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网 >地图 >教学资源 >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

时间:2023-12-29 作者:小麦网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集锦。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教师抓住要害词“只”、“又”、“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思乡情感。

3、拓展阅读《乡愁》,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爱好,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怀乡思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入情入境,理解诗人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预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泊船瓜洲》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课题)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齐声背诵)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静静的夜晚、圆圆的月亮,经常会勾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4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古诗《泊船瓜洲》,齐读课题。同学们回忆一下,原来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理解题意、了解诗人、熟读诗文、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感情、背诵默写。)

1、理解题目。

(1)让我们一起来看课题“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

2、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愿意介绍一下王安石?

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王安石写这首诗的背景(课件2)

二、读诗句,明诗意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课件3)

①请大家打开书自由地把《泊船瓜洲》这首诗仔细读两遍,争取把多音字读准,把诗读通顺,留意节奏。

2.正音。讨论并读准以下字。

诗句中有四个多音字,请同学们同桌讨论选择正确读音。

京口瓜洲一水间(jiānjiàn),

钟山只隔数(shùshǔ)重(zhòngchó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áihuán)

②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其他同学留意听,这首诗当中有四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③听完学生朗读,教师做简单的评价,下面老师来读一读,同学们注意节奏,生再齐读,小组读。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诗读到这儿,你的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象、有什么感觉?指名回答。

⑤是的,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这首诗。

2.理解诗句意思。

1)小组合作学习。过渡:下面老师要看看同学们的自学能力,时间6分钟。

(1)先自己对照注释默读,思考,再四人小组互相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小组合作画一幅简图,图上要标有京口、瓜洲、钟山。

2)、讨论、交流。

①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②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出示标有京口、瓜洲、钟山地名的简图。

③还有什么疑问吗?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 篇2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精选篇5

设计理念

这首诗的教学设计,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运用诗意语文的建构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入情,悟情,融情,升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大体理解诗意;背诵并默写古诗。

2、领悟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配乐播放月亮图)同学们,这是什么?(一轮明月高挂夜空)

2、谈话: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常会以明月来吟诗作词,寄托思念之情。此时此刻,看到这圆盘一般的明月,我们也忍不住想吟诵古人思乡的诗句。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

过渡:同学们真会读诗!俗话说,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我们将一起再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

板书: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二、品味诗意

1、解题目,知诗人。

(1)齐读题目,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把船停靠在瓜洲的岸边)

(2)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指名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抚州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因此他视南京为地第二故乡。)

2、熟读古诗。(课件出示标有停顿、重音的古诗)

(1)小声朗读,想想该怎样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自己大声试读几遍,再同桌互读评价。

(3)指名朗读,师生就重音、停顿、升降调进行评议。全班配乐齐读。

3、品味诗意。

(1)小组合作学习,分组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2)指名说说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3)教师演示课件,学生根据演示背诵古诗。

三、体验情感

1、品词析句。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理解了诗意只是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刚才同学们已经感觉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那你是从诗中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诗人这种思乡的情绪呢?

预设:

A。 “一水间”,说明相隔很近;“只隔”说明仅仅隔了几座山。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诗句中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板书:一水间 只隔 离家不远——归心似箭

B。“又”是什么意思?“绿”又是什么意思?点出了春天又一次到来了,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之美。“何时”、“还”你又怎样理解?说明诗人多么想回到家乡,思乡之切。

板书:又 何时 离家很久——思乡之切

2、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在作诗过程中曾九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呢?你觉得用哪个字最好?为什么?

预设:

A。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春风一吹,把江南的景色变得春意盎然。

B。“绿”最能表现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表现他爱家。

C。“绿”字写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绿色,写出了颜色的美,表达诗人对家乡的热爱,衬托出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D。(播放江南美景图片)江南的景色美吗?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传开了,他对字词的推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小结: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板书:思念家乡之情

4、入境悟情:读诗要把自己当成诗人。假如你在傍晚来到了异乡江边,望到了对岸,而你的家乡就在离对岸不远的地方,此时此刻,此情此境,你想到了什么?

5、融情诵读:看课文插图,想像一下,把自己当成诗人,融入诗人的感情,有感情地诵读。

四、诵读升情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皓月当空,思绪万千,古代诗人借明月或喜或愁抒发感情,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一起来充满感情地吟诵下面的诗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搜集、欣赏更多王安石的诗歌。

附: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一水间

离家不远——归心似箭

只 隔

思念家乡之情

离家很久——思乡之切

何 时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精选篇6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2)通过比较阅读,揣摩不同作者对思乡的不同表达方式。

3、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教学重难点:

1.比较阅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2.体会诗人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教学环境:

老师自制的课件;上课环境为有电脑、投影仪和大屏幕的教室;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了,大家还能背诵李白的所写的那首名篇——《静夜思》吗?(学生齐背后,出示幻灯片2)

2)大家知道是什么景物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吗?(月亮)

3)师小结:说得很好,自古以来,月亮就象征团圆之意,我国古代文人在写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词中往往会提到月亮,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泊船瓜洲》。

2.新授《泊船瓜洲》

1) 初读:大家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文,看看有哪些字词的读音你还不确定?尤其是诗文中的多音字,你能结合书下的注释和你的初步理解,为这些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吗?

你知道读七言绝句时,应当如何停顿吗?(出示幻灯片3进行正音,师画出停顿节奏)老师范读后学生再读诗文。

2) 介绍作者(出示幻灯片4)

你对王安石了解多少?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3)诗句解析: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①大家再看看文中的注释,了解“泊、一水间、数重山”的意思,再思考:“京口、瓜洲、钟山”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呢?(幻灯片5)

②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眼里看到了什么地方?心中想到了什么地方?(幻灯片6)

(眼中之景——京口、瓜洲 想象之景——老家钟山)

③既然离家“只隔”“一水间”、“数重山”,但离家真的近了吗?(对于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即时要回到家,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说“只隔”只是诗人的自我安慰而已)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归心似箭、高兴)

④诗意:从京口到瓜州仅仅只隔着一条长江了,离老家钟山也不远了,只隔着几重山而已。

老师小结: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了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眼能见到,说明离家很近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是想象之景,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⑤过渡:离家这么近,诗人回家了吗?为什么不能回家?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句,然后一边欣赏老师所出示的图片,一边思考问题。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幻灯片7)

①这几张照片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的?(春季)你是根据图片上的什么特点来认定是春天景色的?(绿色)是什么让江南两岸出现了一片绿色呢?{(春风)又绿江南岸,所以说,江南的绿色是春风的功劳}

②为什么说作者选用“绿”字比“过、满、吹”字好?(幻灯8)

(一个“绿”字,使动用法,使(江南两岸)变绿,从春风的结果入手,将静景化为动景,写出了春天的色彩缤纷、春天的草长莺飞、春天的绿意盎然,春天的满目新绿、春天的生机勃勃以及春后江南景色变化。一个“绿”字,其实也是)

③一个“又”字,你能体会出什么?一个“绿”字,从表面上看是江南春草遍地生长,一片新绿,实则比喻的是什么在无情地生长?(而这一片生机却隐喻着诗人思乡的愁绪如同春风之下的小草一样,无穷无际地蔓延与生长。)

(一个“又”字,点明了诗人当初离家的时间,又暗含“草儿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春天去了,也有再回来的时候”的意思,而自己的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又才能回来呢?)

④望着一轮明月,诗人会说些什么呢?(幻灯片9)

(明月何时照我还)

(3)了解背景,体会诗人的心路历程(幻灯片10)

此时的诗人,离家已经很近了,只隔着“一水间、数重山”了,诗人也很想回家,却不能回家,这是为什么?

(背景简介:本诗写于熙宁8年,此时正好是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离京刚好一年,宋神宗再次拜他为宰相,王安石深感变法的不易,因此两次上书推辞都未被批准,只好勉强上任。在途经家乡之时,看到可望可见的京口,想到不远的老家钟山,一股浓浓的思乡情怀油然而生,然而皇命在身,却不能回家,所以只能自我安慰;找看到眼前的一片绿油油的庄稼,不油让人想起自己的变法给农民所带来的好处,想到这些,还会不由自主生出一点欣慰和高兴;然而,这变法却得不到上层人物的支持,以后的政治前途和自身命运到底如何:是功成名就呢,还是又一次失败而归?这一切都是未知数。一种无奈之情已然可见)

更为苦恼的是,诗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回家吗?(不知道。所以才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呐喊,此处已经可以看出诗人的真实内心了,不愿上任,却不得不上任,只能盼望早日离开官场,尽早回到没有利益纷争的老家。)

板书:强烈思乡、欣慰高兴、无奈苦恼

4)生齐读诗文,要读出诗人的这种心路历程。

3、背诵古诗(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读诗文,达到背诵的目的)

王安石的这首七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着眼于春天景色的描绘,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思念和近家不能回的无奈之情,也写出对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

暖人的春风和勾人的明月可以勾起大家的思乡之情;而可以使万叶飘落、百花凋零的秋风,则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从而让人想起客居他乡的游子之孤独、凄凉与寂寞,再燃思乡之火。张籍的七言乐府诗《秋思》便是如此。这是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了。

4、扩展了解 同一主题“思乡”的不同表达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文体形式表现):

回顾旧知:你还记得以下这些描写思念家乡的文章吗?

诗 词:《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白话文学:《故都的秋》

欣 赏: 歌 曲:播放mp3《明月几时有》

5、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古诗词?抄写两首,背诵一首。

2)学会唱一首思乡的歌曲。

6、板书设计:

只 隔 家在眼前 强烈思乡

绿江南 变法成效 欣慰高兴

何时还 家不能回

遥无归期 无奈苦恼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精选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运用所学的方法体会《乡愁》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王安石简介;南京春景的文章片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幻灯片2)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出示幻灯片3)

3、剖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幻灯4)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a、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b、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c、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链接幻灯5)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c、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d、“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e、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f、谁能把整个作品读一读?

g、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谁还能送首诗给诗人?

(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链接江南春图片)是啊!一个“绿”字不仅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5)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

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

(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

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光标引领说)

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过渡:王安石与我们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漂泊海外南京关系密切的现代诗人——余光中。

(1)教师简介余光中: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这篇作品

(2)教师范读,帮助学生领悟

听老师读一读,看看自己有没有体会。

(3)学生自读

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能通过注释,看图示,听讲解,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句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2、抓诗眼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并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幻灯片和音频;2、学生收集课外思乡诗词和思乡歌曲。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唤起思乡情

(依据课件)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泊船瓜洲》。这是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大家知道,我们第二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月是故乡明”,表达的是浓浓的思乡情,而这种情感又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或事情来表达的,不是凭空而发。

本文作者王安石,北宋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当年,王安石因变法失败而罢相回江宁(南京)任知府。第二年,宋神宗又把他召回京城当宰相。他坐船沿长江南下,再沿运河北上到汴京,途经瓜洲泊船夜宿。(看课件地理图)月夜下,他隔江遥望京口,在满目的春色中,思念起了只隔几重山的南京。刚刚离开家乡,他就想回去了,可君命难违,国家为重,想到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惆怅之情随口而出:“京口……”(点击课件:师生齐诵古诗,正音: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

二、诵读古诗,激起思乡情

1、读通全诗,读出节奏。(课件出示诗句)

听范读,划出小节线。学生自读,抽读。

2、复习学古诗的一般方法。

同学们,“诗言志”,一首诗,短短几句,了了数字,我们如何读懂,从中体会诗句的意思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呢?一般有“三看”,即:

①(上看)题目,题目一般概括了主要内容;再看作者,作者经历性格及生活的时代对作家的作品有影响。②(中看)看诗歌主体,圈出句眼及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诗歌的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③(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

3、诵读古诗,了解诗意

①解题

②逐句读品(抓重点词直译、意译)串讲全诗

你能自己试着做做吗?读读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是如何读懂的?学生自读自悟,也可和同方商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

“京口瓜洲一水间”,抓住“间”,是间隔的意思。

“钟山只隔数重山”,抓住“数重”,是几层的意思。还要明白钟山和什么地方只隔几重山。可出示地理位置图。这两句,还要学生明白作者离家很近。板书:靠家近

“春风又绿江南岸”,抓住“绿”,动词变绿的意思,明白作者离家的时间是春天,见到了满目的春色,到处是一片春景,“又”说明作者会离家很久,板书:离家久。

“明月何时照我还。”抓住“还”,回家的意思。说明作者思家切。板书:思家切。

你能串讲诗句的意思吗?可以看着诗句或图示讲,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了解的资料讲,要把意思讲明白。教师引导,多请两位学生,也可让学生接龙讲。

③诵读全诗,体会表达方法。

理解了作者情感,让我们再来读读。现在,请你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思乡怀乡),是如何表达的?

