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网 >地图 >教学资源 >

过秦论高二下语文教案

过秦论高二下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30 作者:小麦网

相关推荐

过秦论高二下语文教案3篇。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制定好教案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反映,怎样的教案才算好的课件?就“过秦论高二下语文教案”这个话题栏目小编想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您对某个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过秦论高二下语文教案 篇1

《过秦论》是由西汉初年著名文学家贾谊所著的史论散文,创作于汉文帝时期,是中国儒家治国理政思想集大成之代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过秦论粤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过秦论》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武林兴衰: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识辨武林秘器:文言文主要词法和句法。

3.总结武林经验: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学武指津:

读。本文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先后的,很具有“汉赋”的特点,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初读时不要中断,不要旁及其余,以形成整体感。

理。在读的基础上划分结构,理出头绪。用列表的方法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

如:(1)孝公:崛起

(2)“五王”:强大 兴(攻)

(3)始皇:统一

(4)二世:灭亡 亡(守)

(5)亡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析。即是对内部层次的理解。

第一段,要抓住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施政方针三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段,要注意领会作者极写诸侯约从反秦的强大阵容和不可抗衡的声势的意图(用以反衬秦之强大,为下段写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蓄势);

第三段,分析秦创建大帝国之后怎样转入守势,从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

第四段,要明确作者写陈涉亡秦而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的用意(秦民心丧尽,自取其祸);

第五段,分析内部层次以及与全篇的关系(①从不同的角度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进行对比,提出问题。②归纳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在第二层次中,均有与上文相照应的句子:前4句照应一、二段,中间5句照应三、四段,最后照应“成败异变”二句,顺势回答了第一层留待解决的问题)。

诵。即是深入领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骤。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语气。

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

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

深责时,要义正词严;

惋惜处,要让人警醒。

本文虽为史论,但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诵读时要细加品味。

教学过程:

第一部:一个武林高手的成长史

一、开堂说书:

“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武林盟主秦始王刚做着千秋万代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弊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

“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说史析文:

1.“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些武林高手?在地理分布上和国力上有什么特色?(备地理分布图)

战国七雄:

齐、楚、燕、赵、韩、魏、秦、(宋、卫、中山)

群雄分布图:

除秦外,其它各国在东部呈纵向排列,秦在西部与各国呈“扇”形之势。

高手特点:

武林小地主——楚,版图最大(辖两湖一带,望不尽湖光山色、鱼米洞庭!)

武林财神爷——齐,货殖最富(抢占有利地形——今山东半岛一带,一边条条大路通四方,一边靠海吃海,钱财滚滚而来!)

武林硬汉——秦,兵力最强(一路打将过来,在战斗中成长!)

2.什么叫“连横”和“合纵”?秦国是怎么做的?

秦国之所以能成为强国,得益于“精修内功,强攻外敌”。内外兼修,才能成为天下第一的武林高手!

城堡: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占据有利地形,严加把守,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修练内功:

商鞅变法(政策要好)、务耕织(饭要吃饱、衣要穿暖,才能有强壮的士兵)、修守战之具(兵器要利害,磨刀不误砍柴功)

修练外功:

连横(杀人不见血)

(1)连横的实质——秦国的“反间计”(不唯强攻,要用智取!新的外交政策诞生新职业——“纵横家)

从地理位置上解释,引入屈原放逐投江的故事(历史的悲剧)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诸侯相斗!

连衡的结果: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南取汉中,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会盟”达成的协议——合纵

(2)合纵的产生——梦醒时分(九国:我们上当了!)

连衡的结果就是产生合纵原因: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南取汉中,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合纵!

合纵部队:

“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众”

合纵选才: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合纵分工:人才济济,训练有素

春秋四君子:“魏有信陵、楚有春申、赵有平原、齐有孟尝”

谋士(门客制度):“有……为之谋”

外交:“有……通其意”

统帅:“有……制其兵”

(3)兵临城下,秦国的策略是——开关延敌(来呀,来呀,我索性打开城门,看你敢进不敢进?诸葛亮“空城计”不是没来由的)

九国之师:

“逡巡不敢进”(这秦国,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么多国家的部队,干吗要我打头阵?最好现成捡个便宜——且等待,且观看)

秦国: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九国之师坐失良机,一发呆酿成千古恨!)

