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入情,悟情,融情,升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大体理解诗意;背诵并默写古诗。

2、领悟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配乐播放月亮图)同学们,这是什么?(一轮明月高挂夜空)

2、谈话: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常会以明月来吟诗作词,寄托思念之情。此时此刻,看到这圆盘一般的明月,我们也忍不住想吟诵古人思乡的诗句。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

过渡:同学们真会读诗!俗话说,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我们将一起再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

板书: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二、品味诗意

1、解题目,知诗人。

(1)齐读题目,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把船停靠在瓜洲的岸边)

(2)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指名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抚州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因此他视南京为地第二故乡。)

2、熟读古诗。(课件出示标有停顿、重音的古诗)

(1)小声朗读,想想该怎样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自己大声试读几遍,再同桌互读评价。

(3)指名朗读,师生就重音、停顿、升降调进行评议。全班配乐齐读。

3、品味诗意。

(1)小组合作学习,分组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2)指名说说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3)教师演示课件,学生根据演示背诵古诗。

三、体验情感

1、品词析句。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理解了诗意只是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刚才同学们已经感觉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那你是从诗中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诗人这种思乡的情绪呢?

预设:

A。 “一水间”,说明相隔很近;“只隔”说明仅仅隔了几座山。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诗句中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板书:一水间 只隔 离家不远——归心似箭

B。“又”是什么意思?“绿”又是什么意思?点出了春天又一次到来了,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之美。“何时”、“还”你又怎样理解?说明诗人多么想回到家乡,思乡之切。

板书:又 何时 离家很久——思乡之切

2、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在作诗过程中曾九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呢?你觉得用哪个字最好?为什么?

预设:

A。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春风一吹,把江南的景色变得春意盎然。

B。“绿”最能表现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表现他爱家。

C。“绿”字写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绿色,写出了颜色的美,表达诗人对家乡的热爱,衬托出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D。(播放江南美景图片)江南的景色美吗?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传开了,他对字词的推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小结: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板书:思念家乡之情

4、入境悟情:读诗要把自己当成诗人。假如你在傍晚来到了异乡江边,望到了对岸,而你的家乡就在离对岸不远的地方,此时此刻,此情此境,你想到了什么?

5、融情诵读:看课文插图,想像一下,把自己当成诗人,融入诗人的感情,有感情地诵读。

四、诵读升情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皓月当空,思绪万千,古代诗人借明月或喜或愁抒发感情,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一起来充满感情地吟诵下面的诗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搜集、欣赏更多王安石的诗歌。

附: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一水间

离家不远——归心似箭

只 隔

思念家乡之情

离家很久——思乡之切

何 时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精选篇6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2)通过比较阅读,揣摩不同作者对思乡的不同表达方式。

3、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教学重难点:

1.比较阅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2.体会诗人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教学环境:

老师自制的课件;上课环境为有电脑、投影仪和大屏幕的教室;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了,大家还能背诵李白的所写的那首名篇——《静夜思》吗?(学生齐背后,出示幻灯片2)

2)大家知道是什么景物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吗?(月亮)

3)师小结:说得很好,自古以来,月亮就象征团圆之意,我国古代文人在写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词中往往会提到月亮,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泊船瓜洲》。

2.新授《泊船瓜洲》

1) 初读:大家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文,看看有哪些字词的读音你还不确定?尤其是诗文中的多音字,你能结合书下的注释和你的初步理解,为这些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吗?

你知道读七言绝句时,应当如何停顿吗?(出示幻灯片3进行正音,师画出停顿节奏)老师范读后学生再读诗文。

2) 介绍作者(出示幻灯片4)

你对王安石了解多少?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3)诗句解析: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①大家再看看文中的注释,了解“泊、一水间、数重山”的意思,再思考:“京口、瓜洲、钟山”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呢?(幻灯片5)

②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眼里看到了什么地方?心中想到了什么地方?(幻灯片6)

(眼中之景——京口、瓜洲 想象之景——老家钟山)

③既然离家“只隔”“一水间”、“数重山”,但离家真的近了吗?(对于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即时要回到家,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说“只隔”只是诗人的自我安慰而已)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归心似箭、高兴)

④诗意:从京口到瓜州仅仅只隔着一条长江了,离老家钟山也不远了,只隔着几重山而已。

老师小结: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了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眼能见到,说明离家很近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是想象之景,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⑤过渡:离家这么近,诗人回家了吗?为什么不能回家?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句,然后一边欣赏老师所出示的图片,一边思考问题。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幻灯片7)

①这几张照片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的?(春季)你是根据图片上的什么特点来认定是春天景色的?(绿色)是什么让江南两岸出现了一片绿色呢?{(春风)又绿江南岸,所以说,江南的绿色是春风的功劳}

②为什么说作者选用“绿”字比“过、满、吹”字好?(幻灯8)

(一个“绿”字,使动用法,使(江南两岸)变绿,从春风的结果入手,将静景化为动景,写出了春天的色彩缤纷、春天的草长莺飞、春天的绿意盎然,春天的满目新绿、春天的生机勃勃以及春后江南景色变化。一个“绿”字,其实也是)

③一个“又”字,你能体会出什么?一个“绿”字,从表面上看是江南春草遍地生长,一片新绿,实则比喻的是什么在无情地生长?(而这一片生机却隐喻着诗人思乡的愁绪如同春风之下的小草一样,无穷无际地蔓延与生长。)

(一个“又”字,点明了诗人当初离家的时间,又暗含“草儿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春天去了,也有再回来的时候”的意思,而自己的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又才能回来呢?)

④望着一轮明月,诗人会说些什么呢?(幻灯片9)

(明月何时照我还)

(3)了解背景,体会诗人的心路历程(幻灯片10)

此时的诗人,离家已经很近了,只隔着“一水间、数重山”了,诗人也很想回家,却不能回家,这是为什么?

(背景简介:本诗写于熙宁8年,此时正好是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离京刚好一年,宋神宗再次拜他为宰相,王安石深感变法的不易,因此两次上书推辞都未被批准,只好勉强上任。在途经家乡之时,看到可望可见的京口,想到不远的老家钟山,一股浓浓的思乡情怀油然而生,然而皇命在身,却不能回家,所以只能自我安慰;找看到眼前的一片绿油油的庄稼,不油让人想起自己的变法给农民所带来的好处,想到这些,还会不由自主生出一点欣慰和高兴;然而,这变法却得不到上层人物的支持,以后的政治前途和自身命运到底如何:是功成名就呢,还是又一次失败而归?这一切都是未知数。一种无奈之情已然可见)

更为苦恼的是,诗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回家吗?(不知道。所以才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呐喊,此处已经可以看出诗人的真实内心了,不愿上任,却不得不上任,只能盼望早日离开官场,尽早回到没有利益纷争的老家。)

板书:强烈思乡、欣慰高兴、无奈苦恼

4)生齐读诗文,要读出诗人的这种心路历程。

3、背诵古诗(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读诗文,达到背诵的目的)

王安石的这首七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着眼于春天景色的描绘,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思念和近家不能回的无奈之情,也写出对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

暖人的春风和勾人的明月可以勾起大家的思乡之情;而可以使万叶飘落、百花凋零的秋风,则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从而让人想起客居他乡的游子之孤独、凄凉与寂寞,再燃思乡之火。张籍的七言乐府诗《秋思》便是如此。这是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了。

4、扩展了解 同一主题“思乡”的不同表达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文体形式表现):

回顾旧知:你还记得以下这些描写思念家乡的文章吗?

诗 词:《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白话文学:《故都的秋》

欣 赏: 歌 曲:播放mp3《明月几时有》

5、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古诗词?抄写两首,背诵一首。

2)学会唱一首思乡的歌曲。

6、板书设计:

只 隔 家在眼前 强烈思乡

绿江南 变法成效 欣慰高兴

何时还 家不能回

遥无归期 无奈苦恼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精选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运用所学的方法体会《乡愁》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王安石简介;南京春景的文章片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幻灯片2)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出示幻灯片3)

3、剖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幻灯4)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a、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b、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c、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链接幻灯5)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c、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d、“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e、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f、谁能把整个作品读一读?

g、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谁还能送首诗给诗人?

(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链接江南春图片)是啊!一个“绿”字不仅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5)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

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

(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

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光标引领说)

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过渡:王安石与我们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漂泊海外南京关系密切的现代诗人——余光中。

(1)教师简介余光中: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这篇作品

(2)教师范读,帮助学生领悟

听老师读一读,看看自己有没有体会。

(3)学生自读

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能通过注释,看图示,听讲解,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句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2、抓诗眼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并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幻灯片和音频;2、学生收集课外思乡诗词和思乡歌曲。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唤起思乡情

(依据课件)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泊船瓜洲》。这是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大家知道,我们第二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月是故乡明”,表达的是浓浓的思乡情,而这种情感又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或事情来表达的,不是凭空而发。

本文作者王安石,北宋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当年,王安石因变法失败而罢相回江宁(南京)任知府。第二年,宋神宗又把他召回京城当宰相。他坐船沿长江南下,再沿运河北上到汴京,途经瓜洲泊船夜宿。(看课件地理图)月夜下,他隔江遥望京口,在满目的春色中,思念起了只隔几重山的南京。刚刚离开家乡,他就想回去了,可君命难违,国家为重,想到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惆怅之情随口而出:“京口……”(点击课件:师生齐诵古诗,正音: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

二、诵读古诗,激起思乡情

1、读通全诗,读出节奏。(课件出示诗句)

听范读,划出小节线。学生自读,抽读。

2、复习学古诗的一般方法。

同学们,“诗言志”,一首诗,短短几句,了了数字,我们如何读懂,从中体会诗句的意思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呢?一般有“三看”,即:

①(上看)题目,题目一般概括了主要内容;再看作者,作者经历性格及生活的时代对作家的作品有影响。②(中看)看诗歌主体,圈出句眼及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诗歌的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③(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

3、诵读古诗,了解诗意

①解题

②逐句读品(抓重点词直译、意译)串讲全诗

你能自己试着做做吗?读读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是如何读懂的?学生自读自悟,也可和同方商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

“京口瓜洲一水间”,抓住“间”,是间隔的意思。

“钟山只隔数重山”,抓住“数重”,是几层的意思。还要明白钟山和什么地方只隔几重山。可出示地理位置图。这两句,还要学生明白作者离家很近。板书:靠家近

“春风又绿江南岸”,抓住“绿”,动词变绿的意思,明白作者离家的时间是春天,见到了满目的春色,到处是一片春景,“又”说明作者会离家很久,板书:离家久。

“明月何时照我还。”抓住“还”,回家的意思。说明作者思家切。板书:思家切。

你能串讲诗句的意思吗?可以看着诗句或图示讲,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了解的资料讲,要把意思讲明白。教师引导,多请两位学生,也可让学生接龙讲。

③诵读全诗,体会表达方法。

理解了作者情感,让我们再来读读。现在,请你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思乡怀乡),是如何表达的?