④教师小结:本诗通过写作者的眼前所见:春景——江南江北,明月,还有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来抒发一种强烈的(思乡情)。这就是(板书)写景抒情。

三、抓住诗眼,体会思乡情

1、炼字“绿”的故事。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流传千年的故事,你想知道吗?请看课后“资料袋”。

先读故事,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绿”字确实用得好,听来精妙,观之形象,诵之清亮,是形象思维的凝练。)(板书“绿”)

2.“还”为诗眼的理由。

所以很多人认为此诗的诗眼(即是关键部分,灵魂所在)应为“绿”字。其实不是这个字,你们猜猜,可能是哪一个字?为什么?(板书“还”)

从全诗而言,作者的目的是什么?(思乡,回家),一个“还”字点出了作者的心意。为什么要“还”,因什么而引起“还”的冲动?那是因为“绿”。“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因“绿”而生发“还”,“还”是“绿”的归宿。这样,全篇的“灵魂”所在,应该是最后这个“还”字。(板书:由“绿”而“还”)我们来看看:(联系板书)

①(靠家近。)为什么说靠家近?因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一水间”“只隔”几重山,(课件显示地理位置)靠家近,该不该还?(应该还。)

②(离家久)“春风又绿江南岸”,“又”使作者想到江南年年绿,自己离家却不一定能回来,这一去不知要多久哇。“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那么离家久了,就(更应还)了。

③(思家切)“明月何时照我还?”作者思家心切,如果能回去,那就趁着明亮的月色往家赶吧。因为“明月”代表的是——团圆。“明”字更能衬托作者对家的思念。可是偏偏不能回去。“靠家近,应该还”,“离家久,更应还”,“思家切”却——“不能还”。所以“还”应为诗眼,因“绿”生“还”。一个“还”字,使作者的思乡之情昭然而现。如是情感脆弱之人,则会伤感落泪。但是,王安石不是这样的人,正像他的《梅花》一样,很坚强的。所以他把满腔的思念只化作淡淡的惆怅,如明月清风一般。

四、走进角色,读出思乡情。

下面就请同学们扮演角色,自由诵读,也可以同方对读,小组赛读,读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五、课外拓展,抒发思乡情

1、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历代文人写下了不少的思乡诗词,它们无不抓住具体的事或物来抒发自己的真挚情感。本课共有三首古诗词,都是思乡的,因此学完本课,要求同学们收集课外写思乡的诗词和歌曲。下面,我们就来展示展示,也为明天的活动作一个准备。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看看有没有不一样的,读一读。

3、现代也有不少的思乡诗,如我们熟知的余光中的《乡愁》。另外像席慕容的《故乡》,以及被我们传唱的彭邦桢的《月之故乡》。

4、许多歌曲也表达了人们的思乡之情,你会唱吗?同方试试?教师这里也有,如《故乡的云》,《父老乡亲》都是广为人们传唱的。还有《我的中国心》《九月九的酒》等等。下面,就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我们的课吧。

六、板书设计

靠家近,应该还写景抒情

泊船瓜洲离家久,更应还因“绿”而“还”

思家切,不能还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课堂教案 篇4

课前活动

1、师生打招呼。

2、放声背诵一下以前学过的古诗。

(师生问好。)

师:第五课的古诗词三首,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两首,第一首《泊船瓜洲》作者是谁?

生:王安石。

师: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师:那《秋思》呢?

生:张籍。

师:昨天预习过课文了吗?谁来读?

(一女生读《泊船瓜舟》)

师:读得正确、流利。一水间的“间”为什么读成“”?

生:是一水间隔。

师:让我们一起读第一句。

(生读:京口瓜洲一水间)

师:第二首谁来?

(生读第二首)

师:我们都自学了这两首诗,谁结合重点词的意思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一学生说第一首的意思)

师:说得准确而且很流利。

(另一学生说第二首诗的意思)

师:你不仅把诗大意说出来,还补充了自己的意思。把老师想问一下这个“欲作”是什么意思?

生:想写。

师:“又担心”是从哪个词读出来?

生:复恐。

师:让我们拿起课本,轻轻地来读这两首古诗。

(生齐读)

师:预习得很好,两首诗的意思已经初步理解了。到底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这思乡之情?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品读这两首诗。

(一学生读《泊船瓜洲》)

师:你觉得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生:春风。

师:请你谈一谈。

生:因为作者看见春天到了,春风吹绿江南两岸,让他想起了故乡。

师:这两个句子里有一个字特别特别有名,课后的资料袋里有对这个故事的介绍,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资料袋里的文字资料)

师:诗人字斟句酌,最后确定了一个字,是──

生:绿。

师:自己读一读这一句,从这个绿字能读出什么来?

(学生小声读)

师:从绿中你读出什么?

生:我知道春天,燕子飞回来,河水融化了,流出哗哗的水声,柳树随着春风长出了细细的柳条,随着风舞动。小鸟也回到故乡,站在大树上欢乐的歌唱。

师:这个绿字不知藏着多少幅美丽画面,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

(出示课件)

(学生闭上眼睛想像)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来说。

生:我从音乐听到小鸟的叫声,小溪水潺潺的流水声,柳枝上长出芽苞,小溪中未融化的冰块儿,在水中跳动。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色。

生:有点悲伤,有点欢快。

师:想得多好。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景象?还可以用自己的积累的词语、诗句来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心在山前……

师:黄四娘家──

师:小孩们放学了,儿童散学──

(师生接诗句)

师:一个绿字里不知藏了多少幅画面,能把这首诗美美地读出来吗?谁来试一试?

(一男生读)

师:这个绿字,怎样才能让我们想到更美好的画面?

(生再读)

师:有进步,吹面不寒杨柳风,能让你的春风再暖和一点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好吗?

(生齐读)

师:这个绿字仅仅是在写江南的美吗?想想作者身在何处,他的家乡又在哪里呢?师板画。

师:谁知道?

生:作者的故乡在钟山,在京口。

师:同意吗?你读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在哪儿?

生:在瓜洲。

师:你就是作者站在风景如画的瓜洲,读一读这两句诗。

(学生读)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都是诗人王安石,想着风景如画的瓜洲,读一读前两句。

(生读)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山道崎岖,交通落后,到长江山高水长,路途遥远,在作者的笔下却是“京口瓜洲──,(学生接诗句)钟山只隔──(学生接诗句)从这些词语体会到什么呢?

(学生思考,师小声读)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体会到交通不发达,但思乡浓厚,用了“只“”一”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非常浓厚,作者思念家乡的殷切。

师:是思念,让天涯变成咫尺。

生:我从“一”“树”读出了对故乡的的思念,他的心中非常思念自己的故乡,向往故乡,远处的家乡仿佛就在眼前了。

师:你读懂了诗人的心,体会到了诗人的心。他的家乡很遥远,却近在眼前,他思念家乡,让作者仿佛走不出自己的家乡,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诗的前两句。

(生齐读)

师:作者如此依恋自己风景如画的家乡,为什么又要离开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王安石的有关资料)

1070年王安石升任宰相,提出正革,主持变法……

1074第一次变法挫败王安厂被朝廷……

……

师:五十七岁的作者站在长江边,你们能体会到他的心情了吗?

生:有点高兴,有点悲伤.

师:你带着依恋读一读后两句诗。

(学生读)

师:谁还体会到了诗人的心情?

生:又高兴又无奈的心情。

师:有点无奈。

生:他很想回家。

师:他对家乡充满了深深的依恋。

生:他很无奈,他依恋家乡,可他要去当官,皇命难违,很少回家,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

师:这一次他刚刚离开家乡,却对家乡产生深深的依恋。千种滋味,万般愁绪化作江水,滚滚流淌,化作两句诗,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读后两句诗。

(生读)

师:九百年前,诗人站在花间渡口,他的身后是深深依恋的家乡,他的前方仕途茫茫,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师:老师可以读一下吗?

师:(师范读)同学们,咱们再读,好不好?

生:好。

(师生齐读。)

师:唉!在途中是和煦的春风勾起了王安石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勾起了他无限乡愁,那么,又是什么勾引起了诗人张籍对家乡的思念呢?自己读一读第二首。

师:是什么?

生:秋风

(师板书)

秋风

师: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是看不见的,作者在洛阳城里都看见了什么?轻声读第一句。

(生小声读第一句诗)

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再读第一句。

(生读)

生:他看到满天飞舞的树叶,还有空中排成一字的大雁。

师:大雁朝哪飞?

生:朝南飞。

生:作者感受到秋风来了,秋风吹过,让人打了个冷颤。

师:这都是你谈到的秋风。

生:闻到桂花的香味。

生:他看到一些小松鼠在收集食物,落叶飘下来,桂花的香味,不禁想起中秋节快到了。

生:看到秋风吹来,带来许多凉意。

师: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飞……来,读第一句诗。

(学生读)

师:诗人在这寂聊的秋风中,又做了什么呢?读下面的诗句。

(生读)

生:作者想给家人写一封信。

师:写信,写完又干什么?

生:写信交给送信人,有些意思没写完,又拆开。

师:怎样写的,又是怎样拆的呢?

(出示课件图片和音乐)

师:你看到他送信时的动作了吗?看到他的神情了吗?体会到他的心了吗?

(选择写家书和拆家书的片断)

(课件出示练笔提示)

(指名读提示)

生:抓住“见秋风”“欲作”“意万重”变成“写家书”片段,或者抓住……

师:开始写,选择其中的一个片段来写。

师:谁来读读你写的内容?

生:现在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此时我想起了年幼的孩子……我抬头看明月,仿佛看见我的孩子和妻儿对我笑呢,低下头……

生:写完了家书,我又担心又害怕,担心写的不完整……

师:同学们,虽然有些同学还没有写完,但在你写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诗人的心,对家乡的牵挂,能带着这种牵挂来读第二首诗吗?

(学生齐读)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已经细细地品读前两首诗,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一个是生机勃勃的春天,一个是收获的季节来临。

师:还有什么不同?

生:《泊船瓜洲》又是新的一年,想起年老的父母,却无法回家。秋是凄凉的季节。

生:《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的。《秋思》是叙事抒情的。

师:他们写诗勾起乡愁的事物不同,表达的方式不同。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生:都表达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师板书)

师: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两首动人的诗篇。

(学生齐读两首诗)

师:下节课,让我们走进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延伸阅读

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案设计(精选11篇)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若老师写的教案非常优秀,也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麦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与您需求相关的信息:“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案设计”,希望这些信息能够为你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和建议!

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案设计(篇1)

课题:Unit 1 Our school

教学重、难点:“Is this…?/ Is that…?”的用法。建议教师在真实的情景中对this和that在距离上的区别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具准备:

1、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声音、图片等媒体素材。

2、教师准备相关的词卡。

3、学生准备白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学生表演A部分Let’s do的`内容。

2、学生吟唱B部分Let’s chant中的歌谣。

3、教师和学生进行主题讨论:What’s in our school? 鼓励学生用新学的单词来交谈。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学生谈论了学校的场馆设施后,教师出示本校校长的照片问:Who is he? Yes, he is our headmaster. Do you want to be a headmaster? Today Wu Yifan is a head master. He has a new school. 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 以此导入新课。

2、学生观看课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理解性问题。在问答的过程中重点理解与操练句型:Is this the…?和Is that the …? 学生听录音跟读对话。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1、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所未来的学校。完成后先和同桌互相交流,然后向全班学生展示。鼓励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尽量多地使用所学的新句型。

2、Let’s check

教师连续播放三次录音。第一遍让学生先听录音,第二遍勾出与录音内容相符的一项,第三遍检查。

录音内容如下:

(1) Look! This is the library. We have many picture-books.

(2) That is the canteen. We have lunch here.

(3) Is this an art room? Yes, it is .

(4) Is that a computer room? No, that is a teacher’s office.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做本单元B部分Let’s talk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将本课时对话读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听。

3、将自己设计的学校用英文介绍给爸爸妈妈。

4、听Story time中的故事并跟读。

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案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句型What’s the time,please ? It’s …

2、能运用句型What time do you …? 了解同学一天的作息时间,完成信息交流的任务。

重点难点:

1、了解辅音字母n和p在单词中读音

2、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句型What’s the time? It’s …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图片、教具钟、数字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Step1 Warm up

1、Greetings

2、Sing a song 《This is the way 》

3、Free talk围绕本单元句型交谈。

4、Say the number before .

5、迅速记电话号码。

a.迅速说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b.认读老师出示的号码。

Step 2 Review .

师拿出教具钟,边拨边问:What’s the time,please?

Ss: It’s …

先由师生对话,转向生生对话,如男女生之间,小组之间,排与排之间。

Step 3 C Ask and answer .