合纵的结果:

“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略秦”(奴才相:不是我要来打的,我和你多好啊,怎么会来打你呢?送你百城,饶我一命,至少保我个全尸吧!)

秦国:

痛打落水狗!(杀杀杀——“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马到成功!(且看我——“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一代武林盟主就要诞生!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马上就要横空出世!

《过秦论》词语解释

语句特点资料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这句的结构是“有……之意,……之心”,形成一个整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三个并列短语联合做“意”的定语。全句气势贯畅而有变,显示秦之雄心。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此收要害之郡。

前两句为对偶,后两句为对偶,全句显示秦一统天下的壮举。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首句“当此之时”标出时限,继之以四个主谓结构句式排比,极力显示出“合从缔交”范围之广,从而衬托秦的兴盛。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三个联合结构为排比,显示“四君”的气质从而衬托秦的兴盛。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景、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仍以“有”字领起,形成一长串以人名组成的长句,长句分三层,意为:“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极力显示“六国”之优势,终于败亡于秦,从而反衬秦之盛强。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四字短句,节奏急促,显示“六国”颓败之势。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由动宾结构组成联合结构,再扩组成排比句式,气势畅达,极力显示“始皇”的事迹,最后以四字结构“威振四海”结句,显示其功绩。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全句由三个分句构成,陈述秦之暴虐。第一分句中的两句对偶后以“以愚黔首”作结;第二分句中三字结构构成对偶;第三分句中,句式松散,却用“以弱天下之民”作结句,并与第一分句的结句遥相对应。全句整齐而有变化。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拄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全句由四个分句构成,每一分句由“……非……也”否定句式构成,极力陈述“陈涉”之平凡,然而却使“强秦”灭亡,从而引出篇末题旨。

词语解释资料

秦孝公据肴函——秦孝公:献公子,名渠梁。他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富强。肴:一作“崤”,山名,亦名肴谷,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函谷关东。函: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雍州——古九州之一,包括今陕西省北部及甘肃省西北部与青海额济纳一带之地。

窥周室——窥:一作“闕”,窥伺,窥探。周室:指周王朝。句意谓企图篡取周王朝的政权。

席卷——象卷席一样包括无余。这里借喻吞并。

包举——包裹(收拾)起来,意即全部占有,也是吞并的意思。

囊括四海——囊括:即包罗。刘良注:“括,盛也,犹囊盛而结之。”(见六臣注《文选》)也等于说吞并。四海:指全国各处。古谓中国四境皆有海环绕。

八荒——《汉书陈胜项籍传赞》颜师古注:“八荒,八方荒忽极远之地也。”

商君——战国时卫国的庶出公子,名鞅,也称卫鞅。因为仕秦而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

连衡——一作“连横”,是战国时使山东的一些国家放弃合纵而事奉秦国的一种政策。

“拱手”句——拱手:两手相合,不必费力。比喻容易取得的意思。西河之外:指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史记商君列传》载,秦孝公二十二年,使卫鞅伐魏,尽破之,魏惠王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求和”。

惠文武昭——惠文:秦惠文王,孝公的儿子,名驷。武:秦武王,惠文王的儿子,名荡。昭:秦昭襄王,武王异母弟,名则,一名稷。

“蒙故业”二句——蒙:承受。因:依照。这两句是说,承受秦孝公的旧事业,依照他留下的政策办事。

南取汉中——汉中:想当现在陕西省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的地方。取汉中事,见《谏逐客书》注[8]。