④教师小结:本诗通过写作者的眼前所见:春景——江南江北,明月,还有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来抒发一种强烈的(思乡情)。这就是(板书)写景抒情。

三、抓住诗眼,体会思乡情

1、炼字“绿”的故事。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流传千年的故事,你想知道吗?请看课后“资料袋”。

先读故事,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绿”字确实用得好,听来精妙,观之形象,诵之清亮,是形象思维的凝练。)(板书“绿”)

2.“还”为诗眼的理由。

所以很多人认为此诗的诗眼(即是关键部分,灵魂所在)应为“绿”字。其实不是这个字,你们猜猜,可能是哪一个字?为什么?(板书“还”)

从全诗而言,作者的目的是什么?(思乡,回家),一个“还”字点出了作者的心意。为什么要“还”,因什么而引起“还”的冲动?那是因为“绿”。“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因“绿”而生发“还”,“还”是“绿”的归宿。这样,全篇的“灵魂”所在,应该是最后这个“还”字。(板书:由“绿”而“还”)我们来看看:(联系板书)

①(靠家近。)为什么说靠家近?因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一水间”“只隔”几重山,(课件显示地理位置)靠家近,该不该还?(应该还。)

②(离家久)“春风又绿江南岸”,“又”使作者想到江南年年绿,自己离家却不一定能回来,这一去不知要多久哇。“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那么离家久了,就(更应还)了。

③(思家切)“明月何时照我还?”作者思家心切,如果能回去,那就趁着明亮的月色往家赶吧。因为“明月”代表的是——团圆。“明”字更能衬托作者对家的思念。可是偏偏不能回去。“靠家近,应该还”,“离家久,更应还”,“思家切”却——“不能还”。所以“还”应为诗眼,因“绿”生“还”。一个“还”字,使作者的思乡之情昭然而现。如是情感脆弱之人,则会伤感落泪。但是,王安石不是这样的人,正像他的《梅花》一样,很坚强的。所以他把满腔的思念只化作淡淡的惆怅,如明月清风一般。

四、走进角色,读出思乡情。

下面就请同学们扮演角色,自由诵读,也可以同方对读,小组赛读,读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五、课外拓展,抒发思乡情

1、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历代文人写下了不少的思乡诗词,它们无不抓住具体的事或物来抒发自己的真挚情感。本课共有三首古诗词,都是思乡的,因此学完本课,要求同学们收集课外写思乡的诗词和歌曲。下面,我们就来展示展示,也为明天的活动作一个准备。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看看有没有不一样的,读一读。

3、现代也有不少的思乡诗,如我们熟知的余光中的《乡愁》。另外像席慕容的《故乡》,以及被我们传唱的彭邦桢的《月之故乡》。

4、许多歌曲也表达了人们的思乡之情,你会唱吗?同方试试?教师这里也有,如《故乡的云》,《父老乡亲》都是广为人们传唱的。还有《我的中国心》《九月九的酒》等等。下面,就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我们的课吧。

六、板书设计

靠家近,应该还写景抒情

泊船瓜洲离家久,更应还因“绿”而“还”

思家切,不能还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 篇4

课前活动

1、师生打招呼。

2、放声背诵一下以前学过的古诗。

(师生问好。)

师:第五课的古诗词三首,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两首,第一首《泊船瓜洲》作者是谁?

生:王安石。

师: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师:那《秋思》呢?

生:张籍。

师:昨天预习过课文了吗?谁来读?

(一女生读《泊船瓜舟》)

师:读得正确、流利。一水间的“间”为什么读成“”?

生:是一水间隔。

师:让我们一起读第一句。

(生读:京口瓜洲一水间)

师:第二首谁来?

(生读第二首)

师:我们都自学了这两首诗,谁结合重点词的意思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一学生说第一首的意思)

师:说得准确而且很流利。

(另一学生说第二首诗的意思)

师:你不仅把诗大意说出来,还补充了自己的意思。把老师想问一下这个“欲作”是什么意思?

生:想写。

师:“又担心”是从哪个词读出来?

生:复恐。

师:让我们拿起课本,轻轻地来读这两首古诗。

(生齐读)

师:预习得很好,两首诗的意思已经初步理解了。到底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这思乡之情?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品读这两首诗。

(一学生读《泊船瓜洲》)

师:你觉得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生:春风。

师:请你谈一谈。

生:因为作者看见春天到了,春风吹绿江南两岸,让他想起了故乡。

师:这两个句子里有一个字特别特别有名,课后的资料袋里有对这个故事的介绍,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资料袋里的文字资料)

师:诗人字斟句酌,最后确定了一个字,是──

生:绿。

师:自己读一读这一句,从这个绿字能读出什么来?

(学生小声读)

师:从绿中你读出什么?

生:我知道春天,燕子飞回来,河水融化了,流出哗哗的水声,柳树随着春风长出了细细的柳条,随着风舞动。小鸟也回到故乡,站在大树上欢乐的歌唱。

师:这个绿字不知藏着多少幅美丽画面,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

(出示课件)

(学生闭上眼睛想像)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来说。

生:我从音乐听到小鸟的叫声,小溪水潺潺的流水声,柳枝上长出芽苞,小溪中未融化的冰块儿,在水中跳动。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色。

生:有点悲伤,有点欢快。

师:想得多好。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景象?还可以用自己的积累的词语、诗句来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心在山前……

师:黄四娘家──

师:小孩们放学了,儿童散学──

(师生接诗句)

师:一个绿字里不知藏了多少幅画面,能把这首诗美美地读出来吗?谁来试一试?

(一男生读)

师:这个绿字,怎样才能让我们想到更美好的画面?

(生再读)

师:有进步,吹面不寒杨柳风,能让你的春风再暖和一点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好吗?

(生齐读)

师:这个绿字仅仅是在写江南的美吗?想想作者身在何处,他的家乡又在哪里呢?师板画。

师:谁知道?

生:作者的故乡在钟山,在京口。

师:同意吗?你读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在哪儿?

生:在瓜洲。

师:你就是作者站在风景如画的瓜洲,读一读这两句诗。

(学生读)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都是诗人王安石,想着风景如画的瓜洲,读一读前两句。

(生读)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山道崎岖,交通落后,到长江山高水长,路途遥远,在作者的笔下却是“京口瓜洲──,(学生接诗句)钟山只隔──(学生接诗句)从这些词语体会到什么呢?

(学生思考,师小声读)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体会到交通不发达,但思乡浓厚,用了“只“”一”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非常浓厚,作者思念家乡的殷切。

师:是思念,让天涯变成咫尺。

生:我从“一”“树”读出了对故乡的的思念,他的心中非常思念自己的故乡,向往故乡,远处的家乡仿佛就在眼前了。

师:你读懂了诗人的心,体会到了诗人的心。他的家乡很遥远,却近在眼前,他思念家乡,让作者仿佛走不出自己的家乡,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诗的前两句。

(生齐读)

师:作者如此依恋自己风景如画的家乡,为什么又要离开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王安石的有关资料)

1070年王安石升任宰相,提出正革,主持变法……

1074第一次变法挫败王安厂被朝廷……

……

师:五十七岁的作者站在长江边,你们能体会到他的心情了吗?

生:有点高兴,有点悲伤.

师:你带着依恋读一读后两句诗。

(学生读)

师:谁还体会到了诗人的心情?

生:又高兴又无奈的心情。

师:有点无奈。

生:他很想回家。

师:他对家乡充满了深深的依恋。

生:他很无奈,他依恋家乡,可他要去当官,皇命难违,很少回家,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

师:这一次他刚刚离开家乡,却对家乡产生深深的依恋。千种滋味,万般愁绪化作江水,滚滚流淌,化作两句诗,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读后两句诗。

(生读)

师:九百年前,诗人站在花间渡口,他的身后是深深依恋的家乡,他的前方仕途茫茫,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师:老师可以读一下吗?

师:(师范读)同学们,咱们再读,好不好?

生:好。

(师生齐读。)

师:唉!在途中是和煦的春风勾起了王安石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勾起了他无限乡愁,那么,又是什么勾引起了诗人张籍对家乡的思念呢?自己读一读第二首。

师:是什么?

生:秋风

(师板书)

秋风

师: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是看不见的,作者在洛阳城里都看见了什么?轻声读第一句。

(生小声读第一句诗)

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再读第一句。

(生读)

生:他看到满天飞舞的树叶,还有空中排成一字的大雁。

师:大雁朝哪飞?

生:朝南飞。

生:作者感受到秋风来了,秋风吹过,让人打了个冷颤。

师:这都是你谈到的秋风。

生:闻到桂花的香味。

生:他看到一些小松鼠在收集食物,落叶飘下来,桂花的香味,不禁想起中秋节快到了。

生:看到秋风吹来,带来许多凉意。

师: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飞……来,读第一句诗。

(学生读)

师:诗人在这寂聊的秋风中,又做了什么呢?读下面的诗句。

(生读)

生:作者想给家人写一封信。

师:写信,写完又干什么?

生:写信交给送信人,有些意思没写完,又拆开。

师:怎样写的,又是怎样拆的呢?

(出示课件图片和音乐)

师:你看到他送信时的动作了吗?看到他的神情了吗?体会到他的心了吗?

(选择写家书和拆家书的片断)

(课件出示练笔提示)

(指名读提示)

生:抓住“见秋风”“欲作”“意万重”变成“写家书”片段,或者抓住……

师:开始写,选择其中的一个片段来写。

师:谁来读读你写的内容?