1、出示挂图,生明确图意。

2、Practice in pairs .生口头操练。

3、指名到前面表达。

在学生回答完时间后,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用It’s time to …的句型作补充回答,进行自编对话。

4、指导学生书写。

Step4 D Work in groups .

1.Review .

a.生听口令做动作。get up have breakfast .go to school have lunch go home watch TV go to bed .

b.认读这些动词词组。

2.填表,每小组发给一张表格。

a.师示范第一栏:T: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go to school …?

S: I get up /go to school …at …

b.小组内完成。

c.交流、反馈。

板书设计:

Unit 7 It’s late

What’s the time ,please ?

It’s …

练习设计:

用What time do you …的句型了解家人一天的作息时间。

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案设计(篇3)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设计是针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四年级上册Unit 2 My schoolbag Part A Let’s learn & Let’s do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对话A和English book, math book, Chinese book, story-book, notebook, schoolbag这几个单词。

二、学生分析

本单元教学设计的学习者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他们喜欢表演英语对话和英语歌曲,养成了良好的小组合作的习惯。

三、理论指导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教学理念中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明确的任务目标的驱动下,主动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了以话题为核心,以任务为主线,任务以活动为载体,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型教学法以交际活动为核心,注重信息的沟通,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从而习得语言知识和技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当学习者积极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当学习者所进行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挥至极点时,习得也扩展到状态。所以,笔者在设计本节课的任务时,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参与和完成真实任务的同时学会和运用语言知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拼写和掌握六个单词English book, math book, Chinese book, story-book, notebook, schoolbag 能听懂指示语,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Put your pencil in your desk. 会唱歌曲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学生能运用本节课的目标语言English book, math book, Chinese book, story-book, notebook, schoolbag .I have a new schoolbag. I have a notebook. Put your pencil in your desk. This is a notebook. 完成各个任务。

2、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完成“观察图片认识教科书”,“介绍各种教科书”,“听指令出示各种书”,“给同学售书”等一连串的小任务,渗透本节课的主要单词和句型,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感知新知,练习新知,巩固新知和运用新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情感态度:在学习教科书名称时让学生了解课本的重要性,教育他们爱护课本,爱护书籍。

(2)学习策略:在各种任务型活动中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3)文化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了解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课时需要重点掌握各种教科书的名称:English book, math book, Chinese book, story-book, notebook, schoolbag.

2、针对本课时的难点“听指令、做动作”,要求老师在正确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地做出相应的动作。

六、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科书图片和一个书包及相关书本:English book, math book, Chinese book, story-book, notebook。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磁带。

3、学生准备与本课时相关的书本。

七、教学过程

Warm-up

T: I have a new schoolbag. Do you have a schoolbag/ pencil case/ pencil/ ruler…? Where is it?

谈论学生的学习用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1)主题任务型活动

唱歌激趣,导入主题

Task 1: Song: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T: We have so many books. We love studying. Now let’s sing a song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Task 1: Song: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学生一边唱歌一边把自己的书举起来。

Task 2: 教师利用图片介绍书包里的各种书。

T: Hello, boys and girls. I have a nice schoolbag. I have 6 books: an English book, a math book, a Chinese book, a notebook and two story-books.

整体呈现本节课的新单词和新句型,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整体感知新知。

T: Boys and girls, how many books do I have? What are they?

教师再次展示书本并一一教学这些单词。

Task 3: 介绍各种教科书。

T:Can you read these books?要求学生每找出一种书都要把它说出来,如:This is a notebook.

创设小情境,提供机会给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操练和运用新知。

Task 4: 学生听指令出示各种书。

教师发指令,学生根据指令迅速把书举起来。

T: Well, boys and girls, listen and do. I say you do. Put your notebook under your bag. Put your English book on your head…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轮流由一名学生发指令,其他学生出示书本。

T: Now let’s play it in group of four. You say: Put your math book in the desk. .The other three do. OK?

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扩大训练广度和密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2)挑战性活动

Task5: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书店,向同学售书。

学生把贴好标签的书摆放整齐,布置成一个书店,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到书店买书。

T: Group 1 and Group 2 act to be some client. You come to the book shop to buy some books. Group 3 and Group 4 act to be the booksellers.

引导一个小组表演一次,给全班学生一个示范。然后全班铺开此活动。

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学生在此活动中要综合运用本节课甚至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才能完成此任务。在模拟情境中,学生的口语交际更真实更有趣味。

八、小结

在此教学案例中,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任务构成一个任务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秩序地完成这些环环相扣的小任务后,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本节课要求掌握的语言知识。本节课通过创设模拟情境,提供大量机会给学生运用语言,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案设计(篇4)

课题累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1)学生能听、说和认读thirteen、fourteen、fifteen、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twenty八个数字单词,并做到发音正确、规范。

(2)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复习旧知识,并能结合已学句型“How many……can you see ?/ Do you have?/ I can see……/ I have……/等句型进行回答、替换和运用。

2、拓展目标

(1)将单词教学融入句型及对话教学之中,鼓励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恰当地运用已学句型。

(2)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八个新授数字单词,并能结合已学知识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教学难点:

thirteen、 fifteen、 eighteen、 twenty的发音。

教学准备:

录音机和磁带,教师自己准备的一幅彩图画,数字单词卡片,在讲台上放15本书,一个盒子,18支铅笔,一个篮球。

学生分析:

本单元授课对象是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对英语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在上册对1—12的数字的英语学习后,他们期待后面更大数字的学习。所以这一单元,特别是数字词汇的学习,他们会学得主动而轻松。因为教师对学习的了解,本单元就该更关注后进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所有学生自然地同步前进,并为接下去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Warm-up/Revision(热身、复习)

1、Everyday English(每日英语)

2、Sing a song.“Ten Little Candle Dance”(师生表演唱)

3、Introduce themselves to new teachers (自我介绍)

Eg:My name is……。I’m a girl/ boy.

I’m from……I like……etc.

4、Play a guessing game(猜数字)

T:which number is in my pocket?

二、Presentation(新知识呈现)

1、Learn to say new words.(学习新数字)

(1)数学练习,学习thirteen(13)

A、从5+5=10,5+6=11,5+7=12,5+8=13,引出数字thirteen,并练习朗读该单词。(跟读,开火车读,齐读)

B、Make 13 (让学生用英语编数学算式?+?=13)

Eg:What’s six and seven? Six and seven is 13.

C、用英语讲解西方国家对13的看法,结合幸运数字讲解西方人很忌讳13,并举例说明。

(2)实物呈现,学习fifteen(15)

A、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东西(如书本、同学、书包等)来数一数和说一说。

Eg:T:Look!what are they? Ss:Books.

T:How many books can you see?

Let’s count,please.

Ss:One,two……fifteen. B、练习朗读该单词(跟读,打行读,小组读,齐读)

C、用15造句子。

Eg:This is 15. Seven and eight is 15.

I like 15. My brother/ sister is 15.

I have fifteen……

(3)猜一猜,学习eighteen(18)

A、T:I have something in my bag. Guess. What do I have?

Ss:……

T:Look!What are they?

Ss:Pencils.

T:How many pencils do I have? Guess. Please!

Ss:……

T:Open it and see. Count please. One……eighteen. Oh, eighteen pencils. That’s right. I have eighteen pencils.

B、练习朗读该单词(跟读,开火车两人读,小组读,齐读)

C、用eighteen说词组。

Eg:eighteen books

eighteen dogs……

(4)看一看,听一听,数一数,学习twenty(20)

A、T:(拿着球)Look, What’s that? Oh, It’s a ball. I like balls. And I can bounce the ball. Now, I bounce the ball, please count!教师拍球,学生数数,数至20,然后故意把球拍丢了。

B、练习朗读该单词(跟读,指读,男女读,齐读)

(5)看图添画,学习14、16、17、19。

教师也用简笔画边画苹果,边提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How many apples can you see?(本环节的教学内容可以从数字12添到20。再出示这几个数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2、Listen and repeat.(先给学生听一遍录音,让学生复述自己听到的,然后再翻书指着单词跟读)

3、小结规律,让学生看着黑板上8个新数字,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明白13、15、18、20的读音是没有规律的,而14、16、17、19是比较简单,只要在4、6、7、9后加[ti:n]。

三、Practice and consolidation(操练和巩固)

1、明辩是非读单词。(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单词,如果指的和读的是一致的学生就跟,反之保持沉默)

2、听音举卡片,老师说一个数字,学生要边讲边举起该数字卡片,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Eg:T:Thirteen, thirteen, Where is 13?

Ss:Thirteen,thirteen, Here it is.

3、同桌游戏(划拳),两人各出示手指表示的数字再两个相加,谁先把答案说出来,谁就可赢得对方的卡片,看谁的卡片赢得的多为胜者,可用以下句型出示手指。

Eg:How many, how many fingers?

Five and seven is twelve. How old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I’m____

四、Extension(拓展)

Talk about the picture

教师出示一幅课前画好的彩图(类似活动手册第16页,图的量还可加大,丰富一下,还加上风筝、白云、小鸟、花草等,把颜色、数字、动植物都画进去)。

教师引导学生就图展开讨论,教师先示范引导:Look this is a picture. Is it beautiful? What can you see? What colour? How many? ……

让学生先小组讨论时尽量运用所学句型,最后让几对学生到讲台前谈论图画,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教师可适时板书几个句子。

五、Homework(自选)

1、一:(1)模仿录音朗读3遍,并制作自己的英语录音专集。

(2)Listen and connect the dots.(听音连点)

2、二:Read, think and write.(看、想、填)

five fifteen six twelve eighteen

seventeen thirteen nine

3、三:Make a survey.(填写调查表,请用上How many…do you have?I have…。You have…)

板书设计:

Unit 1 …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twenty!

A & B Let’s learn Let’s play

5+6=11 5+7=12 5+8=13 thirteen

4→14 fourteen

15 fifteen

6→16 sixteen

7→17 seventeen How many……?

18 eighteen They are……。

9→19 nineteen How nice!

20 twenty The orange one is a bird.

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案设计(篇5)

《现代诗二首》

教材分析:

《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这首诗从整体框架上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兴的抒发,描绘出了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花牛歌》全诗四节,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草丛中的花牛行动、景象巧妙生动地展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学情分析:

对学生进行诗歌的吟诵,进行诗的熏陶,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诗的种子,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时老师要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教学建议:

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诗歌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4.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感悟、联想为主,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对大自然风景的喜爱。同时,运用多媒体音乐、画面营造氛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自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爱大自然、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秋天的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引起学生思索。这样美得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歌吗?喜欢的话就赶紧读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一画:画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

4.认一认:出示生字,生词,开火车认读。

归巢驮着斜阳头白芦苇妆成一瞬红颜

5.帮一帮:四人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6.比一比: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诗歌,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三、研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练读。

2.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及原因,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每一小节诗写了什么,全班交流。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节。

2.教师示范,配图配乐朗诵。

3.思考问题:

(1)鸟儿要干什么?是怎样的状态?(鸟儿归巢,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4.配图配乐齐读。

(三)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2小节。

2.学生说说这一小节描绘的画面上出现了什么景物?

3.学生自主学习,在书中画有关的景物,组内交流后汇报。

4.思考问题:

(1)“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2)“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5.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6.指名诵读、赛读。

四、整体感受诗歌内涵

1.从诗中描绘的景色中可以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无比欣悦)

2.诗人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诗呢?(观察,感受,描绘,想象)

3.过渡: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充满诗意的心,一起感受秋天吧。闭上眼睛,想象秋天,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呢?和同学一起交流一下。

五、激情朗诵,升华情感

全班展示朗读、赛读。师生共同评价,评出“全班朗读奖”。

六、自悟自得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学习感悟。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3.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一幅秋天晚上的美丽画卷,这节课我们来读一首徐志摩笔下描写花牛的诗。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学习诗歌

1.自读感知。

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读流利,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可以从诗中的关键字、词、句中去体会,可以从整首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从诗的思想上去感受)

2.点拨感悟:

(1)指名分小节读,正音,认识生字。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花牛在草地里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压扁”“霸占”“甩”“偷渡”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感悟)

(3)有感情地朗读。

这首简短的小诗,我们要边读边想象,才能入情入境,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领悟写法:

(1)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

(3)师小结:

A.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结构一致)

B.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压”“霸占”“甩”“偷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我们要学会用词,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不显得单调和重复。

板书设计:

花牛歌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在语言实践中得到锻炼。为此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品读两首诗歌,把握诗歌主旨。

二、加强诗歌朗读训练,在读中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多读才能更好地领悟诗歌。教师要利用自读、分组读、男女生轮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读诗,进而感悟理解诗歌。四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诗歌的方法,在教学中应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以读促思,以读带悟,以读传情,为学生今后学习诗歌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通过品读含义深刻的诗句,从中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案设计(篇6)

一、教材分析:学习7-12月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基本能够听懂,会说,会读词汇: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2)学会用“There are…birthdays in …”以及“There is one birthday in …”的语言结构。

3)复习词汇:flowers, festival, birds, snow, rain, warm, hot, cool, cold, sunny.