西举巴蜀——巴蜀:两个古国名。

“东割”二句——膏腴:肥沃。要害:这里指山川险阻。

弱——用如动词,作“削弱”讲。

饶——富。

致——招致。

合从——一作“合纵”,战国时,六国从南到北连合起来,缔结盟约,与秦对抗的一种政策。

“齐有”四句——孟尝:即孟尝君田文。平原:即平原君赵胜。春申:即春申君黄歇。信陵:即信陵君魏无忌。

约从离横——建立合纵,拆散连横。

“兼韩”句——韩、魏、燕、赵及楚、齐,时为东方六大国。宋、卫、中山是存于大国间的小国。

“有宁越”句——宁越:赵人。徐尚:宋人。苏秦:周人。杜赫:周人。属:类,一流。下文“徒”、“伦”,义同此。

“齐明”句——齐明:周臣。周最:周君之子。陈轸:楚人。召滑:召,音shào,一作“昭”,楚臣。楼缓:魏相。翟景:魏人。苏厉:苏秦弟。乐毅:燕人。通:沟通。意:意图。

“吴起”句——吴起:魏将。孙膑:齐将。带佗:楚将。儿良:儿,同“倪”,越将。王廖、田忌:齐将。廉颇、赵奢:赵将。制:管理。兵:军事。

叩关——叩:指攻打。关:指函谷关。

“秦人开关”三句——延敌:引进敌人。九国:指上述韩、魏、燕、赵、楚、齐、宋、卫、中山等国。《史记楚世家》:“怀王十一年,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兵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

“秦无”句——亡、遗:皆作“丢失”讲。镞:音cù,箭头。句意谓秦人并未损失一箭。

追亡逐北——亡:逃亡。北:同“背”;逐北:从败者背后追赶。句意谓追赶战败逃走的敌人。

橹——大盾牌。

因利乘便——乘着有利的形势。

“延及”——延:音yì,延续。孝文王:秦昭襄王的儿子,名柱。庄襄王:秦孝文王的儿子,名楚。

享国之日浅——享:享有。浅:指时间短暂。据《史记秦本纪》载,孝文王即位后三日而死;庄襄王在位三年即亡。

始皇——秦庄襄王的儿子,名政。

奋六世之余烈——奋:振发。一本作“续”。六世: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六代。烈:功绩,功业。

振长策而御宇内——振:挥动。策:马鞭。御:驾御,这里比喻统治天下。

吞二周——二周:指西周和东周。周王朝在周赧王时,分为东西二周,西周都于洛(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周都于巩(今河南省巩县)。西周灭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东周灭于庄襄王元年(前249)。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践。至尊:指天子之位。履至尊:即登上帝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以统一之业成,更号为皇帝。制:控制。六合:上下四方,即指天下。

执敲扑以鞭笞天下——敲、扑:都指杖。李善注:“臣瓒以为短曰敲,长曰扑。”笞:音chī,竹板。鞭、笞:都是刑具,这里都用如动词,是鞭打的意思。

百越——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一作“百粤”。

桂林象郡——二郡均为秦置。桂林郡:当今广西僮族自治区的一部分。象郡:当今广东西南部与广西僮族自治区南部及西部等地区。

俛首系颈——俛:同“俯”;俛首:低头。系颈:用绳系在脖子上,表示屈服。

委命下吏——委:付与。命:性命。下吏:属吏。又指狱官。吕向注:“言任性命于狱官也。”(见六臣注《文选》)

“乃使蒙恬”三句——蒙恬:秦始皇的将领,二世时赐死藩篱:篱笆。此喻国家的屏障,即指长城。却:击退。

南下而牧马——指匈奴南来侵扰秦朝。

士——指东方六国之人。

燔百家之言——燔:音fān,焚烧。百家之言:诸子百家的著述

黔首——指百姓。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秦称黔首,如同周称“黎民”。

隳(音huī)——毁坏。

兵——此指兵器。

咸阳——秦都城,故城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城东。

“销锋鍉”二句——销:熔化。锋:兵器尖端。鍉:音dì,一作“镝”,箭头。锋鍉:这里代指兵器。金人:金属铸造的人像。《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錿(乐器),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廷中。”

践:登。此作“据”讲。华:指华山。因:依。河:指黄河。池:护城河。这两句是说,然后据华山为城郭,依黄河为护城河。

不测——指深不可测。

信臣——可靠的将官。

谁何——李善注:“问之也。”即盘问的意思。意谓盘查过往行人。一说,作“谁敢问”讲。(见六臣注《文选》张铣注)