生:现在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此时我想起了年幼的孩子……我抬头看明月,仿佛看见我的孩子和妻儿对我笑呢,低下头……

生:写完了家书,我又担心又害怕,担心写的不完整……

师:同学们,虽然有些同学还没有写完,但在你写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诗人的心,对家乡的牵挂,能带着这种牵挂来读第二首诗吗?

(学生齐读)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已经细细地品读前两首诗,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一个是生机勃勃的春天,一个是收获的季节来临。

师:还有什么不同?

生:《泊船瓜洲》又是新的一年,想起年老的父母,却无法回家。秋是凄凉的季节。

生:《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的。《秋思》是叙事抒情的。

师:他们写诗勾起乡愁的事物不同,表达的方式不同。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生:都表达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师板书)

师: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两首动人的诗篇。

(学生齐读两首诗)

师:下节课,让我们走进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优秀七年级生物教案集锦


以下是本文的首篇介绍“优秀七年级生物教案”。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教案是教师教学态度和能力的重要体现。期待我们的建议能够丰富您的想法和视野!

优秀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切片、动画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比观察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图片、动画等,提高对比观察、分析思维、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观察探究的过程。

【教学重点】

1、细胞分裂的过程。

2、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教学难点】

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媒体】

自制多媒体PPT课件等

【内容要点】

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一、细胞分裂的概念

由一个细胞形成两个相似的新细胞的过程。

二、细胞分裂的特点

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三、细胞分裂的过程

1、植物细胞

2、动物细胞

四、细胞分裂的意义

单细胞生物——繁殖

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细胞更新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回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出示人从一个受精卵到成人的图片及数据资料

提问:人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成人,细胞数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细胞通过怎样的生理活动实现数目的增加?回忆并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

回忆已有知识,为本节课学习奠定基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优秀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2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染色体的大变化,

2、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与细胞数目的增多,体积增大有关。

3、说出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1、3

电教手段:投影(幻灯片)

实验教具:显微镜、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玻片标本

教学过程:

[回顾]

1、播放幻灯片: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结构是什么?

[问题情境]

播放投影:参天大树,一头老牛

T:参天大树是由一粒种子长大的,一头老牛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那么生物体为什么会由小到大呢?

S:自由发言,小组讨论

T:(总结)是由于生物体的细胞的数目增多和体积的增大。

[新研究]细胞的分裂(板书)

T: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细胞是怎样增多的

S:(讨论)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就是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多。

T:我们来看看细胞的分裂过程

[观察]P34

T:请同学们阅读该部分的目的、器材,然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的玻片标本。

[指导]

T:1、正确使用显微镜。

2、目镜用16X,物镜用10X。

3、移动载玻片,找到细胞分裂的区域。

4、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5、在实验册上大致画出细胞分裂过程中1—2个典型的图像。

6、小组对照(前后两组),看谁能找到书中的图4—1上a、b、c三个细胞。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

探索生命

1.显微镜:

⑴反光镜:反射光线,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⑵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⑶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短;

⑷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长(因此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

⑸粗准焦螺旋:粗略调节,找到物象;

⑹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物象更清晰。

2.临时玻片的制作过程:擦玻片→中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若为动物细胞滴0.9﹪的生理盐水)→取材料→放水中,且展平→盖盖玻片→染色、吸水(染色用稀碘液)。

3.实际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4.显微镜成像的规律: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字母“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应是“d”。

5.怎样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像偏什么方位,就把玻片向什么方位移(如从显微镜中看到物像在左上方,应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6.显微镜中污点的找寻(转动目镜,污点动,在目镜上;或者移动标本,污点动,在玻片上;或者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7.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视野会变暗,应换大光圈、凹面镜。

8.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让光线能透过。

9.科学探究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即实验变量是的)。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是全透性的。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围墙和门卫”。)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4)细胞核:(贮存并传递遗传信息。——“管理和调控部门”)。

5)叶绿体:(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贮存在有机物中即光合作用的场所——“生产车间”,是能量转换器)。

6)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把有机物的化学能释放出来,是能量转换器)。

7)液泡:(内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有关,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

2.动物细胞的结构: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4)线粒体。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不同点: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

4、细胞核: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它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七年级生物学习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有的学生感觉自己对生物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这不能成为生物成绩不理想的借口。对于初中开设生物这门课程,学生和家长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我们现在学习生物学,决不仅仅是为了期中和期末考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了解大自然,了解我们人类自身,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将来为我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的时候忘记带课本,这是最影响学习的一点;上课的时候不能认真地听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或者当别的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喜欢转着头看等等,这些都是不好的学习习惯。

三、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抓住课堂45分钟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提高学习效率,尽量避免来自外界的任何干扰。在课堂上,不仅要做到眼看耳听脑子转,而且要动手做笔记。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很多学生感觉自己都记住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准备一本课堂笔记本,能够使自己在当天复习或者最后总复习的时候抓住重点,轻松许多。

四、多思勤问。

课本中很多地方设置了疑问,需要你开动脑筋去思考。同时,对于课本的知识,不要“点到为止”,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个没有疑问的学生,是很难进步的。不管是老师讲过的东西你没有听懂,或者是你通过学习产生的新问题,都要积极主动地去问。老师最喜欢爱问问题的学生,也绝对不会因为你没有听懂而责备你,最怕不懂装懂,于是遗留的问题积少成多,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自然不言而喻。但是抄作业的行为是应该坚决杜绝的,没有经过思考的答案,永远不会成为你真正拥有的知识。

五、理论联系实际。

多观察生活,多联系实际。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夜晚卧室里摆放过多植物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为什么?在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后,我们知道是因为植物在夜晚暂停了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与人争夺氧气。

优秀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

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

4.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发育时期的特点,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情感。

2.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1.识别人体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变化。

2.举例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性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说出青春期性发育的突出特征。

3.关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

教学难点:

1.说出青春期性发育的突出特征。

2.说明做好青春期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生殖系统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了新生命是怎样诞生的,你们是否还觉得人类的生殖活动很神秘呢?

生:我觉得人的生殖过程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很正常,不神秘。

师:我希望大家今天也能用一种正常的、科学的态度来学习,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师:有人说,新的生命是从母体出生时开始的,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生:不赞成,新的生命应该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师: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个体发育成熟的过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的生长发育过程。

一、人的生长发育

师:我们通常所说的生长发育,主要是指从婴儿出生到发育为成年人这一阶段。同学们观察教科书中图8-7,想一想,人的生长发育分为几个时期?

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生长发育过程,想一想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生:婴儿时期不会说话,不会走路,还要人抱,吃东西的时候要大人喂。

生:幼儿时期身体各部分都胖乎乎的,手和脚都是一节一节的走路爱摔跤,生活需要大人照顾。

生:青春期就是我们这个时期,反正变化挺大,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

生:我觉得青春期个头长的特别快,身体各部分都在发育。

生:成年期很成熟。

师:大家的发言很精彩,能很好地抓住各发育时期的特点,那么你们能不能对各个时期的年龄进行划分呢?

生:婴儿期是0—1岁,幼儿期是2—6岁,是上托儿所的年龄,童年期是7-11岁,是上小学阶段,青春期就是我们这个时候。

师:青春期是从12岁开始一直到23岁,人体各部分发育成熟后,进入成年期。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项活动。

(1)学生4人一组,每个同学将自己的各个时期照片拿出来,请另外三个同学猜是哪个时期。(可参考照片背面的年龄,判断回答是否正确)

(2)将家中长辈各时期照片拿出来交流,分析成年期又分为哪几个阶段。

师:(对活动情况作出评价并小结):人的生长发育包括四个时期: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和成年期。青春期以后人体发育成熟,人的身高、体重达到稳定水平,具备了繁殖后代的能力,神经系统发育完善,能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那么通过上面的活动谁能告诉我成年期又分为哪几个阶段?

生:我认为成年期分为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师:老年阶段有什么特点?

生:头发花白,记忆力减退,行动缓慢,视力下降。

师:根据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的特点,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情感)

二、青春期发育

师:同学们告别了童年时代,进入了青春期,身体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既有成长的喜悦,也会带来一些烦恼,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一齐来关注一下青春期的变化吧!这是“男生部分生殖器官发育趋势图”,(投影,指导学生看图)你们能否试着从图上说出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从出生到10岁以前,曲线基本上是平的,说明生殖器官质量增加不多。

生:从10岁开始,性器官质量明显增加,说明青春期生殖器官发育迅速。

生:从图上我还可以看出男生前列腺、睾丸发育的年龄比女生的要晚,说明男生的青春期比女生的要晚一些。

师: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师:青春期除了性器官的发育外,还出现了第二性征,第二性征是指除了两性性器官以外的男女两性的特征,(投影,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表8—1)请大家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说出有哪些特征属于男女生的。第二性征?

生:男生长出了胡须、喉结(摸着自己的颈部),出现了遗精现象。

生:女生的第二性征是乳房开始发育,出现了月经现象。

师: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我想是由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引起的。

师:(总结)青春期发育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由于此时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出现了男女第二性征。经过了青春期的发育,女生会显得体态丰满,妩媚动人,男生则是肌肉发达,英俊潇洒,因此青春期是人生的“花样年华”,这个时期大家将要迎接自身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巨变,要准备迎候激情的撞击,要体验到神秘的性意识的萌动,要体察到自我的觉醒,要发现一个不同于往昔的情感世界和智慧世界。面对青春期的来临,你准备好了吗?你想关注自己在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吗?你有什么疑惑不解的问题吗?让我们一起加入下面的讨论,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都可以大胆的说出来。(教师通过讨论可更加了解学生,与此同时,也可给学生创造一种难得的互相了解、交流的机会)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中青春期卫生一段,认真体会。

(投影)男女生进入青春期后各自会出现什么生理现象?

生:(略)

师:当你出现首次月经或遗精时,是否告诉你的父母?你父母是什么态度?

生:父母会说:“你已经长大了。”

生:父母说:“长大了都会这样。”当我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时,他们说我也不太清楚(父母不好意思说、不知道该怎么说)……

生:我不好意思告诉父母。

师:平时大家要注意和父母多交流、多沟通,可以把你学到的知识讲给父母听,在与父母交流的过程中你会得到更多的知识。

师:当你出现首次遗精或月经时,你是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烦躁不安,很不好意思,很倒霉。

生:我不同意,我认为这是我们发育成熟的标志,我会感到很自豪。(大家鼓掌对这种回答表示赞同)

师:你将如何与异性朋友交往?