2 技能目标:谈论月份以及关于各个月的情况。

3情感目标:从小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学习月份的歌曲,培养学生的乐感和美感。

三、教学重点:词汇: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There are…birthdays in …”以及“There is one birthday in …”的语言结构。

教学难点:November的读音。

四、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卡片、挂图、日历等。

五、Teaching steps:

Step1: Warmer

1. Greetings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Miss Yi.

T: How are you today? Ss: I’m fine , thanks . And how are you?

T: I’m great. Thank you so much. Look!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Ss: It’s sunny today.

T: How do you feel now? Are you happy? Ss: Yes. We’re so happy.

T: Let’s sing a song , ok? Ss: OK!

T& Ss: Spring is warm, spring is warm.

Summer is hot, summer is hot.

Autumn is cool, autumn is cool.

Winter is cold, winter is cold.

2. 复习1-6月份的英文。

Step2: Presentation

1、Lead in

T: How many months are there in a year?

Ss: There are twelve months in the year.(引出课题)

板书:Unit 2 There are twelve months in the year.

T: Let’s pass the toy dog and say the wor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Ss: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接着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说: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and December. (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入新单词)

T: 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the months.

2、教授—July

T: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ok? Ss: OK!

T: I will speak these names of the months. And you can show me your fingers to show. Ss: Yes.

T: May. Ss: (show five fingers) May.

T: March. Ss: (show three fingers) March.

T: July. 提示学生show seven fingers. (July)

T: Do you like July?

S1: Yes. I like July. We can go to the park in July.

3、教授—August

T: How old are you?

Ss: I’m 10 years old.

T: When is your birthday?

Ss:八月。

T: Oh , your birthday is in August. Whose birthday is also in August?

S2: My birthday is in August, too.

T: How many birthdays are there in August?

Ss: There are….

4、教授-- September

T:Boys and girls, when is Teacher’s Day? Who can tell me?

S3: 九月十日。

T: You’re so clever. September,10 th . Do you like September?

S4: Yes. I like September .

T: What can you do?

S5: We can go to school.

T: Sounds great.

5、教授—October

T:You can guess so well. Do you know which month it is? “ It’s cool and it’s in Autumn. There are 31 days in it. And there is National Day ,too.”

S6: October.

T: Yes, you are right.

6、教授—November

T: I like November. What do you like?

S7: I like June.

S8: I like March.

T: Do you like November?

Ss: Yes, we like November.

7、教授—December

T: Oh ,I’m a weather reporter now. In Beijing , it’s cold and there is snow in December . (播报天气预报)Can you hear which month it is?

Ss: 十二月。

T: December . Whose birthday is in December?

S9: My birthday is in December.

T: How many birthdays are there in December? Let’s count.

Ss: There are ….birthdays in December.

T: I heard Ms Smart are counting birthdays now. 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Step3: Practice

1. Listen and do.

T: Boys and girls , please listen and do.

T:1) Whose birthday is in July? Please Stand up.

2) Whose birthday is in August? Put your hands on your head, please!

3) Whose birthday is in September? Touch your ears, please!

4) Whose birthday is in October? Clap, please!

5) Whose birthday is in November? Point to the teacher, please !

6) Whose birthday is in December? Laugh, please!

2. Group work

完成课本活动3:先请几个学生朗读对话示例,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图中给的信息展开对话,发表自己对各个月份的看法。

e.g. S1: Do you like January?

S2: Yes, I like January .

S1: Why?

S2: There are lots of festivals.

S3: Which month do you like?

S4: I like October.

S3: Why?

S4: We can fly kites.

S5: Which month is your favourite?

S6: My favourite month is June.

S5: Why?

S6: It’s warm. I can ride a bike

Homework:1熟记1-12月份的单词

2、询问父母,然后在课堂上互相介绍自己父母的情况。

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案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表情情绪的五个单词:tired, angry, excited, happy, sad ,以及四会句子:How are you? You look so happy. You look sad taday.”

2.能够听说认读读句子:How are you?Liu Yun? You look so happy.I’m sorry to hear that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3.学唱歌曲:The way I feel

教学重难:

使学生熟练掌握四会单词和句子,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教学难点:

学生陈述产生某种心情的原因。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Preparation

1、Free talk

How do you feel if you have the llu?

What do you do if you have the llu?

2、拼句子活动

出示小黑板

(1)is with the what matter you?

(2)you feel How do /

(3)throat,my sore is

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让他们快看,快拼句子,最后哪组拼提既对又快就可以获胜,教师给予奖励。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会话和连词成句来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Presentation

(一)Let’s learn

1、上面的活动结束后,获胜的小组肯定会很兴奋,这时老师指着他们对另一组学生说:Look! They are so excited” 老师反复说几遍,让学生看老师的口形,听清后跟读,教师板书单词:excited 教师问:How do you feel ?生答:I’m excited. 之后老师指其中一生问:How does she/he feel ?示意让生答:She/he is excited 这样示范一两遍后,让学生互相问答。(先找一生站起来,并做出兴奋的样子)。

2、教师做出“开心”的样子对学生说:You are very happy. I am happy, too.Look at my face.This is a happy face. 然后在黑板上画happy face.和sad face. ,这时教师指着sad face 问学生:Is it a happy face?以此来教学单词happy 和 sad。并板书这两个单词。然后找两同学上台,其中一生做笑脸的表情,另一学生做难过的表情,老师问:How does she/he feel?让生答:She’s/he’s__________

3、老师出示一张画有“无聊”的人物图片,问学生:Is he happy ?学生肯定答:No. 老师接着问:How does she feel?学生有可能会答:He is sad .老师这时补充说:He is bored. 并板书此单词,老师再用肢体动作和表情来帮学生理解其含义。

4、教师课前安排好两名学生这时在下面搞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老师立刻停止讲课,并做出生气的表情,当这两生听见没有声音时,问老师:How are you ,Miss Liang?师接着说:I’m angry. 并板书教生认读(师这时表情变为笑脸)然后同桌之间互相做表情,进行问答。

5、“边听边做”活动

教师发指令,师生一起做,如:Stand up! Run! Walk! Jump! Jump! Jump10 times.活动结束后,教师说:I’m very tired. 并板书:tired. 让学生拼读。

6、教师放Let’s learn 录音,学生跟读单词。

7、Practice

(1)请你猜活动

教师先示范,教师做出的各种表情,让学生猜:Are you happy. /tired/bored....?然后再找一生上台做表情,让其他学生猜,并用以上的问答最后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做表情,另一个猜,并会使用:Are you....?和Do you feel ...? 两个句子提问。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此活动,来复习巩固所学的单词,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放松了学生的心情,为下面继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案设计(篇8)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教学内容:Let’s LearnLet’s Play

2、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

a、能听、说、认读四个水果单词,在实际情境中、能恰当地使用名型It tastes good.

b、能听懂Let’s Play部分的内容,并做出反应。

B、重难点:本节课我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整合,重点教学四个水果单词Watermelon.Peach.orange.难点是Pear.watermelon的发音及句型“It tastes good”的表达。

C、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就感,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团结友爱,具有团队精神的良好品德。

D、教材分析

本课为该教材Unit4的第一课时,由于A部分Let’s talk涉及了是否喜欢某种水果的表达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已的喜好,我把Let’s Learan(水果词汇教学)放在第一课时。

二、教法、学法分析

创设情景、激发、保持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将实物、图片,(AI表演等直观手段和语言描述相结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激活他们的思维,同时开展听、说、读、演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游戏、竞赛活动为主线贯穿整节课的教学,不断变化教学形式,让学生时时产生好奇,不知不觉地学习。

三、课前准备

CAI、师生共同准备单词卡片,水果头饰玩具水果,实物水果,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Step1:Warm-up

1、sing a song:“Colour song”

2、Ask and answer

T:the rainbow has many colours,Look!

What colour is the rainbow?

S1:Red.

S2:yellow.

T:Yes. you are right. The rainbow is yellow. Pink.green.purple.orange.blue and red.Do you Like red apple?(引出水果)(设计意图:开课时用CAI播放一曲学生喜闻乐见的《蓝猪三千问》里的“Colour Song”师生一起吟唱,营造快东,轻松的英语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预设巧妙的复习了颜色类单词。为新课的导入作了极好的.辅垫,环节过渡的比较自然。

Step 2resetation

1、教学单词、操练名型。

①运用CAI引出课题“Do you Like pears?”一幅由五颜六色的水果拼成的卡通画。

引出“apple”,并示范读出来,引导学生用各种语调读,apple apple I like red apple.同时师生共同举起所学的单词卡片。

②实物教学“Watermelon”

一盘切开的光鲜的盘装西瓜呈现于学生

T:What’s this?

SS:It’s“西瓜”

让学生尝一块“Watermelon”

T:Is it good?

S:Yes

老师也尝一块引出

T:Hmm.It tastes good.

(设计理念:从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在真实氛围中学习句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操练名型)

③实物教学“Peach”

把“Peach”放在包里,让部分学生于“模”的方式导出“Peach”猜一猜

T:Can you guess?

SS:It’s……

④实物教学。CAI辅助。

用布盖住orange、pear让学生闻香辨水果。

(设计意图:水果单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如果机械的操练教读,一定会枯燥乏味,费时低效。采用CAI卡片,实物水果创设真实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体验,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轻松的学单词,即激发了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有意义的语言情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真正地把单词教学情境化,生活化。

2、Let’s do(游戏的形式来巩固所学内容)

Watermelon Watermelon

Touch your head

Peach Peach

Make friends

Apple Apple

Stamp your foot

Orange Orange

Snap your fingers

Pear Pear

Clap you hands

播放CAI学生明白指令后,让全班跟着老师边读边做,又分小组、行、个人来读和做、确定大部分学生掌握后,每组自愿上来几个同学,头戴水果头饰,引领全班同学边读边做动作,时不时老师在他们身后出示水果卡片或实物,让讲台下的同学做相应动作,台上的则大声用英语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就是让全班动起来,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并强化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教师恰到好处的评价。鼓励他们大胆的充分的表现自我,让各层次的同学高高兴兴的“说”出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做中学、玩中学。

3、复习

T:I am thirsty now. I want to eat some fruit. Let’s eat together.

用CAI展示几组水果拼盘,指着水果切片。

T:What’s this? S:It’s……

T:What colour is it? S:It’s……

(设计意图:精美的拼盘,根据年龄特点。不时让学生觉得新奇,好玩。变化一下教学手段,再次操练水果单词和复习colour。检验“认读”的效果,为下个环节做好辅垫。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4、引出Let’s play.

①教师在黑板上画Watermelon来示范“draw”让学生明白“draw”并跟读。然后再涂色,并说:Colort it green and black.

②听录音,做活动手册colour it.

T:What am I doing now? (边画边问)

S:画画

T:Yes. I am drawing. (教学draw)

And I am colouring it green and black.

Do you understand “Colour”.(边上色边问)

S:涂颜色、上色……

T:Yes.colour.(教学colour)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老师边做边说去猜一猜,学生们为识破老师的“秘密”而兴奋不已,从而活跃课堂气氛“画”和“上色”为后面活动手册做好辅垫,活动手册则从“听”方面检验教学效果

5、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Do it quickly!

用单词卡和图片练习所学水果类单词,学生边读老师把卡片,图片贴在黑板上或墙壁上之后,将全班分三、四组,每次按顺序每队出一名选手,老师给学生下指令“Run to the pear”各队选手要快速跑到pear的图片或卡片处,取下图片或卡片并大声读出,哪组学生得到卡片就为他们队赢得一分。

(设计意图:语言学习的最终目地是为了运用。创设情景,让学生们于竞赛的形式去摘水果,孩子们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容易活起来,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参与者。是裁判,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体验集体容誉感和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

6、Homework(作业)

1、W hat’s your father’s/mother’s favorite fruit?

(设计意图:将英语学习由课堂廷伸到课外乃至日常生活中,体现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又体现了新课程中的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案设计(篇9)

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装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创造的能力。

翻阅此教材,总体感觉此教材有如下特点:

1、强调语言运用

本教材吸收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等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把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全部动作反应法"让学生在有节奏的说唱中体验语言。

2、注重能力培养

本教材在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上都贯穿"学会学习"的主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

3、突出兴趣出发

本教材从内容、形式、方法、插图及装帧设计等方面都以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装生活与实际。选择话题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需求。

4、重视双向交流

本教材重视双向交流,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渗透,在教学内容中选编了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5、本教材十分重视在学习内容上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兼容闭并蓄,精选学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兴趣的,最易学会的,最有普及价值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知识内容融入语言材料之中。

本教材采用了"教案式"的编排体系。每册书共和8个单元,其中2个复习单元。每单元分ABC三个部分,共10页。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受了一年的英语学习,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语词汇和基础的英语会话。故本学期将进一步培养其英语学习的兴趣与运用英语的基本技能。在词汇教学和会话教学的基础上,扎实进行字母的四会教学。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66个单词和听、说、读、写26个字母并且能听、说、读写36个单词。

3、能听、做、演18个游戏。

4、能听、做7个"TPR"活动。

5、以学会2个制作。

6、能唱8首歌曲。

7、能听、说、唱8首歌谣。

8、以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9、能听懂6个幽默故事。

10、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三、教学方法

1、会话教学

本册会话教学部分均设计在各种真实自然的情景之中,并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其目的在于分散教学难点,循序渐进,便于表演。三年级学生的特征就是爱玩,了表现自己。因此,用表演和游戏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最恰当的`。尽量做到:融会话教学于情景表演之中,让学生装在表演中练,在交际活动中用。

2、词汇教学

本册书中的单词都是围绕话题集中归类出现的。巧用实物和卡片,在兴奋刺激的游戏中让学生学会单词。将单词的教学融于会话教学之中。充分发挥"TPR"的优势,动作与节奏相结合。

3、字母教学

字母是本册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26个字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好26个字母对学生装以后的发音、拼读和记忆是单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册书中前三个单元每单元出现6至10个字母,每个字母都配有三个以上该字母为首字母的例词,供学生在听说例词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在教学时采用填字母、画图和找字母等方法进行趣味操练。

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案设计(篇10)

教学目标:

1.按要求完成练习。

2.能在情景中运用所学的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

3.能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热爱和尊重老师

重点难点:

1.能在情景中熟练所学的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

2.能够认读并表演E部分对话。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光碟

教学过程:

A、Free talk

1.Greetings

2.Say a rhyme: Don’t be late again.

3. Listen and do :

Close your books , please .

Don’t open your books . Greetings.

Say a rhyme.

Listen and do :

B、Revision

1.用祈使句进行会话练习。教师对其中一位同学说:“stand up”这个学生用接力的形式对下一位同学发号2.小组分角色朗读。

看图猜故事情节。

表演。

角色表演。

小组分角色表演。

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祈使句。体现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C、Presentation Read and act.

让学生听录音理解意思。

跟录音读对话。

同座表演对话。

Look and read.

学生独立看图,朗读句子。 认读单词、句型。

听录音感知图意。

找单词中的共同因素。

朗读。

说出含有相同因素的单词。

齐读单词。

D、Look and read

补充一些祈使句

No smoking. 禁止吸烟

No parking.禁止停车。

No entry 不准入内。

No littering 不准乱扔垃圾 了解图意。

读对话,理解图意。

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知识的运用是无处不在的。课后再去收集一些祈使句用语和图片,并鼓励他们设计一些祈使句,或放在家里,或在公共场所等。

E、Homework

1.Listen to the tape two times .

2.Copy the words of this unit

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案设计(篇11)

Unit 4 My home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本课时是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课文围绕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和家具phone、fridge、TV、sofa、table、shelf and bed等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听、说、认读phone, bed, sofa, shelf, fridge和table 二、能力目标: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单词;学生能听懂课文中出现的指示语,并按照指示语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 教学重点:

一、掌握三会词汇:phone shelf fridge sofa bed table 二、熟练掌握Let’s do 教学难点:

一、听说认读本课生词

二、发音:phone不要丢掉尾音; bed shelf两个单词注意 [e]的发音。 教具准备: 一、本课生词的单词卡片图片

二、配套的教学课件 Unit 4/B/ Let’s learn] 三、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 / Review ) (一)师生问候,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之间亲切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明确学习任务)

(二)教师播放本册第一单元 Let’s sing “In the

claroom”的录音,学生边听边拍手有节奏的吟唱。(设计意图:一曲优美的乐曲,既为学生创设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又为下面口语练习及新课做好铺垫,让学生很快融入到英语学习中。)

(三)口语练习What can you see in our claroom?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生活,学生既复习了句型,又锻炼了口语) (四)What can you see in Amy’s room? (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既复习了句型,又巩固了本单元所学单词,为新课做好铺垫) (五)Let’s do.教师发号施令,学生说词组、做动作。 Do you want to go Amy’s room? Let’s go.

教师播放Unit 4 My home第一课时Let’s do.学生说词组、做动作。(点击课件)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复习了前面所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认读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一)教学sofa 1.接上一环节,引入新课 Do you want to go Mi Zhang’s room?点击课件出示张老师家客厅图片,师问:What can you see in Mi Zhang’s room?学生回答,引出sofa,教师领读并板书单词。

2.出示张老师女儿图片师问:Where does she sit?生回答:She sits on the sofa.教学sit on the sofa,教师做动作并领读。

(二)教学 phone 1.课件电话铃声,引出phone教师领读并板书单词。 2.点击课件教学answer the phone 3.打电话游戏。 (三)教学shelf 1.教师拿好几本书问学生,Where can I put ?引出书架shelf, 教师领读并板书单词。

2.自编Chant:Shelf,shelf,show me the shelf.巩固单词。 (四)教学fridge 1.出示图片教学fridge,教师领读并板书单词。

2.直接打开冰箱,教学Open the fridge,利用Chant:Fridge,Fridge,open the fridge.(五)教学bed 1.睡觉动作引出bed,教师领读并板书单词。 2.出示课件Make the bed.边读边做动作。 (六)教学table 1.谈话引出table.Is this a bed / shelf /desk ? What’s this ? 餐桌table 2.比较table和desk 3.点击课件教学set the table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游戏、有节奏,有韵律的歌谣来操练新单词,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1.教师领读黑板上单词。 2.出示图片,认图片。 3.游戏What’s miing?

4.将你认识的单词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并领读。 5.let 's do.(设计意图:在此环节,通过这几个活动,从学生的听,说,认读,动手等几个方面入手,力求让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设计自己的家,把它画出来并介绍给同学们。教师鼓励孩子综合运用本单元的词汇。(设计意图:在课堂上通过为学生创设课堂情景,让学生感受了英语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设计、绘画及介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大胆实践能力) 2.播放录音,学生跟读。(设计意图:回归课本,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 五、Home work.(设计意图:将学习任务延伸到课堂外) 六、总结。

(一) What did you learn in this cla ? (二) 教师寄语。

(三) 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任务,播放课件《My bedroom》 (设计意图:一曲优美的《My bedroom》,引发了他们开口的欲望。学生既感到亲切,又感到新鲜,轻松的巩固了新知。同时,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把本节课推向高潮,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结束一节课的紧张学习为下一节课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板书设计: Unit 4 My home sofa phone shelf 沙发图片 电话图片 书架图片 fridge bed table 冰箱图片 床图片 餐桌图片

游子吟教学课件1500字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 学生反应的改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进度,如何做好教案课件的编写呢?这篇文章详细解释了“游子吟教学课件”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场景,请仔细阅读本文将其收藏于心底!

游子吟教学课件(篇1)

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一首诗演而成的一篇故事。故事是诗歌意境的展现,诗歌是故事的凝聚诗文交融,更让人体到母亲恩情的珍贵。课文前半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后半部分引出诗歌。第一至三自然段具体写母亲的恩情及孟郊对母亲的感念。从内容上说这是一个故事,有时间、地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过程。第四和第五自然段介绍《游子吟》一诗的内容及写作的情况一个感人的故事,一首动人的诗,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每个人对母亲的感受又是不同的。教师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母亲关心自己事情而引出课文。学习课文时,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对母亲恩情的感念。反复吟诵,启发想象,有所意会。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2、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经常用《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来我们对妈妈的敬爱,而古代却与我们不一样,他们喜欢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也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好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课文,就写了古代诗人因为到感受到母亲的恩情而写诗的事。

2、出示生字、教认。

3、知道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吗?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1、苹果精灵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两个小小的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看: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带领学生一起读小提示。

3、学生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4、检查生字。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1、读了课文,你们明白了什么?

2、母亲对孩子的恩情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3、在回答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第一、二小节。

重点指导: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1)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你妈妈为你忙着干过什么吗?他们是怎么为你做的?你这时想说些什么呢?

(2)你每天上学时,妈妈是怎样叮嘱你的?

游子吟教学课件(篇2)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古诗内容,感受母亲博大的爱,展开想象,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 理解诗句,培养自学能力.

3.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4. 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语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课前准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呀,母亲的爱,是神圣而伟大的,古今中外,好多诗人都满怀真情,写出好多赞美、讴歌母爱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母亲的古诗——《游子吟》。

二.学习《游子吟》

1、教师范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 孟郊写的这首《游子吟》。

2、今天请同学们按――“五读学诗法”自学本诗。

附自学提示:步骤要求方法

(1)朗读 读全诗 注意读音

(2)细读 懂词义 看注解

(3)译读 直译每行诗意

(串讲全诗

(领悟

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五读学诗法”自学本诗。

3、好,自学到这里。

①指名读;生齐声朗读全诗,注意停顿、读准字音。

②结合齐读情况,指导读准字音、停顿和重音。

4、学生讨论对诗中词意的理解:

句意的完整、过渡衔接和语气的把握。

7、总结全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哪里写得好?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① 通过读这首诗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吗?

② 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古诗赏析,相信你会对作者及这首诗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齐声背诵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同学们,古往今来,母亲对孩子的心,对孩子无私的爱都是一样的。你们能不能像作者一样,通过一两件细小的事体会到母亲深沉的`爱呢?

三.布置作业

今天的作业就是回家为妈妈背诵《游子吟》这首古诗,并告诉她,感谢母亲给予你的博大的爱。

四.板书设计: 《游子吟》

母亲 线 缝 游子 衣 归

游子吟教学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熟读古诗,熟背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诗的含义,着重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这句诗所蕴涵的深义和喻义。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4、体会作者孟郊所表达的思母情怀;并能用思想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一边听音乐,一边认真地阅读《母子图》,你从图画中看出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点评)

(预案:1、年迈的母亲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儿子在床上酣睡;2、夜已深了,母亲不辞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针一线为儿子缝衣服,祝愿孩子远行平安,并希望早日归来。3、这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师述: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母子图”,你就会想怎样的一首诗?

师述:孟郊——唐朝著名诗人,很早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自己从小刻苦攻读,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当了一名县官。这首诗就是孟郊当了县官了之后,回忆往事,思绪万千时候写就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古诗。

出示本诗,指导朗读,初步导出学生的感情。(用反复诵读的方式来激动学生的情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让听的学生说出她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来?

(预案:深情的、语气先缓慢再强烈升高、有一种母爱的伟大与对母亲的关怀的感觉……)

(3)带全体同学朗读,全体学生齐读、朗诵,也同样来读出这样一种感情来。

再读一读古诗,你说说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

(1)、你认为在这首诗中,哪几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1-4句)说说你的理解,并告诉老师你是借助什么来理解的?

(2)、最后一句话最难以理解。

B、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

C、再理解重点的词语:

“意恐”——心里担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

“三春晖”——三月里春天温暖的太阳。

D、最后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母亲像春天对小草般的恩情,谁说子女能报答的完呢?——母亲这份慈爱与关切,真不是我们微小的心意所能报答的。——谁说那些绿茵茵的小草,就能报答太阳母亲的光辉呢?

师述: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看看这幅图画,当年迈的老母亲在油灯下,眼睛昏花,动作迟缓,但由于对儿女的爱牵动着她心,坚持到底,一定要为孩子缝制一件衣服。

看到此情此景,我们就会油然地对这位母亲产生一种崇敬的感情,请你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预案:一位“慈祥”的母亲、一位“爱子如命”的母亲、一位“关心孩子”的母亲……)

表达了她的一种怎样的感情?

(预案:把自己对儿女的爱心与关切全部融入了一针一线之中,期盼孩子早日回家,早日团圆;游子穿在身上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颗母亲的爱心……)

游子吟教学课件(篇4)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古诗内容,感受母亲博大的爱,展开想象,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 理解诗句,培养自学能力.