生:我觉得和异性交往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我会和他保持正常的朋友关系。

生:我可以和异性朋友一起参加集体活动,但不会单独交往。

生:男女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鼓励,要关心爱护女同学。

师:青春期我们在饮食卫生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青春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加强营养。

生:不偏食、挑食,营养要全面。

师:进入青春期后,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作用下,身体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代谢旺盛,因此,人体对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等的需求量都相应增加,同学们一定要保证青春期营养的充足、全面和合理,才能使生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使身体正常发育和体格健壮。

师:青春期的青少年在穿着打扮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朴素大方,要像中学生的样子。

生:女生不要穿高跟鞋。

生:穿紧身衣裤,会影响生长发育。

师:不仅如此,男生穿紧身裤会因局部温度过高影响精子的形成,影响以后的生殖;男女生会因高温、高湿的环境诱发生殖系统炎症。

因此,做好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对我们以后的生活起决定性的作用,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下课以后可以和同学交流,向老师和家长咨询!

优秀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4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5、感悟一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意义。

6、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分析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

3、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教学准备:

①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

本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可让学生观察有山、水、虫、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比较归纳。但是,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应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补充,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教学,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

2、设计思路

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过的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区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的特征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10幅插图,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观察的方法和基本要求,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小学的自然课里已经学过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你能说出一些生物吗?(要求:每位同学说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不要重复)从而导入新课。

优秀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5

第一章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一、重点难点:

1.认识显微镜的部分名称;

2.如何在低倍镜下调焦并找到要看的物体;

3.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4.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二、知识点

1.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

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3.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5.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一手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玻片的边缘,另一只手拿纱布将玻片放在两层纱布之间,用食指和拇指夹住轻轻擦拭,用力要均匀。

6.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7.细胞壁只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不具有生命活动的,而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则是生活着的。

8.植物体是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植物体从小到大是体内细胞增多和增大的结果,而不是水和养料堆积增多使植物体长大的。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重点难点:

1.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2.植物体、动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3.细胞的分化。

4.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知识点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3.植物体基本结构的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整体。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5.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6.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7.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第二部分形形色色的植物

第一章种子植物

一、重点难点

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

3.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4.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5.松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

二、知识点

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

2.采集和制作实验标本需要注意的问题:⑴要清楚采集不同植物的方法:高大的乔木、灌木需采集有花或果实的带叶枝条;小的草本植物需采集带花或果实的植株,连根掘起,并清除泥土和杂质。⑵整理采集到的植物时,要展平枝叶(少数叶、花的背面朝上),平铺在吸水纸上。⑶压制标本时,要勤换纸,放在通风处阴干。⑷固定标本时对于比较细的部分,可直接用胶水固定,但一定不能太多;对于比较粗大的部分,可用刀片沿标本较粗的部位在台纸上切出一对对的小纵口,分别将小纸条从台纸的正面切口处穿入,将标本缚紧,并在台纸的背面将纸条两头粘紧。

3.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根、茎、叶都很发达;种子是落露的,没有果皮包着。

4.松树的根系十分发达;茎杆高大、粗壮,这样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叶呈针状就尽可能的减少了松树体内水分的散失。所以能适应干旱、贫瘠的陆生环境的特点。

5.裸子植物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和减轻噪声污染等具有的重要意义。

6.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是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可以供工业和医药上使用。

第二章孢子植物

一、重点难点

1.铁线蕨的生活习性及与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

2.铁线蕨的生殖过程。

3.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特点。

4.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5.水绵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6.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二、知识点

1.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2.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3.铁线蕨生殖过程的剪贴图:铁线蕨→孢子囊→孢子。

4.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5.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6.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7.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8.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9.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10.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11.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

12.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三部分被子植物的生活

第一章种子的萌发

一、重点难点

1.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技能。

3.探究种子的成分。

4.对探究种子的成分的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地分析。

5.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6.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这些条件。

二、知识点

1..胚的各部分将生长发育成植物体的哪些器官。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3.有完好胚且外界条件适宜的种子才能萌发,而即使是外界条件充足,种子本身的胚被破坏了,种子也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内部条件也是必需的。

4.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根据种子里子叶的数目的不同来区分的。有无胚乳并不是区别这两个概念的标准,具有胚乳的双子叶植物(如蓖麻、番茄等)和一些无胚乳的单子植物(如慈菇、泽泻等)。

5.在烘烤干燥的小麦种子时,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方法: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四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应略微向上倾斜且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试管壁要均匀加热;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当管壁出现水珠时,应将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免因水滴流到试管底部而引起试管爆裂。

6.烘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子就会发生碳化,碳化的部分往往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清洗掉。

7.在做淀粉的浆液遇碘变蓝的实验时,一定要把淀粉浆液加热,因为淀粉中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直链淀粉容易溶解在热水中,当其形成粘性较低的溶液时,遇碘才呈现蓝色,加温的目的是使直链淀粉能够更好地溶于水,从而使显色反应的效果明显。

8.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因,即温度、水分和空气。

9.低温使种子内的物质转化处于停顿状态;缺水则使种子内的营养无法被胚所利用;空气太少影响了种子的呼吸,从而不能提供给种子足够的能量。

第二章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一、重点难点

1.根的组成和根系的概念及根系的种类。

2.须根系与不定根的关系。

3.根尖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4.识别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点。

5.根尖的生长、发育与根生长的关系。

6.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7.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根的功能之一。

8.合理施肥原理和无土栽培技术。

二、知识点

1.根主要是有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之分的。这三种类型的根,主要是从其发生部位来划分的。

2.主根是由胚根生长发育而成根;侧根是在主根生长到一定长度时,在主根上生出的许多的分枝根。这种根与主根一般呈一定的角度生长。侧根可以再生侧根,反复分枝,如菜豆幼苗的根。还有一类根可以在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这种根叫不定根。如:小麦的根系绝大多数是由不定根组成的。

3.主根比较长而粗,侧根比较短而细,主根与侧根有明显的区别,这样的根系就叫做直根系。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直根系。

4.根系主根不发达,主根生出以后不久就不再继续生长了,另在原来胚轴的部位和茎的基部生出许多不定根。像这样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做须根系。须根系中,主根与不定根在粗细、长短和大小上是没有区别的。一般单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须根系。

5.植物的根系有向地生长的特性——向地性;还有向水性和向肥性。根系地下分布的深度甚至可以超过地上主茎的高度。

6.根尖分成四部分,即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7.根冠是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它的外层细胞因为当根在土壤中生长时不断地受到磨擦损伤而脱落,在根冠附近的生长点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来补充因磨擦而损伤的根冠,使根冠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厚度。

8.分生区一般全长约1~2毫米,大部分被根冠包围着,是产生新细胞的主要地方。属于分生组织,能使根尖细胞数目不断增加。细胞排列紧密,壁薄、核大、质稠。

9.伸长区:位于生长点和根毛区之间,长度约为几毫米。伸长区细胞逐渐伸长,细胞中液泡开始加大,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被液泡挤到细胞边缘。

10.根毛区:根毛区也叫成熟区。因为此区的细胞已停止生长,属于成熟的细胞。根毛是由一个表皮细胞形成的。

11.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的,它与茎、叶中的导管是相通的。这样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就可以沿着导管输送到植物体各部。

12.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

13.根毛细胞吸水以后,水分逐步渗入到根表皮以内的每层细胞,最后进入导管,再由导管输送到茎和其他器官。

14.不同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同一种植物随着生长期的不同,对无机盐的需要量也不同。

15.无土栽培是指不要用土壤或用其他物质(如砂石)代替土壤,根据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优秀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6

第四节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三生物第八单元第二章第四节《性别和性别决定》,在这里我主要说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分析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安排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希望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这一精神。

本节教学内容并不难,时间也较充裕,应该适当安排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

关于男女染色体的差别,教材编入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后安排学生仔细观察,找出男女染色体组成上的差异。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能力目标: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情感目标: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教学难点: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用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即培养普通公民必备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不是培养生物科学家的素养,以此来指导教学行为。《性别和性别决定》属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范畴,本节课的重点是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和生男生女的原理。我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知道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本节课重在从人类性染色体的水平分析人类性别遗传的规律,另外基于社会上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倾向,把生男生女的责任推于女性,导致了许多悲剧的产生。这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必要通过教学了解科学真相,这是我确立重点的依据。生男生女的原理,在知识联系上属于断层,突如其来,而且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确立为难点,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游戏活动来突破这个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1、关于导课:

以问题导入:“雌雄有别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人有男性和女性,许多动植物也分雌性和雄性,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想不想知道生男生女的奥秘?”这样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

本节教学从认挂图、为染色体配对、寻找男女染色体异同开始,引出“性染色体”概念,进而通过生男生女的小组游戏活动,理解人类性别的决定方式及男女性别比例特征。再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对男女平衡问题产生兴趣,探究自然状态下,为什么生男生女的概率为1:1。

3、学生活动:

为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设计了活动环节,老师宣布游戏规则,两人一组,制作卡片,随机抽取,模拟家庭生男生女的游戏,各组统计男女性别比例,向全班汇报、汇总。老师巡回指导,依据学习活动中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原则,设计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A这个活动的原理与生男生女的奥秘有关系吗?B有人认为生男生女的责任全在女性,你认为这种想法科学吗?通过学生活动揭示人类性别遗传的自然规律。当然从一个班统计结果来看,样本不够,不能科学地反映性别比。老师可引用全年级或几界届学生的统计总数,更有说服力。甚至推广到全国人口。

4、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用小黑板列举建国以来我国大陆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启发学生实事求是的分析历次人口普查有什么共同特征?尝试解释产生这种特征的原因。

5、知识的迁移和升华:

新课标关注个体差异,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创造机会,因此设计了以下问题:

A人们的观念和医疗技术会不会影响男女性别的比例?