3.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4. 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语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呀,母亲的爱,是神圣而伟大的,古今中外,好多诗人都满怀真情,写出好多赞美、讴歌母爱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母亲的古诗——《游子吟》。

1、教师范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 孟郊写的这首《游子吟》。

2、今天请同学们按――“五读学诗法”自学本诗。

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五读学诗法”自学本诗。

3、好,自学到这里。

①指名读;生齐声朗读全诗,注意停顿、读准字音。

②结合齐读情况,指导读准字音、停顿和重音。

4、学生讨论对诗中词意的理解:

5、把上述词意带入诗中,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同桌互说互听,再指名说给大家听。)

6、指名朗读全诗并说说全诗大意。小组讨论全诗意思,再推荐代表在全班说,注意词序的变通、句意的完整、过渡衔接和语气的把握。

7、总结全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哪里写得好?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① 通过读这首诗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吗?

② 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古诗赏析,相信你会对作者及这首诗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同学们,古往今来,母亲对孩子的心,对孩子无私的爱都是一样的。你们能不能像作者一样,通过一两件细小的事体会到母亲深沉的爱呢?

今天的作业就是回家为妈妈背诵《游子吟》这首古诗,并告诉她,感谢母亲给予你的博大的爱。

游子吟教学课件(篇5)

1、反思一:

《游子吟》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所作。这首诗语言质朴简洁、感情细腻深厚,通俗易懂,历来被人们所广泛传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丰富古诗积累。了解诗歌大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慈母的孝心,感受诗人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训练,教学中渗透了“母爱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课堂中,我逐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句品读,随机搭建朗读擂台,调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客观地相互评价,使得学生朗读情深意切,十分投入。

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本节课的朗读中都能有所进步,或有新的收获,我很中肯的给每个人以不同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帮助,朗读指导的效果立竿见影。随着对诗句的感悟,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体验不仅使他们感悟了教材,促进了朗读,而且丰富了教材的内涵,是对教材的提升和发展。

二、开发学生资源,培养学生想象练笔。

为了拓展学习,丰富古诗课堂内容,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安排了一个“小练笔”环节,让学生写一个表现游子即将远行,母亲在微弱的灯光下为儿子缝衣服的情景片段。在这个环节里,我也关注了不同层面上的学生写作的差异,对三个个别学生降低了练笔要求,并给予鼓励和指导,使学生们的练笔落得更实。

但是由于教学中间“解读诗句”的环节松散,使后边的“练笔”时间略显不足,部分学生没能完成写作,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练笔后的交流。另外,教学中板书不及时,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亟待提高。

《游子吟》是唐朝诗人孟郊所写的一首母爱的颂歌,千百年来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一直脍炙人口。为了让这凝聚了人类美好情感的名作牢牢植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教学中,始终围绕千古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咏三叹,咏叹到底。在品读全诗的过程中,通过感知诗意、想象诗画、品读诗情、写出诗感,引导学生读出诗的三种境界,即读出“诗中之画”、“诗中之情”、“诗外之意”。并适时链接阅读〈游子诗〉,使〈游子吟〉的诗画得到了延伸,诗意得到了拓展,诗情得到了升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名句为情感主线,反复品读、回环玩味,让祖国的经典文化和人类的美好情感真正植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在教学《游子吟》一诗时,注重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训练,教学中渗透了“母慈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这首古诗的语境和意境都很美。根据这首古诗特点,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品读品情,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和所蕴含的情感时,我并没有进行太多的讲解,而是通过反复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受到熏陶,感受母爱的伟大,从而培养学生爱母、敬母的良好美德。

2、反思二:

一、教学思路清晰,过渡自然。

一直以来,古诗教学都侧重于理解诗意。而在设计这课教案时,我把古诗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朗读与创设情境之上,教学模式也与一贯的古诗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区别。我的古诗教学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要在读正确、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感悟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熟读成诵。所以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引——读——解——赏——唱。每个环节衔接自然流畅,过渡自然,且能做到层层深入,使学生与诗人感情产生共鸣。

诗歌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游子吟》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母爱,而被广泛传诵。这首诗洗尽雕饰、语言自然明朗,感情真挚、深厚。根据诗歌的特点,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引领学生在诵读中走进文本,在品味中体验情感。比如。在引导学生体会深夜为即将出远门的儿子缝补新衣母亲的情感时,通过课件仔细观察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朗读时。学生的情感一浪高于一浪,如此伟大深沉而无私的母爱,我们无以为报,但可以通过声音去赞颂母亲,把自己对母亲的爱通过深情朗诵把感情抒发出来,一时间,情感喷涌而发,听着学生或是情深款款,或是激动万分的朗读,我也不禁热泪盈眶。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对诗歌产生了独特的感受、理解与体验。诗歌的语言材料、作者的情感体验,已款款走进学生的精神领域,积聚.

二、延伸意境,升华情感,扩大课堂的容量。

《游子吟》一诗内容简短,理解容易,而母爱是博大的,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歌颂母爱的诗歌,并适时链接阅读〈游子诗〉,使〈游子吟〉的诗画得到了延伸,诗意得到了拓展,诗情得到了升华。,让学生在感悟母爱的同时,增加对其他作品的了解。

这一节课,我以教材为载体,层层深入地展示了人性美,展示了母亲的伟大无私的形象。这节课中,学生既受到了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的熏陶,又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陶冶了学生的情趣。

3、反思三:

《游子吟》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所作。这首诗语言质朴简洁、感情细腻深厚,通俗易懂,历来被人们所广泛传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丰富古诗积累。了解诗歌大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慈母的孝心,感受诗人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训练,教学中渗透了“母爱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体验。《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课堂中,我逐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句品读,随机搭建朗读擂台,调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客观地相互评价,使得学生朗读情深意切,十分投入。

二、讲完课文,我让学生看插图背诵课文,再回想自己的母亲都为自己做了什么,带着感激之情来背诵《游子吟》,学生迅速背诵熟练了课文。

三、背完课文,我让学生把本文改编成一篇感人的故事,讲给同学、爸爸妈妈听。学生积极动脑、动手,迅速行动,一片篇篇满含对母亲深情的小短文悄然问世了,欣赏着学生的美文我也被感动了。

4、反思四:

古诗《游子吟》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所作。这首诗语言质朴简洁、感情细腻深厚,通俗易懂,历来被人们所广泛传诵。诗中讲的是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回不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些。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的爱心怎能报答得了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在环节一中我逐步引导幼儿看书,我先让幼儿能以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妈妈是怎样关心、培育自己的?接着我逐步引导幼儿看书,并讲述画面内容。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去思考。接着讲述古诗的情境。环节二老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幼儿带着问题去听完。

环节三师逐句朗诵古诗,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古诗内容。并引导幼儿认读“母”字。并讲解一些难理解的词语,还让幼儿感受到母亲对自己孩子所付出的母爱。环节四是幼儿轻声跟随教师朗诵;并引导幼儿怎样才能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接着让幼儿分句连读。最后启发幼儿讨论: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你爱妈妈吗?怎样表达你对妈妈的爱?为了使差异不同的幼儿在本节课的朗读中都能有所进步,或有新的收获,我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及时帮助,随着对诗句的感悟,幼儿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

活动结束时,我动情地讲述了我自己对母爱的感悟,为此,我让幼儿自由的说出当时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和以后怎样报答自己的妈妈,幼儿纷纷表达出了自己心中感情。这也是上这堂课我最想要的效果用欣赏古诗《游子吟》的情感听,诵读《游子吟》,然后师生互动说说母亲的关爱及自己以后怎样报达母亲。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知道母亲的母爱是伟大的,任何力量都替代不了的。教育幼儿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报达母亲。

我想:只要用心、用情,才会有真正的收获;才会有真正的情感课堂;只有不断学习,才会有所提高。在以后的语言活动教学中,我会不断的给自己加油充电的!

5、反思五:

现在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他们往往心安理得享受着父母对他们的照顾呵护,却很少想到关爱父母,更难得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哺育自己长大的亲人。这不是年龄大小的问题,而是一种责任心的丧失或行动意识的淡薄。于是,教学时我决定抓住最后一句中的“报”字做文章,老师深情地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父母深厚的关爱中,同学们一天天成长,而父母日渐老去。那么,小朋友究竟应该怎样回报父母呢?”

小朋友有的说给妈妈捶背,有的说帮妈妈做事,有的送礼物,有的听妈妈的话作为回报……

让学生明白:我们不仅要享受母爱,更要回报母爱,回报在我们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位亲人;我们不仅要在精神上爱他们,更要在行动上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让学生爱母亲的感情升华为行动。

课堂结束时,我播放出《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我和小朋友一起唱起了这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是一首深情的,颇富感染力的歌,许多小朋友唱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妈妈,眼中渗出了泪光。在诗句中,在歌声中,他们真正体会到了这种慈母之情,这种伟大的母爱,这时再次齐读全诗,学生读得认真,迸出了发自内心的真情。这节课这样结尾设计精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蟋蟀住宅课件设计通用


如果您在找好文章小麦网向您推荐“蟋蟀住宅课件设计”,欢迎您来到本页放松心情享受阅读。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教案是促进课堂群体合作的有效途径。

蟋蟀住宅课件设计 篇1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师: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各位评委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子,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4、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生: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

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师: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等等,它有吗?谁的住宅好?(当然老师的好)

二、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

1、我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读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一点一点挖掘的。

师:我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断修整住宅。

师:老师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

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投影出示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三、换角色,指导说话。

1、下面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点等。

2、学生准备后,发言。(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1、看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

2、谈体会:看了图片、资料你懂得了那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五、看文章,做练习。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蟀的童话)

2、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做:

(1)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短文范例:

《小花猫》

我家有一只小花猫,它浑身长满了长长的毛,黑一块,白一块,真可爱。它有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像玻璃球一样。白天,它的眼睛眯成一条线。晚上,瞳孔放大,像绿宝石一样发出绿莹莹的光。小花猫的耳朵很灵,只要有一点声音,它就把耳朵竖起来。它还有一条毛茸茸的尾巴,高兴的时候,就左右摆动,像耍花棒一样。它的脚上有5个小小的肉垫,走起路来一点声音也没有。它白天蜷起来,呼呼睡觉,晚上,它警惕地注视着鼠洞,只要老鼠一出来,它就马上扑去,把老鼠咬死后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我非常喜欢这只小花猫。

附:板书设计

打破常规,由师生共同完成,课题左边贴上放大的蟋蟀,课题右边画上蟋蟀的住宅,下边是由学生归纳的住宅特点。(做到美观、简洁、重点突出)

蟋蟀住宅课件设计 篇2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家伙的住宅是什么样的?你们想了解吗?老师这儿有蟋蟀的住宅的录象,你们想看吗?(放录象)谁来说说你看到的蟋蟀住宅是什么样的?

2、你们看,蟋蟀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我知道我们班很多同学的家都很大很漂亮,可是竟没这小家伙的有名,老师心里真不服气。今天就聘请我们全班学生做“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来评一评,比一比,你们的住宅和蟋蟀的住宅,谁的住宅更了不起,好不好?

3、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赶紧了解一下吧。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用“——”画下来,再读一读。

4、汇报读书情况:现在,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指名读)

5、课件出示一张表格,四人为一小组成立评审组讨论完成表格,请各评委根据你读懂的内容,列出蟋蟀的住宅和自己住宅的不同之处。(请学生板书)

外部 内部

倾斜的隧道 墙壁光滑

微斜的门口 地面平整

平坦的平台 简朴卫生

6、各位住宅评委们,你们辛苦了。通过刚才评委们的认真评审,看来这个蟋蟀的住宅确实很了不起,难怪书上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哎呀,这么美的房子我们还没有欣赏够呢!让我们把描写蟋蟀住宅的句子好好读一读,再美美地欣赏一下这么精美的房子。个别读、比赛读、齐读。

蟋蟀住宅课件设计 篇3

1、蟋蟀就是用它那柔弱的工具,凭着那股锲而不舍的精神营造了这样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学到这儿,你明白作者说这句话的心意了吗?再读句子“假使……伟大的工程了。”

2、赞一赞、唱一唱勤劳、勇敢、聪明的小蟋蟀。

(出示老师写的一首歌《小蟋蟀》,配上大风车的音乐。)

(唱一唱老师写的赞歌,学生的兴致十分高昂,让学生既享受到了学习的轻松快乐,又实现了师生的互动与合作,蟋蟀勤劳、勇敢的品质再一次深深地影响着学生。)

3、蟋蟀是极其普通的昆虫,但作者对它极感兴趣,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发现蟋蟀不仅能唱歌,而且建造的住宅也很伟大,于是他把这有趣的发现用心记录了下来,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4、关于蟋蟀的知识还有很多,你想进一步了解吗?关于法布尔,你想进一步走近他吗?下面请同学们进入网站,这儿有蟋蟀的知识,有法布尔的故事、名言等,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认真地浏览、思考,然后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写入留言板。

5、学生交流,共享学习成果,教师组织大家进行评价和鼓励。

(上网进行阅读、下载知识,本身就是对网络的运用。而网上提交问题的答案、保存和修改学习收获等,也能够让学生熟悉对网络的操作。有目的地互相评价、互相修正语言,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在有限的时空里实现无限的拓展和延伸,能引发学生的继续学习。)

乡村四月教学课件5篇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教案编写是促进教育教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写好教案课件的重点在哪里?小麦网小编已经为您整理出一篇符合你需求的“乡村四月教学课件”文章,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够为您提供更多的产品推广和营销方案!

乡村四月教学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并达到会背诵。

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和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3、领悟作者的描写手法,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诗歌所描写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主动地进行语言的品味和体会,感悟诗歌所表达的美。

教学过程

一、文字激趣导入,生字学习。

1、书写“ ”,同学们看到这个符号你会联想到什么?它特别像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学生自后发挥)

2、书写“ ”,再来看这个符号,你又想到了什么?它像哪个字?本意就是河流,古代的人在发明字的时候,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某些事物的大致轮廓,就创造了象形文字,像刚才我们看到的“木” 和“川”。

3、汉字神奇的地方不仅如此,再来看老师在木字上添加,书写出“桑”,看到这个字,想起了上期我们学过的一首《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书写“天”和“虫”,看这两个字能组合成什么字——蚕,为什么会用这两个字组成小小的“蚕”字呢?(大胆联想,结合蚕的神奇。)

4、继续添加书写“木—— 村”,看到这个“村”你想到了哪些词?(尽可能的组词,培养组词能力)

引入: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来自乡村的诗人,他生于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他一生不曾做官,他把他所有的精力都用于他所喜爱的诗歌创作,是一位真正的布衣诗人。他用他的诗歌描绘着建乡那别致的水乡景色。每当人们提到他,就马上就会想到这首诗。出示古诗(教师范读)

二、趣味练读。

1、首先自己读一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完之后用你的行动告诉我)

2、同学们这首诗变成我们琅琅上口的童谣吧!(小手准备起来)

3、当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来让我们也踏起来吧,踏出诗的节奏。

(练读中让学生基本达到会背)

三、品悟诗情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把诗读成琅琅上口的童谣,踏出诗的节奏,好药会从诗中读出画儿来,从画儿中体会诗的意蕴。

1、出示“绿遍山原”,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儿呢?

山岭和原野都绿了。(具体一些,想象的再丰富一些)

山陵是绿色的,原野是绿色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绿的世界。

你想起了哪些词:草木茂盛、郁郁葱葱

2、出示“白满川”

你从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可以先结合注释理解)

江南有水乡之称,河流弯弯从稻田流过,从小村庄里流过,此时,天色和水色相互辉映,河面上一片亮白。(通过想象和观赏来帮助学生理解)

水面图1:波光粼粼

水面图2:白茫茫,雾气弥漫

3、同学们已经从诗中看出了画儿来了,出示图3,把你的诗送进这个画面中去吧!

绿遍山野绿满川(读出味儿道来)

4、你觉得在这一句诗中诗人的哪个字用得最好,先自己品一品,然后用笔画出来,给大家谈谈你的感受。(品字词,培养语感)

重点“绿 白” “遍 满”

5、听:那空中传来什么啼叫的声音,你从诗人的诗中听到了什么?(子规声声)

6、可是子规声声唤来了这诗中的雨,诗人说的这是什么样的雨呢?如烟的雨,还可以说成什么?(蒙蒙细雨、烟雨蒙蒙、缥缈、如轻纱,似薄雾。)

7、读出你的这种感受来吧!“子规声里雨如烟”。两句练读:

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读的真美呀,我们此时已经仿佛跟随着诗人进入了那烟雨蒙蒙、如诗如画、清新质朴的江南水乡。来,给我们的这幅画儿起个名字吧,补充:乡间四月 图

8、在诗人的眼里,不仅仅只有美丽的自然景色,在我们这迷人的田园风光中,作者还看到了一种更亲切的画面,那是谁?(家乡的人们)他们在做什么呢?从后句诗中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人们的忙碌、繁忙)

9、你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呢?“才……有……”“闲人少”试读感悟人们的繁忙,紧张。

10、回到题目总结:乡村四月美景图

这首诗不仅为我们描写了田园风光的美,而且也通过诗人赞美了勤劳的人们。

出示画面,同学们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些诗人的乡村四月美景图吧。读整首诗,音乐开始了。吟诵。

四、延伸

1、江南乡村生活令我们充满无限的遐想,让我们带上自己想象的翅膀,再去感受乡村生活的另一个画面吧!

出示: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引导想象画面:在小草发芽、生长、,黄莺飞舞的春天里,那拂堤上的杨柳刚刚透出黄嫩的枝芽儿,顽皮的孩子们呀,正在趁着春风放飞一只又一只五彩的风筝。

同样有美景呀,小草、黄莺、杨柳。

同样的人呀,是那些顽皮、可爱、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读一读(让我们吟诵出这首诗吧)

2、原来,我们眼中的乡村生活便是一首首令人回味的诗,一副美妙的画儿,那画中的一草一木,那画中熟悉的人既让我们感到亲切,又让我们留恋。

可曾发现我们的生活中有诗的影子,看(出示画面),那诗歌就在它顽强而又柔嫩的细芽之中。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看,那诗的身影可在风中摇摆,飞上了柳梢。

《垂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板书设计:

乡村四月 美景 图

宋:翁卷

景美 葱葱 粼粼 声声 蒙蒙

人美

乡村四月教学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规、插”等字词。有感情地朗诵、背诵、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在讨论、朗读、交流中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在诵读中体会劳动的快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

教学方法:以读为本,读议结合、小组合作、适时点拨。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生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田园,现代都市人所向往的地方:那里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那里有炊烟袅袅、诗情画意。“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乡村孩子在田野里尽情奔跑、玩耍的写照!“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是乡村独特的风景。多少诗人用情浓意切的诗笔写下了一首首赞美农村景色的诗篇。宋代翁卷.就是其中一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首古诗,跟随诗人到乡村去走一走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回忆古诗的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作者简介:教参28页。

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想知道什么?(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三月,春天将结束,四月,夏天刚来到,称初夏)

引导学生看23页四幅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诗人用一首什么样的诗来描绘这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的呢?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提出不懂的问题。

认读生字。

3、针对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绿遍山原: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苗,满眼皆是绿色。

看图,全是绿的吗?河流,稻田里的水泛着白光,(白满川)读到这你有什么感受?

总结:这是一幅多美的画哇,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吗?真的是满目是绿啊!稻田里的水在阳光的映射下,泛着白光,波光粼粼,这就是“绿遍山原白满川”。

读一读。扮演诗人吟诵。

作者还看到了什么?看第二幅图(雨如烟)

这雨如烟,是怎样的雨?(蒙蒙细雨)除了像烟,还像什么?(像纱、像一层薄薄的雾)

对啊,同学们,你们看,把这山原笼罩的,不是烟,不是雾,是那春雨啊,飞烟卷雾弄清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写的就是这春雨啊!

雨是如烟的,应该读得轻些。

最妙的是在这如画般的景色中,还听到了……(杜鹃的叫声)

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如画的美景勾勒出来了。让我们用美的声音把这种美读出来吧!

在这诗一般的画卷里,农民又在干什么呢?请你再赶快读读看。(采桑养蚕,插秧种田)

“了”是什么意思?是忙完了采桑才去种田吗?是仅仅就做这两件事吗?是哪些词告诉你们的?

想象他们在忙些什么。(在黑板的一边写下学生提及的农活,如忙喂鸡、忙放牛、忙犁田、翻土、种树……)他们虽然忙碌,心却是快乐的。读出快乐。

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痛痛快快地写忙人多得了,却要写闲人少呢?

(诗人用三个字就给人丰富的想象,婉转含蓄,化繁为简,哪个更妙?这就是诗的魅力啊!)

刚才我们说前两句诗写得很美,现在我觉得学完三四句,这首诗更美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诗一般的画卷和人们劳动的欢乐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使得乡村的四月变得更美了。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想象意境,体会情感。

请一名学生读诗,想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其他同学闭眼倾听,在倾听中想象你看到的景象。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在这样的景象中,你有什么感受?

(德育渗透: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快乐的)

让我们再一次在朗读中体会乡村的美丽,感受劳动的快乐。

四、课堂小结,总结写法。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2、给你感受最深是哪句诗?能用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吗?

3、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写人以闲少做反衬,突出农民的辛劳与繁忙)

五、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

二、识记生字。看看已经记住了哪些字,还没有记住了字,自己想想用什么办法可以记住它?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桌合作,也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三、指导书写。

注意插的笔顺。

四、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描写田园生活的诗。

游山西村(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

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无路可行的时候,

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乡村四月教学课件(篇3)

【教材分析】

《乡村四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的《古诗词三首》的一首古诗。诗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末初夏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借助注释了解诗意的能力,而且本班学生在《70首必背古诗》阅读中已会背诵,但只是流于字面的背诵。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的深度,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

【设计理念】

1、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学文,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巩固、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3、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引领学生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蚕桑”,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强化学法,自学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热身】

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文化璀璨的明珠。自古以来,优美的诗作浩如烟海,相信你们平时积累不少古诗。能背背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吗?

[设计意图:在悦耳的古筝声中,让学生走进诗的国度,感受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为走进文本,走进江南乡村春末初夏时节之景,做好情感的铺垫。]

【教学过程】

一、意象铺展,切入正题

走进田园,就像走进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我们欣赏到:那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那异国风情的《牧场之国》,相信这些现代美文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古代的乡村又是怎样的?

1、我们跟随着宋代诗人翁卷一起领略江南的乡村四月。(板书“乡村四月”)齐读课题

2、四月是什么季节?那,你心中的“乡村四月”是怎样的?

那是“小桥流水人家”,那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带着乡村的美、四月的美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导入环节从单元主题出发,回想现代文描绘的乡村,让学生抒发对乡村已有的感受,拉近了文本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学得自然,学得轻松,更为用古诗形式感受乡村的美作铺垫。]

二、 通读全诗,感受诗的节奏美

1、(出示全诗)谁来说说以前学古诗的方法?

2、请自由读古诗,读上四遍。读前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两遍,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读得有节奏、有板有眼。明白吗?

3、谁想读?读准没有?

4、检查生字“蚕”“桑”

5、(配乐)读出诗的节奏。(方法:多诵读)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对字词的学习应贯穿小学语文学习的始末,而且四年级学生应逐步培养自能识字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的语言美。

过渡:在你们有滋有味的朗读声中,诗歌醉人的韵律已经缓缓流出。

1、读了这么多次能结合注释说出诗意思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

2、汇报:(点拨一二句写:景;三四句写:人)

3、这诗意明白了吗?赶紧带着自己的理解,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组内说说,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借助注释,通过交流增进对古诗的理解和整体感悟。]

四、品味诗句,感悟诗的意境美

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如画的乡村四月,一定吸引了你的视线,留住了你的脚步。我们就开个诗画品读会吧!

(一)品味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一、二句)

1、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画面?(板书: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2、指导品读:遍、满(方法:抓诗眼)

3、除了山陵原野是绿的,还有什么是绿的?(方法:想画面)

4、这画面让我想起哪些诗句?(联系有关的诗句)

5、这是绝妙山水画!我们以读代品吧!

6、镜头再转换,你还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子规”是怎样啼叫的?

7、这“雨如烟”什么感觉?看图片

1)把这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读出来。

2)这雨让你又想起了哪些诗句?

8、一动一静的杜鹃烟雨图已呈现我们面前了!读出动静的美感

9、此时此景,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让我们一起吟诵这两句诗吧。

10、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凭着多诵读、看注释、抓诗眼、(调动视觉、听觉,联系诗句)想画面的法宝就走进青山绿水、杜鹃烟雨图。

[设计意图:对古诗教学而言,“披文入情”必须创设情境,以“意象”为中介想象意境。本教学环节把“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巧妙串联,变抽象为具象,使一幅完美的图画呈现眼前,学法的指导也在不经意中得以强化。另外,课堂有意识地想象补白,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发散性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二)学习第三、四句(课件出示三四句)

过渡: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又怎样呢?

1、诗人们,请选用一样或几样法宝,品其中的诗与画。先小组内切磋切磋。

2、汇报。

3、小结:农家生活,人人都有事做,个个都勤劳。(板书:人勤)

但,想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人们怎会不开心?你读;

想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人们怎会不高兴?你读;

想到那将是沉甸甸的收获,人们怎会不兴奋?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强调能力的迁移,体现“扶到放”的过程,使学法不断的巩固强化,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阅读古诗的能力;也体会到诗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五、理解诗人,回归整体,感悟诗情之美。

1、是啊,这乡村四月既是绝美的山水画,又是勤劳的农忙图!在诗人的笔下,乡村四月变得妙不可言。可见,诗人翁卷是一个怎样的人?