B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吗?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和自主学习的空间。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人教版4

观察植物细胞

说课内容:七年级生物(上)《观察植物细胞》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察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特别是对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归纳细胞结构要求很高,历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对该课的学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整和能力,这对以后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我选择了它作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对于观察植物细胞,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4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了解出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2、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这时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没有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复习上节课内容,创设情境导入。

(2)、讲授新课: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3)、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4)、练习。

(5)、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多媒体、实验探究。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复习、展示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与情境导入:

1、显微镜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个步骤?

(二)、制作临时装片。

1、多媒体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准备:

擦:必须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目的是避免杂质出现于视野中。

滴:滴加清水时应适量:过多,水会溢出;过少,制片容易产生气泡。

(2)制片:

撕:撕取少量的洋葱鳞茎叶内表皮,不要将叶肉一起带下来。

展:充分将取下的洋葱表皮展开,避免重叠。

盖:盖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边缘,然后将另一侧缓缓放下。。

(3)染色:

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时适量:多了,会溢出来污染实验台;少了,染色不充分。

吸:吸水纸应有另一侧吸引,使稀碘液均匀扩散到盖玻片下。使染色充分。

2、学生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3、学生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

(三)、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让学生明确: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

(2)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

(3)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部位。

(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5)细胞质:内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

(四)、技能训练:绘植物细胞结构图

强调绘图要领:

真实;大小、位置、点线结构;名称标注齐全。

(五)、课堂小结:

1、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2、植物细胞的结构。

(六)、作业布置:

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要求标注功能

优秀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7

知识目标

1、知道消化的概念

2、知道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

3、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知道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的关系。

4、知道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的概念

5、能说出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消化系统的挂图或模型,培养学生对直观教具的观察能力。

2、通过对“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设计、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承认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在《消化吸收》一章中占有重要地位,应明确三个问题:第一、食物为什么要消化;第二、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第三、食物消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1、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

2、事物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 :

1、小肠与消化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食物的化学性消化

教法建议:

建议授课3课时:第1课时通过探究实验,了解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第2课时学习消化食物的结构基础——消化系统。第3课时通过实验探讨食物消化的过程。

关于“食物为什么需要消化”的教学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食物需要消化的原因——小分子物质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才能进一步被细胞利用。建议教师演示“淀粉和葡萄糖的透过性实验”,给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先让学会通过讨论,自己设计实验,再演示。

在了解了食物为什么要消化的基础上,很自然就会想到“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怎样才能转变为小分子物质呢?”引出——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关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可让学生看图自己说出。并结合自身实际指出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其自然位置。关于牙齿的教学,可以利用模型简单介绍,建议把牙齿保健的内容放到第四节讲解,让学生先收集一些资料。关于胃的结构的教学,建议先利用挂图明确胃壁的四层结构,并指出整个消化道壁的结构都与其相似;再结合录像或实物,让学生对胃壁内表面有皱褶,能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积有一个感性认识。由于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在关于小肠的教学中应注意明确:一、小肠长(利用消化系统挂图就可看出);二、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绒毛(演示实物或看录像)这种结构特点——面积大决定着食物在小肠中停留的时间相对长,消化更充分。进而强调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于大肠的教学,可结合挂图进行讲述,要让学生明确平时易混淆的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关系。关于消化腺的教学,主要让学生明确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的关系(见下表)。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分析:

1、胃和小肠的结构特点,重在突出“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2、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难在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

3、“淀粉和葡萄糖的透过性”实验及“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重在实验的设计、实验的现象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教学过程 设计:

第1课时:

第二节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食物,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必须经过人体的加工才能被利用。那么营养物质为什么需要加工?要经过怎样的加工?又是由我们身体的哪些结构来完成这一过程的呢?这就是我们在第二节要学习的内容。

本课时内容引入:复杂的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实现也是通过细胞完成的。营养物质首先要进入细胞才能被细胞利用,参与生命活动。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不是都能进入细胞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建议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自己设计实验)

在甲乙两个大烧杯内装入清水,玻璃管下端用玻璃纸(相当于细胞膜,也可以用鸡蛋的卵壳膜代替)包紧,玻璃管内是待透过细胞膜的溶液。甲装置里装的是淀粉液,乙装置里装的是葡萄糖溶液(课前准备好)。

一段时间后,往烧杯和玻璃管内分别加几滴碘液来检验,可见到烧杯中的液体不变蓝,而玻璃管中的液体颜色变蓝了。

再取乙装置中的玻璃管内和烧杯中的液体各取5毫升,分别放入a、b两试管中,再各加入5毫升本氏液后隔水加热来检验,可见到玻璃管中的溶液和烧杯中的溶液颜色都变成了砖红色。

这个实验可以表明像葡萄糖那样的小分子物质是能透过细胞膜的,而淀粉那样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细胞膜。

所以食物中那些淀粉、蛋白质、脂肪类的大分子物质必须要经过加工(这个加工的过程就是食物消化的过程),转变为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所利用。这就是食物需要消化的原因。

补充:如本课时时间富裕,可将消化系统的组成提前到这节课学习。

教学设计示例

第2课时:

本课时内容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通常都是以很复杂的大分子形式存在于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须先经消化,由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后,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而这一切过程是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进行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让学生看消化系统挂图或模型,自己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1.消化道

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肛门组成。

(1)口腔:口腔内有舌和牙齿。

①牙齿: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可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a、结构:

牙根:牙槽里的部分。

牙颈:稍细的部分,外包牙龈(口腔粘膜的一部分)。

牙冠:表面覆盖着乳白色的釉质,是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损坏后,不能再生。

b、功能:其中门齿可咬切食物,犬齿负责撕裂食物,臼齿负责研磨食物。

c、其他:人的一生有两副牙。一是乳牙, 20个;二是32个恒牙,28~32个。

②舌:是口腔中一块肌肉质的结构,主要的功能是搅拌食物、辅助吞咽,此外还与发音和辨别食物的味道有关。

(2)咽:进食与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道:

食道位于咽与胃之间,长约25厘米,可以依靠肌肉的蠕动,将食物推入胃。

(4)胃

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胃壁的结构可以分为四层(借助挂图讲解),由内向外为:粘膜、粘膜下层、肌肉层、浆膜。胃壁的平滑肌十分发达,从而使胃的收缩强而有力。胃上端与食道相接的部分,称为pen

门,胃下段与小肠相接,称为幽门。在幽门部的管壁内,有一圈特别发达括约肌,能控制食物通过。

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并初步消化食物。不同食物在胃里的储存时间各不相同,混合性食物一般4~5小时。空腹时,胃壁肌肉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故每5小时左右进食一次。

(5)小肠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大约有5~6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小肠起始部相当于十二手指并列的长度,故称十二指肠(结合挂图见讲解),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除了长度的原因,还有其它一些适应性特点,后面会学习到。

(6)大肠

大肠较小肠粗大,长度约1.5米,可分为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利用挂图讲解)。

在大肠的起始端(与小肠相连接处),有一向下突出的盲囊,称为盲肠,其盲端又有一指状的突起,即阑尾。盲肠和阑尾在人体都是退化的器官。大肠有一定的吸收功能。

(7)肛门

是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通道。

2.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脏、肝脏、胃脏和肠腺。均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1)唾液腺

有三对,分别是腮上腺、颌下腺、舌下腺,均有导管将所分泌的唾液输入口腔。成人每天分泌1~1.5升,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另外,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有杀菌作用。

(2)胃腺

胃腺是胃壁粘膜内陷形成的,可以分泌胃液(主要由盐酸和胃蛋白酶构成),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

肠腺是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呈碱性,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成年人每日分泌肠液约1~3升。

(4)胰腺

位于胃的后方,是一条狭长而扁平的腺体,靠近胃与十二指肠。分泌的胰液,经胰管注入十二指肠。胰液呈碱性,含消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

(5)肝脏

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位于膈肌之下,腹腔的上方偏右,成人肝脏重1.5千克。肝脏能分泌胆汁,呈碱性,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可帮助脂肪的乳化,使脂肪变成脂肪微粒。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均先运到胆囊中暂存,待有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引起胆囊的收缩,把胆汁挤压出来,经总胆管注入十二指肠总胆管的末端与胰管合并而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该处也有括约肌的控制,平时紧缩,在进食时才会舒张而打开,使胆汁和胰液经此流入小肠。

另外,肝脏还能在蛋白质、糖类、脂肪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并能解毒等等。

板书:

二、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消化系统

(一) 消化道

1、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1)口腔:牙齿咀嚼;舌搅拌

(2)咽:进食与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管:

(4)胃:暂存食物,初步消化

(5)小肠:长5~6米,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6)大肠:长1。5米,有一定吸收功能

(7)肛门:排出食物残渣

2、消化腺

消化腺

开口

所分泌的消化液

含有的消化酶

唾液腺

口腔

唾液

消化淀粉的酶

胃腺

胃腔

胃液

消化蛋白质的酶

小肠腺

小肠腔

肠液

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

肝脏

小肠腔

胆汁

不含酶

胰腺

小肠腔

胰液

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

教学设计示例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2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

用于对他人提出的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质疑和补充,积极参与讨论活动。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

2.学习难点:

植物的营养、呼吸、排除废物。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

1.生物视频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智能机器人做操、跳舞、与人交流,学生观看、思考。教师提问:智能机器人是不是生物?学生回答:不是。教师提问: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二)讲授新课

1.体验并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

教师讲述:要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我们首先要对生物进行观察。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观察?学生总结:①应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②观察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等原则;③观察越细致越接近真实;④合作交流能综合各种信息,更快的获知真相。

让学生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提问:这段描写中鲁迅先生观察到了多少种生物?用到了哪些感官?怎样才能准确的感知周围的事物呢?阅读后回答,学生总结出科学的观察应该是:①有明确的目的;②观察使要细致、全面、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③对长时期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④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过渡:学习了如何记性科学的观察你,下面我们就一起试试吧!

2.什么是生物

观察比较多媒体课件中提供图片(鸭子、铅笔、汽车、仙人掌),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分组活动,小组长做记录。小组长陈述本组的发现。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重点)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说明睾丸产生精子和卵巢产生卵子。

难点:说明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

三、教学准备:

1、 男、女生殖系统的挂图。

2、flash: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

3、视频文件:

(1)精子的形成;

(2)女性的生殖系统和卵子的形成;

4、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访问:自己是从什么地方出生的?

人是怎样形成的?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朗读]:书p1页的绪言。

[讲述]:人类只有在对自己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之后,才可能真正地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提问]:课前让大家做了两个访问题(1)人是怎样形成的?(2)自己是从什么地方出生的?你们对父母的访问结果是什么?

富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认同人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为了人类自己的生存,必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饶有兴趣地发言。

结合已有的认知,说出人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知道自己是从母亲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讲述]:大家说得很地,人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精子和卵子的结合预示着新一代生命的诞生,由受精卵发育为成熟人体,需经历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

[提问]: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以是怎样产生的?让我们带着问题先来认识一下男女性生殖系统。

[讲述]:男女生殖系统是由一系列的生殖器官组成的,在这些生殖器官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人的生殖过程。

[观察]:男女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认识生殖系统分别是怎样组成的?说出产生精子和卵子的部位,以及精子和卵子成熟后的排出路线。

[填表]: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表。

名称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组成

产生精子

卵子部位

排出路线

主要器官

[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女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

[小结]:对,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子都是人的生殖细胞,分泌的激素则可以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

[播放视频]:

(1)精子的形成;

(2)女性生殖系统和卵子的形成。

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观察、讨论,并用笔在图上画出精子和卵子的排出路线。

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填写表格。熟悉男性、女性的生殖系统组成。

回答:因为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

观看,进一步了解男、女性的生殖系统组成,产生精子和卵子的器官以及它们成熟后的排出路线。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布置课后访问]:同学们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及组成已经非常了解了,回去以后,再做2个访问,

(1)你们的母亲在怀你们时,身体有什么感受?

(2)当母亲怀孕时,父亲都做了些什么?

[阅读]:课外阅读“试管婴儿——生殖医学的奇迹”。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4

一、教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

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本节“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并不难,运用前一节的探究活动方法完全能够完成,所以这个活动我安排在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处理方法。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

五、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例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有两个好处,1、既考验了前一节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体现了两课内容的紧密联系;2、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让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呢,行云流水般引入新课。

(二)新知学习: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四幅图片,引导从“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间的联系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一幅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可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是我的课堂风格。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

第二步:启发学生还能找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吗?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

第三步:媒体呈现配有介说词的图片,如:乌贼的墨囊;含羞草的叶与多暴雨的环境相适应;尺蠖的拟态等等,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摩合,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下来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便提,以后高中会学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这部分的知识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让学生亲身验证“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

课前亲自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课上交流。这样安排体现1、有做事的过程;2、有明确的目标;3、有明确的结果;4、使用语言传达信息5、体现过程的真实性。这是任务型教学的五要素。交流时注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程是比结果更重要,但在这儿,由于结果涉及到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应以激励和引导。

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了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有利于认识生物是可以影响环境的。

第二步:再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a、地下耕耘者是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

b、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从生物对环境产生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认识生物的存在确实影响着环境。

第三步:让学生尝试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并及时反馈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

第四步:播放动画“屎克螂出国记”,以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在学生注意力即将分散的时候再一次激起他们的兴趣。

3、技能训练:

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别有用心之处,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培养思维能力。

蜡烛七年级语文教案集锦


根据您的要求小麦网准备了这份实用的“蜡烛七年级语文教案”,你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要知道高效教学水平可以体现在老师写的教案课件里面。

蜡烛七年级语文教案(篇1)

《蜡烛》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所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该文作者西蒙诺夫是一名战地记者,他随苏联红军参加南斯拉夫的反法西斯战争,亲历战场,以真实的故事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战地通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蜡烛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蜡烛》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

2、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三)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

二、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三、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三课《蜡烛》。你们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提问: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 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

(二)简介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识记词语(正音、解词):

鞠躬(jū gōng): 弯身行礼. 瓦砾(wă lì): 破碎的砖头瓦片.

鞠躬(jū gōng): 弯身行礼. 地窖(jiào):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精疲力竭( jié ):形容非常疲惫,身上一点力气 也没有。 也作“精疲力尽”。

名副其实( fù ):名声,名义和实际完全一样。 副:相称,符合。

永垂不朽( chuí):形容人的名声、精神、事迹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垂:流传。

颤巍巍(chàn wēi):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四)整体感知:

1、战争是残酷的野蛮的,它带给人类的是屠杀、是毁灭。同学们请看下这些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当看完这些图片时,也许你们就会对这篇课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明确: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写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文章主题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2、文中的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自由谈

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提示: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4、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5、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五)教师小结

(六)巩固提高:

① 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二、三题

② 辨词练习(例句见课文)

烧毁、烧焦、  珍藏、珍爱、 耸立、肃立、

(七)作业练习

1、巩固字词

2、进一步品味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字词

2、回顾课文内容

谁来回顾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二、思考、讨论,进一步品味课文的艺术特色

1、重点语句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2、写作特色

1) 环境描写

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例如文中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第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等等,这样多次重复的描写,一方面,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另一方面也看出敌人的疯狂。而与环境恶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临危不惧,她不顾艰难,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烈士埋葬,所以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

2)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一般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包括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而本文对主要人物——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文中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吃力,然而又那么认真。不难体会到,是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气概打动了她,激励了她,因此她的所有动作都包含着对烈士的敬意。她舍生忘死地去掩埋烈士,并把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奉献给了可敬的烈士,表现出她对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 对蜡烛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对于烛光的描写,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情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三、教师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啊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然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中。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四、作业练习

1、抄写课内生字词。

2、完成作业本

【课外思考题】

思 考 : (一)

文章的哪些部分感动了你?为什么它使你感动?如果作者换一种写法,你还会被感动吗?

思 考 (二)

战争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战争留给一个民族的是什么?在面临战争,面临灭亡的时刻,每个国家的人民表现出来的又是什么?

《蜡烛》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概括)

②、这位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

师:这位母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埋葬红军烈士的呢?请大家跳读课文,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自由朗读,感受老妇人当时的处境。

(学生找到相关句子一一朗读,尤其是反复描写炮火的句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作了连贯朗读)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当时的情况吗?

生:当时战争很激烈,硝烟弥漫,炮火纷飞……

师:在这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这位老妇人却依然镇定自若地埋葬这位死去的、素不相识的苏联红军战士,她的举止令人感动,她的精神让人敬佩。

假如你是一名随军摄影记者,亲眼目睹了这感人的事件,你要用你手中的相机,把这美好的瞬间变成永恒,你会抓拍哪个画面?(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并说明抓拍这个场景的理由)。可以直接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生:我会抓拍这个画面:“然后,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浮土来继续盖上去。”这一幅画面可以看出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关心,她非常用心地在埋葬烈士,体现了她对红军烈士满怀爱意。

师: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用心?

生:“几小时”、“还没有满意”

生:“竟然”

生:“一捧一捧”、“慢慢地”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的尊敬。

师:能把“一捧一捧”改成“一捧捧”吗?

生:不好。“一捧一捧”强调她的郑重其事,速度很慢,非常仔细。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她还如此的细致,更能够看出她对红军烈士无限的敬意。

师:那么大家找到的这几个词要重读、要缓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生齐读。(未读出效果,又读了第二遍,有明显进步。)

生:“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写出了老妇人的虔诚,她完全把红军烈士当作了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跪”、“吻”两字更是感人。

师:你既能抓拍到画面,又能抓住重点字词,非常好。还有其他地方也写到老妇人的“跪”吗?

生:第22自然段(朗读),也写出了老妇人是用心在埋葬烈士,我觉得这里的“拖”字用得特别好,写出了老妇人的衰老,“拖”得非常艰难,但她还是坚持着为烈士找一个最好的安身之处。

师:是啊,我们会发现,老妇人渐渐远去的背影也变得越来越高大。

生:我找了这一处(28自然段),老妇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蜡烛都拿了出来,可以看出她对红军烈士的无比热爱,她愿意为她付出一切。

师:你很有眼光,还能透过蜡烛感受老妇人的情感,文中还有其他地方写到蜡烛吗?

生:“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弯成了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中,作为挡风的屏障。”这位老妇人很细心。

生:“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这里的蜡泪就是老妇人的眼泪,还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师:你很有联想能力。此处说道“火花依然在闪烁”,后文也多次提到这小火花,大家找一找,读一读,为什么这一点火焰不会熄灭呢?这里的小火花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让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生:这小火花就像老妇人对烈士的哀悼和敬意,永远不会结束。

生:这是正义之光,预示着胜利肯定会来到,法西斯肯定会失败。

生:红军烈士虽然死了,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他的精神永存。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这位苏联红军烈士虽死犹生,人民不会忘记他,尤其是哪一国的人民不会忘记?

生:南斯拉夫人民。我觉得这点火焰还象征着两国人民的深厚友情。

师:大爱无言,记得有位名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母亲,爱别人的孩子是天使。”这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就是一位天使,她亲手点燃的那一点微弱的烛光,驱散了浓浓的黑暗,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田。本文记载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假如这位母亲如今就站在你面前,面对她,你想说什么?你会说什么?请用拟你的笔把它写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同学们的回答道出了老妇人以及当时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心声,让我们共同期待世界铸剑为犁的那一天。 (执教:顾国和中学 楼超君)

[课例二]

《蜡烛》品味语言课堂实录

……

(师):我们已经大致地了解了文章内容,那么请闭上眼睛,想想留在你脑海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老妇人。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拿起你的笔,把你的目光聚集在另你感动的部分,圈划出重要的语句加以品味,说说它为什么感动你。(许久)

(生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师):为什么会把珍藏了45年的蜡烛拿出来?

(生2):悼念战士,以及自己的美好祝愿,好像是在埋葬自己的孩子。

(师):把红军战士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了?战士和老夫人是素不相识的。战士是哪国人?

(生1):是苏联的。

(师):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

(生):贝尔格莱德

(师):好,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让你们感动的?

(生1):文章第15自然段。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为什么会感动你们?

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看。你为什么被感动?

(生1):我觉得老妇人很勇敢。

(师):注意抓住动词,集中在哪个字上?

(生):爬

(师):这说明什么?能否触摸到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生):老妇人想要走近一些,埋葬那个士兵。

(师):还有哪些让人感动的句子?

(生):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老妇人还是爬到士兵的身边埋葬他。

(师):这些是环境描写,说明什么?