2、(配乐)那能把诗印在心间吗?

3、还能把诗留在笔尖吗?请默写。

[设计意图: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才能与他们产生共鸣,想他们所想,感他们所感,读出诗境美、诗情美。熟读成诵,落实默写,体现扎实有效的教学。]

六、拓展延伸,诗心画意满心间。

(一)古今对照

1、请拿出练习纸。(播放课件音乐)此时,你走在乡间小路上,这如画的四月,你会听到了……想到了……请把你感受到的,用现代文写下来。

出示:走在乡间小路上,-----------------------------

2、汇报。

[设计意图:音乐的熏染,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这一环节的拓展,对学生进一步感受乡村的景美人勤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古今表达的对照,再次使学生享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实现语文学科本位的回归。]

(二)课外拓展

1、(课件出示)古往今来,“田园”是诗人们的宠儿,老师想到了许多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陶渊明等。他们留下不少珍贵的诗篇。走进去读读、体会体会吧!

课件: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2、读了这些田园诗句,老师把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

课件出示:巍巍青山、暧暧村落,乡村是恬静的;啾啾鸟鸣、声声犬吠,乡村是灵动的;

袅袅炊烟、霏霏细雨,乡村是朦胧的;唰唰采桑、簌簌蚕食,乡村是忙碌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强调课外知识的拓展与能力的迁移,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3、作业:

1) 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2)把这首诗描绘的情境写成一段话; 3)收集并阅读更多有关“乡村、田园风光”的古诗,如《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等。 根据兴趣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这节课我们走进诗的国度,感受到诗的魅力,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情趣!愿大家今后的生活诗情画意!

[设计意图:个性化作业,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

板书设计: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原 白川 景美

子规 烟雨

闲人少 人勤

才……又

乡村四月教学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蚕”、“桑”两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读出诗的韵味。

3、引导学生抓住“绿遍”、“白满”、“才…又”等词语展开想象,体会江南乡村景色的优美以及人们的勤劳,激发学生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4、结合诗文及相关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田园诗的特点,感受田园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区,吸引着国内外的游人。你能说出几处风景名胜吗?你们说的……都是江南的景色。江南景色如画,使人过目难忘,历来就是诗词文人集聚之地。白居易去过江南,他在《忆江南》中就曾经写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的乡村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2、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说说江南乡村的风光及自己的感受。看到这样的风光你想说点什么?

3、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宋代诗人翁卷走进江南的乡村四月(板书课题,指读)。

二、初读正音,读出诗的节奏。

1、请大家自由读这首诗,要读得字正腔圆。(学生自由读)。

2、这首诗中有两个生字(课件出示“蚕桑”,指读,简单释义《结合“插田》“摘桑养蚕”)。还有一个多音字“了”(出示“了”),大家觉得该怎么读?为什么?(学生读,教师从结合字义选择字音角度对学生评价,如:你能根据意思选择正确的读音,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3、练读诗文。

指几名学生读诗文,教师相机评价(如反面评价:你读得很流利,就是缺少点诗的味道,想想,读诗该怎么读?

三、结合注释读诗文,了解大意。

1、过渡:读诗还要解意。请大家结合课后注释互相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如果哪个词语不理解,哪个句子说不好,可以举手找老师帮忙,老师很愿意为大家服务。

2、学生同桌互说诗意,教师巡视指导。

3、指生说说诗文大意。

4、指生说说诗中描绘的景物,教师板书(山原、川、子规、雨、人)

四、抓重点词语,领悟诗境,体会乡村的景美,人勤。

(一)设疑: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大家边读诗边展开想象:你现在就来到了江南的乡村,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乡村四月?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二)学生自由读诗文,标出词语,说体会。

(三)师生交流。

1、引导学生抓住“绿遍”体会景色的美。

(1)首先引导学生说出对乡村四月的整体感受——美,然后引导:“你就抓住一个你觉得最美的词说一说。”若学生只说出词语,则进一步引导:“绿遍是个什么样?具体说一说。”可用“像——”或“让我觉得——”把感受说具体。评价可以用“你的比方多准确而富有诗意呀!你也快成了小诗人了!”(指两名学生说,在学生能够充分表达后板书“绿遍”)。

(2)补充诗句,感受“绿”的不同韵味。

过渡:多么生机勃勃的绿呀!唐朝大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中也写到了这富有生机的绿(课件出示《咏柳》生读),大家看贺知章笔下的绿和翁卷笔下的绿一样吗?(引导学生从绘画的角度比较二人的不同:一个是工笔细描,一个是挥笔涂染。若学生说不出,教师可适当简笔画)

(3)引导学生读美。(课件出示第一行诗句)导语:“把你的这种感受带到诗句里读出来吧。”(引导学生读出韵味。可用“你让我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绿”,“你让我看到了青翠欲滴的绿”或“你读得还没有‘绿遍’”评价。)

2、与“绿遍”相对应的词语是哪一个?指出这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依法引导学生体会“白满”并板书(此环节以学生读、谈为主,简略处理)。

3、引导学生体会“雨如烟”。

(1)首先引导学生说出对乡村四月的整体感受——美,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如烟”说说感受。可用“像轻纱、像薄雾、像细丝”把感受说具体。(指一名学生说,在学生能够充分表达后板书“如烟”)。

(2)扩展想象:闭上眼睛,张开双手,如烟的细雨飘到了你的脸上,落到了你的手心里,什么感觉?闻一闻,随着如烟的雨飘来了——?(若学生自己说的具体,此环节可省略)

(3)依法引导学生读美第二行诗句,读出轻柔舒缓的感觉(课件出示,齐读)。

(4)补充诗句,进一步感受“细雨如烟”的美。

导语:不只是翁卷,好多诗人都写到了这如烟的雨。大家看:杜甫写到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韩愈写到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苏轼也写到了:“水光潋(liàn)滟(yàn)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课件逐句出示,指导学生朗读)

(注:以上三个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顺序调换。当完成一个环节后,教师引导:“我还不能确信,谁还从别的词语中读出了乡村的美?”

4、过渡:除了美,你还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抓住“才…又”体会人们的勤劳并板书)5、这勤劳的人们难道不是乡村的一景吗?(板书:乡村美景)就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这乡村的美景吧。(配乐读最多两遍第二遍可以背)

6、小结:(是啊,江南的乡村四月,山川秀美,细雨如烟。这迷人的景色不仅吸引了我们,更吸引了诗人翁卷。)

五、出示作者,补充诗文,初步领悟田园文化。

1、交流作者资料。

(2)出示资料:“翁卷,字读古,一字灵舒。浙江柳市人。是南宋时期非常有才华的诗人,以善写田园诗著名,布衣终身。”引导学生质疑:“有才华为什么还布衣终身?”教师引导:大家能不能从这首《乡村四月》中找到一些答案呢?(引导学生从板书中找到:对乡村美景和人民的爱可能是其布衣终身的原因之一《强调》)

2、过渡:不只是翁卷,还有许多的文人墨客被这优美淳朴的乡村田园生活所吸引,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课件出示王维《山居秋瞑》、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指读)

3、总结:一首首寄托着田园情思的诗歌已经融入到了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板书“田园文化”)。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我们会继续徜徉在“田园诗”的涓涓细流之中,继续感受我们灿烂的千年文明!

乡村四月教学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蚕”字,会写“蚕”“桑”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古诗,并能准确无误地默写。

3、理解诗意,想象画画,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老师非常喜欢。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早在唐代就出现过像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才华横溢,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诗篇。今天,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古诗的魅力,来学一首新诗。(板书:乡村四月)

二、弄懂诗题。

1、看到诗题你知道了什么?(生: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的古诗。)

2、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初夏田园生活的古诗,它的作者是翁卷。(师书翁卷)

三、知晓作者。

1、有谁了解翁卷?抽名学生介绍:(生:南宋诗人。)

2、师补充:翁卷,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他很有才华,与赵师秀、徐熙、徐玑合称 “永嘉四灵”。一生不曾做官,他特别喜欢田园生活,尤其擅长作田园诗。

四、整体感知。

1、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足迹一起走进乡村四月,去感受乡村初夏的气息吧。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要把字读准,把句读顺。

2、出示多音字。

1iǎo(一目了然、了解)

了 liào (同“瞭” 望)

1e(吃了,买了,走了,算了)

3、教师范读(播放录音)

4、生自由读(读三遍)

5、指名读。

6、学生齐读。

五、知诗情,悟情意。

1、大家刚才读的非常有味道,下面我们就来理解古诗的意思,先学头两句(生齐读这两句)

①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如:好像。

诗意: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满是绿色。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板书:景美)

2、是啊,这哪里是乡村,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一定无比的幸福,那么,此时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生齐读后两句)

②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才:刚刚 了: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诗意: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都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刚忙完了采桑养蚕,又开始插秧种田了。(板书:人勤)

3、诗的前两句写的是什么景色?(生:前两句写农村初夏的景色)。

4、诗的后两句写的是什么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生:后两句写农人的忙碌景象,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勤劳,他们不误农时,辛勤劳作,值得赞扬)。

5、《乡村四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板书:赞美)

六、感情升华。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知道大家对古诗内容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被美若仙境的田园风光所陶醉,更为这里勤劳忙碌的人们而心生敬佩,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种陶醉和敬佩之情再读古诗,谁愿意到前面来读读?(先请男、女生各一个上台诵读,然后全班齐读)。

2、能背下来吗?(生自由背诵古诗,然后全班齐背)

3、默写这首古诗(先请男女生各一个上台默写,然后全班默写)

七、拓展阅读。

1、其实,像这样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我们曾经也学过一些,比如说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暝》还记得吗?像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等等,他们都很热爱田园生活,也写了一些田园诗,课后我们可以找出来读一读,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八、作业:

画出前两句诗所描写的景象。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板书:

景美

乡村四月 赞美

人勤

教学反思:

在教学《乡村四月》之后,我发现无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在课堂把握与生成方面都存在许许多多需要学习的空间。由于自己本身基础不好,经验不足,所以在课堂上碰到了许多的问题与障碍。

首先,在初读部分我做得还不是很到位。我在初读中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朗读。第一个层次是希望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次的朗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由读能够读懂一些字词的意思。而第三次的朗读,则是希望学生能够读出一点节奏和韵味来,把握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在教学过程中,我第一个层次的朗读掌握的还可以。但在第二个层次上的目标实现得还不是很好。自身对于课堂也还很陌生,所以在引导学生读懂字词方面还不是很全面,比如说:“山原”这个古今用法不是很相同的也没有引导学生去了解。“白满川”、“雨如烟”等也没有很好地让全体学生一起去理解。我觉得有的老师说的很好,这里如果再加个环节,让学生联系注释话讲讲这几句的意思,可能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会更深入一点,这样也为后面情感的挥发做下了铺垫。在学生讲了诗句的意思之后,再让学生概括地讲讲,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最后再精练到课文中的诗句,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古诗的精练了。

其次,在后面的引导学生感悟“绿”这个环节时我也把握不好。此时,我让学生对“绿”展开想象:通过这个绿字,你仿佛看到什么绿了呢?但是,在课堂实施的时候,由于我在引导学生说话方面的能力的欠缺,学生想象得不够深入。此时,如果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想开去,比如说:竹子绿了、稻田绿了……那学生对意境的想象就达到了,对诗歌的理解也深刻了。在学生能够透过文字想象出一幅幅画面之后,我就指导学生朗读全诗,打算让学生从画面回归到文本。但是,经过老师的指点,我发现如果在将文字分割成画面之后还需要一个画面的整合才行,才能真正达到在学生脑中留下一个富有意境的画面,否则在学生脑中之后一个个想象的片段,那也是不能达到意境美的境界的。

第三,关于在最后一句中的关键:……才……又…… 从这个关联词中最能感受到人们忙碌。我想这里应该也是个可以抓的切入点。这里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由这个关联词所体现出的情感温度,突出人们的忙碌。经过有些老师指点,这里可以对“蚕桑”和“插田”这两个农村特有的生活场景都是可以进行展开的部分。由于这两个生活场景对学生来说较为熟悉,可以让学生对文本产生亲近的感觉,同时还可以告诉学生一些他们平时不是很了解的农业生产规律。

第四,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我没有考虑到要适时地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某些特点。比如:押韵、诗人的写法、句式等等,当然只要渗透就够了。而我只知道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诗歌是琅琅上口的,但在诗歌的其他特征方面却没有提点到。

人是要不断学习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要着重在自己欠缺的方面多下苦功了。

本文来源://www.xmw98.com/x/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