(生):老妇人的坚定,一定要埋葬那个士兵,像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师):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还要去埋葬那个士兵,真是让人感动。还有其他语句吗?

(生):文章25自然段,吻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师):突出什么?

(生):对士兵的爱,或者说是母爱。

《蜡烛》的美点赏析

八年级语文推出了苏联作家西蒙诺夫以二战时苏联红军与德军的战斗为题材写的一篇小说──《蜡烛》,写一位南斯拉夫的老母怎样在炮火硝烟中收葬苏军烈士并用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悼念烈士的事。该篇与我国女作家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深深的震撼了读者的心,本文试谈其三个方面的美点。

一、一批动词雕塑人性之美

这篇小说没有像一般小说那样用人物的对话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事实上也不可能有对话,因为一个牺牲的年青战士的遗体与一个孤独的老妇人之间在一个“方场”上发生的故事,作者就选用一系列的动词雕塑主人公老妇人的人性之类:如她“爬出”地窖,原本是想招呼五个红军去躲炮弹的,当她发现一战士牺牲后,她“慢慢地绕过”那段铁栏杆,“走进”方场,写她从容镇定,奋不顾身;写她“把尸身翻过来”,“理好了”他的头发,把他的“手臂弯过来”,“她在他旁边坐下来”,写她对烈士炽热的母爱;写她“跪”地舀干用作墓穴的弹坑中的水,“拖”尸,“画”十字,“吻”遗体“捧”浮士,“堆”坟堆,再“摸”出蜡烛,“插”到坟堆上,“点”上。后来又“取出”另一支蜡烛,向坟墓“鞠躬”等,无不反映她对烈士的崇敬与悼念,无不反映她由一个普通的老妇人一下子变成了反法西斯的斗士,由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变成了烈士的亲人或慈母。她虽然默默不语,内心肯定有千言万语,肯定有万千波澜,这样写,炮火中的人性美才格外灿烂,此时无声真的胜有声!

二、几组对比突出勇者之尊

细读课文,就会发现作者巧妙地谋就了几组对比,并以此升华形象,突出主题。

1、炸得扭曲的铁栏杆与硝烟中不屈的老妇人身影形成对比。作者多次写她艰难绕过那段铁栏杆,应有深意。铁栏杆尚且被炸坏,她这个老弱的血肉之躯却从地窖到了地面,决不趴下,这不是写柔中之刚,和弱者之勇吗?

2、炮弹落点的远与近形成对比。在第13至25自然段,竟有5次写德国人的炮火,其中有4次写炮弹落下离老妇人很远,只在第25段写炮弹落得相当近。为什么炮弹由远而近?想来是因为她点亮的蜡烛“引”来的,但老妇人“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这就写出了她的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

3、被炸而死的猫与老妇人形成对土。第12自然段写道“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慢慢爬出了地窖”,她深知战争残酷,她深知自己老迈不会比猫更敏捷,但她却偏要义无反顾。

4、黑色大围巾与红色大蜡烛形在对比。老妇人特意披着黑色大围巾,体现出庄严、肃穆、凝重气氛,体现出对烈士的哀悼,又用那曾是代表喜庆的结婚蜡烛以及它暖色的光来表示对烈士精神的纪念,表示对入侵者、杀人者的恨与抗争。小说中这两个“道具”的使用意蕴是很深的。

三、两支蜡烛象征正义之光

是的,作者多次描写蜡烛的火焰与光亮,并写它在炮火中被震熄又被点亮,一支燃尽时另一支又续上,特别是结尾处充满深情的笔墨:“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这就极具象征意义:它是一个“母亲”(代表了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眼泪”,即正义的悼念,它又是一个反侵略的“儿子”的“英勇”精神的外化,是正义的圣光在感召着世人。这里用蜡烛的光亮结尾比《百合花》中新媳妇用一床带百合花的结婚被子安葬牺牲的战士,对读者而言,更有视觉的冲击力,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蜡烛七年级语文教案(篇2)

《蜡烛》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所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该文作者西蒙诺夫是一名战地记者,他随苏联红军参加南斯拉夫的反法西斯战争,亲历战场,以真实的故事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战地通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蜡烛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5.德育目标 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在跃动的烛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光明的未来。学习本文,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2.联想拓展法。3.点拨教学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要点]

①朗读课文,把握记叙六要素,整体把握文意;②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③探究文章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的奥秘;④揣摩语言,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三课《蜡烛》。你们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歌颂母亲(烛光里的妈妈)。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

二、介绍时代背景:

有关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从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正式开始,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正式结束。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

《蜡烛》知识要点

一、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1950年出版《战斗中的中国》,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年到1971年发表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二、背景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红军从北往南对德国法西斯进行反攻,帮助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各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作者以随军记者的身份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到柏林,本文写的就是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时发生的一个故事,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之间的战斗友谊。

三、基础字词归纳

扶老挈幼(fúlǎoqièyòu) 契约(qìyuē) 锲而不舍(qièérbùshě) 瓦砾(wǎlì) 闪烁(shǎnshuò) 众口铄金(zhòngkǒushuòjīn) 烛芯(zhúxīn) 花蕊(huāruǐ) 地窖(dìjiào) 窑洞(yáodòng) 窟窿(kūlóng) 迫击炮(pǎijīpào) 拂晓(fúxiǎo) 颤巍巍(chànwēiwēi) 匍匐前进(púfúqiánjìn) 名副其实(míngfùqíshí) 鞠躬(jūgōng) 衰老(shuāilǎo) 屏障(píngzhàng) 揣测(chuǎicè) 挣揣(zhèngchuāi) 精疲力竭(jīngpílìjié)

四、词语解释

1.拂晓:天将明的时候。

2.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3.地窖:收藏东西的地洞。

4.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的某些动作)。

5.耸立:高起,直立。

6.匍匐:爬行。

7.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8.肃穆:严肃安静。

9.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10.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

11.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1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13.真爱:重视爱护。

14.洋铁:从外国进口的铁。

15.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16.惊扰:惊动打扰。

五、文章中心归纳

本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对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亲手埋葬牺牲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的苏联红军战士,并插上自己45年来一直珍藏的结婚喜烛的感人事迹的描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六、课外阅读

第一部分:中国人多数都有一个乳名,又叫小名。这是大人给孩子作的一个永久性记号。它记载着人们各式各样的思想与情感。大人们的这个寄托和念想对孩子来说伴随终生。

我的乳名就是这样,大人们叫我“xinzai”,是什么意思呢?已上学的我求不出这个解。父母说是爷爷奶奶起的。一天放了学,心软的奶奶在我的追问下打开了话匣子。

“你的名字叫‘心灾’,”她说着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你是心里有灾,心灾!”“怎么能是这两个字呢?”我心里想着,没有说出口。奶奶把表情愕然的我拉到身边,轻轻抚摸着我的脑袋,眼里忽然射出一种少见的悲愤的光,牙齿像是咬着似的说:“这得从你的出生说起。鬼子进村时你出生的。”

“那天(1943年1月8日)天刚亮,外头就有人喊‘鬼子来了,鬼子快进村了’!真是晴天霹雳啊!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从据点出来就是扫荡啊!小鬼子是野兽,没有人性啊!到哪儿都是‘三光’(抢光、杀光、烧光)啊!该千刀杀的鬼子怎么这时候来了啊!正是你要出生的时候。家里只有我和你娘。我怕你的小命要葬送到小鬼子手里,我更怕你娘月子里有了好歹。听说鬼子已经从村东头进来了,你娘紧张、害怕,我更紧张。就因为紧张,还没准备好,你哇哇地落地了。这怎么办呢?日本鬼子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啊!得跑啊!再怎么也得到野坟地躲一躲。可十冬腊月,你娘俩受了风寒怎么办啊?真是左也怕右也怕。但思来想去,走一步说一步,先躲过鬼子的刺刀再说。也是急中生智,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急急忙忙烙了两个又厚又大的油饼,用蒸馍的笼布包起来,让你娘前胸贴一个,后背贴一个,然后用袋子勒上。用它抵御腊月里野地的风寒,也能用它来挡饥。就是这样,我们抱着你,在野地坟间冻了一天一夜。直等到看见日本鬼子驮着粮食,赶着牲口,狼烟动地地出了村,知道那是扫荡完了,然后才回到家里。幸好你的命大,活了下来。可你娘从此落下了毛病。”

奶奶说到这里,已是气喘得厉害,她用质问的口吻说:“我啥时候想起来啥时候心里打颤,嗓子眼里冒火:咱在自己的家过日子,日本人有日本人的地儿,他们凭什么来到咱们家门口横行霸道啊!世上咋兴这样的强盗恶魔啊?咋没人治治这些禽兽不如的东西呢?”

奶奶缓过一口气以后对我说:“孩子,你真是有大灾啊!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头就遇到强盗、恶魔!差一点要了你的小命。你这是胎里带来的灾啊!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消掉这个灾。我听人说要消心里的灾就要把它说出来撂倒明处。大家经常喊来喊去,灾就消了。我就给你起了个小名叫‘心灾’!我孙子的这个灾,也是咱全家的灾,我这一辈子不会忘记,我也叫你永远不忘记。”

我在襁褓时发生的惨烈故事,不可能清晰的存留在我的记忆中。但是,奶奶对我乳名来历的诉说,已经并将永远成为我人生最深刻的记忆。

(作者:孙荪,选自《青年文摘》)

1.奶奶为“我”取“心灾”这个乳名的用意是什么?

2.第四段的情节可分为五个阶段,下面已概括了首尾两个阶段。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短语补写出中间三个阶段的情节。

听说鬼子进村→( )→( )→( )→见鬼子出村而回家

3.联系全文,结合文中加线的词句,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眼里忽然射出一种少见的悲愤的光,牙齿像是咬着似的说……”一句,表达了奶奶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奶奶说到这里,已是气喘得厉害……”一句中加线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4.文章主题部分主要是通过奶奶的口吻来叙述的,若改用“我”的直接叙述好不好?为什么?根据文章中我和奶奶各自的叙述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简要回答。

第二部分:狭路相逢 【美】彼得•勃德威•邦勒郭

几年前,我随一个旅行团去珍珠港旅行,团中有一位牧师在事发当天——1942年12月7日,日本偷袭并击毁我们太平洋舰队的那天,正在此地。他给团友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当天的种种恐怖:大火,沉船,枪林弹雨,炮声轰轰。我也在听,眼角突然瞥见一个六七十岁的日本游客走进了纪念馆。

他打扮得很刻意而整齐——笔挺的领带,扣得一丝不苟的运动夹克。锃亮的棕色皮鞋。这身打扮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即使是白领人士,哪怕是电视新闻主持人,到了夏威夷也很少西装革履,大家都是穿一件敞领的夏威夷T恤。

日本人的身旁有两个女人,年纪大一点的应该是他的妻子,另一个可能是他的女儿。两个女人都衣着保守,穿着精致的鞋。日本人左手有几分害羞地拿着一个花环,花环很精美,直径足有18英寸,看上去价格不菲。

团里的老兵继续讲着他的经历——他被困在甲板底下,大水冲来,他辨不清方向,大火就在头顶上,浓烟使他窒息,战友就死在他的脚下,他在黑暗中挣扎着逃命。所有的团员都听得聚精会神,只有我注意到了:那个日本人正朝我们走近。

我正看着他的时候,他停了下来,对他的妻子说了些什么。他们静静地站着,几乎有些庄严。然后,日本人紧了紧领带,又把夹克的褶子弄平。好像在做什么准备似的,他抖了抖肩,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又吐出来。接着,他独自一个人,面色郑重地走到这只沉舰的栏杆处。其他的人仍围在那位老兵身旁,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日本游客的存在。

我不认为他听得懂美国老兵的话,可是我看到他在栏杆旁,弯下腰去,鞠了一个90度的躬。他开始说话。我仔细听,但不能听懂。可是从他的表情和语气,我猜出了他话里的意思,那里面承载了太多的内容:认错,悲伤,尊严,同情和祝福。

他静静地祷告完后,沉重地将那花环抛向了海水中——便是那同样一片海水,刚才那位美国老兵一直都在提到。日本游客看着花环随着海浪飘远,他努力要保持常态,可是眼泪泄露了他的感情。

我猜他也是个老兵,当年曾驾着飞机投下炸药炮弹,炸毁了我们的军舰。或许,他这次便是来忏悔的,不是对我们的政府,而是对他曾以战争的名义夺取的那些年轻的生命。

日本人又向后退了几步,缓缓地,深深地,鞠了个躬。然后他站直身子,回到家人身边。使命既已完成,他们似乎准备离开了。正当日本老兵准备离去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一直靠着墙的美国人移开了步子。他衣着随意,肚子微凸,头发稀少,手拿一顶帽子。我突然想,这个人大概也是个二战老兵。或许他也参加了太平洋海战。来这,也有他的使命吧。

当那家日本人经过他时,美国老兵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我紧张了,怕他们冲突起来。日本游客有几分迷惑,脸上露出了惊讶和难过的神色。他的家人,眼睛盯着地上,也停下脚步,聚在他的身旁。

出人意料的是,美国老兵挺直腰来了个立正,他缓缓举起了他的右手,在额前硬硬地停下——他给他的宿敌敬了个军礼。日本老兵突然明白过来,立即回以军礼。

刚才聚着听故事的游客纷纷散去,两个老兵似乎遗世而存,联系他们的是共有的痛苦、荣耀和记忆。美国老兵放下了他的右手,仍保持着立正的姿势,向后退了一步;日本老兵,双手笔直地贴在腿两侧,向他面前的这个人鞠了个躬。出乎我意料的是,美国老兵回鞠了个躬。

两个人一个字也没有说,也不需要说。那两张被泪水浸湿的严肃的脸,已经向彼此表达了任何语言都无可言及的感情。

1、“我眼角”为什么能够“突然瞥见”日本游客?“刻意而整齐”的打扮从心理方面怎样理解?

2、怎样解释“日本人左手有几分害羞地拿着一个花环”?作者为什么要说明这个花环“很精美”且“价格不菲”?

3、文中哪处表现了日本人“几乎有些庄严”?他为什么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4、作者为什么在“沉重地将那花环抛向了海水中”后强调地注释出——“便是那同样一片海水”?

5、为什么说“或许,他这次便是来忏悔的,不是对我们的政府,而是对他曾以战争的名义夺去的那些年轻的生命”?

6、一个侵略者,一个是付出了惨痛代价的被侵略者,他们怎么会有“共同的痛苦、荣耀和记忆”?

7、你怎样理解文题“狭路相逢”和文章的主题?

《蜡烛》写作特点

1)环境描写

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例如文中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第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等等,这样多次重复的描写,一方面,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另一方面也看出敌人的疯狂。而与环境恶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临危不惧,她不顾艰难,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烈士埋葬,所以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

2)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一般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包括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而本文对主要人物——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文中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吃力,然而又那么认真。不难体会到,是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气概打动了她,激励了她,因此她的所有动作都包含着对烈士的敬意。她舍生忘死地去掩埋烈士,并把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奉献给了可敬的烈士,表现出她对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对蜡烛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对于烛光的描写,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情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蜡烛七年级语文教案(篇3)

《蜡烛》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所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该文作者西蒙诺夫是一名战地记者,他随苏联红军参加南斯拉夫的反法西斯战争,亲历战场,以真实的故事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战地通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蜡烛七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蜡烛》教案

创意说明: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选材巧妙外,细腻的描写不可或缺。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情感,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摹写。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妨将有些描写对象相同的反复摹写进行归类、比较,再品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教学步骤]

一.寻找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3.意见综合: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二.归类

按内容将这些描写归类集中。如: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11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三.分块品析

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课文扩读材料。

勇气

D.C.狄斯尼(选文略)

使用建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战争使亿万人民处于法西斯的铁蹄之下。然而真正强大的不是法西斯,而是人民,人民中间蕴藏着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正如毛泽东所说:“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与课文相似的是,《勇气》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被侵略国的人民与解放人员之间发生的故事,并且文中也有“两种勇气”“两次收留”,为学生尝试“归类品味”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文本,可以成为这种学法的“试验田”。

《蜡烛》教学后记

《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可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却并非易事。

阅读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在阅读时及时地建立起有关信息的心理表象,因而我将本文的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上,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点,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

在分析《蜡烛》的主题时,学生们大多不知从何说起,整个课堂气氛十分冷淡。为了顺利解读《蜡烛》的主题,不至于让学生无从思考,我要求学生用“我被┅┅所感动,原因是┅┅”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通过小组讨论,五分钟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

生1:我被苏联红军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原因是那位牺牲的红军战士是那么的年轻,但是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他却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者对红军烈士牺牲时姿态的描写,让人潸然泪下。

生2: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在那么一个炮火连天的环境下,人们想躲避还来不及,可是老夫人却毫不畏惧的走向了炮弹横飞的战场,她走的那样坚定,完全不怕被炮火击中。

生3: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是那么的衰老,连行走都很吃力,可是她却做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安葬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这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

生4: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私的爱所感动,原因是为了表达对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的爱戴和敬意,老夫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心爱的结婚蜡烛点在烈士的坟前,并且在烈士的坟前守侯了一夜。

生5: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言的行动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默默安葬好了契柯拉耶夫烈士以后,又默默地在他的坟前守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当苏联红军发现她时,她仍然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向这些红军们鞠了个躬,并点燃了最后一只蜡烛,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此时此刻,语言似乎已是多余的了,老夫人和红军的心是相通的。

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既感受到了文章主要的写作内容:安葬红军烈士、点燃结婚蜡烛;又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对苏联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崇高而深厚爱。可是老师还有一个疑问,难道作者仅仅是为了表现这一个主题吗?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一主题再推而广之?小组合作探讨之后进行全班交流。

生1:我认为还表现了苏联和南斯拉夫两国人民之间那种深厚的情谊。因为契柯拉耶夫可以为南斯拉夫人民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而老妇人玛利·育乞西为了安葬红军烈士,宁可冒着生命的危险,并且献出了自己最心爱的结婚蜡烛。由此可见,两国人民在共同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生2:我认为还表现了作者对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的赞美。因为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和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并且没有血缘关系,可是他们之间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这种超越国界的爱让人感动,催人泪下。

师小结:同学们的讨论、分析和品味将文章的内容与主题完美的统一了起来。的确,作者通过一系列感人情景的刻画,高度赞扬了南斯拉夫的老母亲对红军烈士的真挚而深沉的爱,热情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共同反抗法西斯战争中所建立的崇高的情谊,这种情谊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帮助学生化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打开学生探究的闸门和思维的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将发现的机会给了学生。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融进了作品灵魂的深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文章的主题把握准确,有的学生的分析比我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不能将课文支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进行问答式解读。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等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实现“交流”与“互惠”,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蜡烛》教学反思

《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可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却并非易事。

在设计教学时,我将本文的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上,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点,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

在分析《蜡烛》的主题时,学生们大多不知从何说起,整个课堂气氛十分冷淡。为了顺利解读《蜡烛》的主题,不至于让学生无从思考,我要求学生用“我被┅┅所感动,原因是┅┅”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通过小组讨论,五分钟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

生1:我被苏联红军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原因是那位牺牲的红军战士是那么的年轻,但是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他却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者对红军烈士牺牲时姿态的描写,让人潸然泪下。

生2: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在那么一个炮火连天的环境下,人们想躲避还来不及,可是老夫人却毫不畏惧的走向了炮弹横飞的战场,她走的那样坚定,完全不怕被炮火击中。

生3: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是那么的衰老,连行走都很吃力,可是她却做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安葬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这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

生4: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私的爱所感动,原因是为了表达对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的爱戴和敬意,老夫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心爱的结婚蜡烛点在烈士的坟前,并且在烈士的坟前守侯了一夜。

生5: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言的行动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默默安葬好了契柯拉耶夫烈士以后,又默默地在他的坟前守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当苏联红军发现她时,她仍然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向这些红军们鞠了个躬,并点燃了最后一只蜡烛,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此时此刻,语言似乎已是多余的了,老夫人和红军的心是相通的。

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既感受到了文章主要的写作内容:安葬红军烈士、点燃结婚蜡烛;又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对苏联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崇高而深厚爱。

本文来源://www.xmw98.com/x/1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