关中——秦以函谷关为门户,关中即指秦雍州地。

金城——比喻城郭的坚固。金:金属。

“子孙”句——《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究。”“也”字原无,据五臣本补。

殊俗——不同的风俗。此指远方的部族。

“然而”句——陈涉:又名陈胜,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事见《史记陈涉世家》、《汉书陈胜列传》。牖:窗户;枢:门轴。甕牖绳枢:以破甕为窗户,或云窗陋如甕口,以绳索拴门枢。因以形容居住的简陋。比喻陈涉出身微贱。

氓隶——当时对农民和奴隶的贱称。

迁徙之徒——指被谪罚而服劳役的人。此指陈涉被征发去戍守渔阳而言。

中人——指平常的人。

陶朱猗顿——陶朱: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范蠡晚年曾在陶山经商,号称陶朱公。(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猗顿:鲁人,范蠡教以畜牧,他就到猗氏(山西省临猗南)大畜牛羊,十年为巨富。(见《史记货殖列传》集解)

蹑足行伍之间——蹑:踏;蹑足:这里如同说“插脚”。行伍:此指戍兵队伍。

倔起阡陌之中——倔起:自下而起。阡陌:田间小路。此指田野。

罢散——疲劳乏力。罢:音pí,同“疲”。散:一作“弊”,困顿。

揭——高举。

云集响应——云集:如云之集合,形容众多。响应:如响之应声,形容快速。

赢粮而景从——赢:担负。景:同“影”;景从:如影之随形,比喻归附的人紧紧追随(陈涉)。

山东——指函谷关、崤山之东。

自若——依然如故,没有变化。

锄耰棘矜——耰音:yóu,锄柄;锄耰:即指锄。棘:棘木;矜:杖。棘矜:即“伐棘以为杖”。(见王念孙《读书杂志》)一说,棘:同“戟”。(李善注)

“非铦”句——铦:音xiān,锋利。钩戟:带钩的戟。铩:音shài,长矛。

谪戍之众——被谪发往戍所的人们。

抗——高,强。

度长契大——度:用作动词,度量物之长短。契:音xié,动词,计量物之粗细,引申为衡量,比较。

致万乘之势——致:得到。万乘: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辆。后因以“万乘”代指帝位。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统治。八州:古时分天下为九州,此即指秦所据

雍州之外的八州,即六国之地。朝同列:使原来同等的六国之君来朝。

七庙——祖先七代的庙。古宗法制度,天子祀七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隳,毁坏。

身死人手——指秦王子婴为项羽所杀。

《过秦论》译注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卹。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提示:本篇首先对秦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和统一后的政治形势作了热情讴歌和肯定,认为这本是“专威定功”的好机会;但是由于秦始皇废王道而行暴政,先诈力而后仁义;秦后世不改弦更张,反变本加厉,终于身死人手,以至最后亡国。从本篇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贾谊为秦后世设想的一些政治措施,如“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轻赋少事”“约法省刑”等等,较具体地反映了贾谊行仁政的主张。

过秦论(下)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脩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闭,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难。于是山东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其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见于此矣。

子婴立,遂不悟。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虽小邑,伐并大城,得阨塞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民未附,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必退师。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王霸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提示:本篇进一步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指出:由于秦始皇、秦二世、子婴三主失道,繁法严刑,天下人敢怒而不敢言,内无辅,外无亲,很快便断送了江山;并且将秦王朝的政策与先王的政策加以比较,劝谏西汉统治者必须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以求长治久安。本篇结尾一段,也可作为《过秦论》(上)的结尾,写作目的非常明确,从中不难看出贾谊一片赤诚的爱国之情。

过秦论高二下语文教案 篇2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过秦论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过秦论》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了解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2.学习文言文中句子省略成分、词性转变、一词多义的知识;

3.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领会作者从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及写作意图。

2.难点:本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和省略、活用、一词多义等。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18岁时,因擅长写文章和精通诸子百家、诗经,为当地人所称道。20多岁时,受廷尉吴公推荐,历任博士(皇帝在学术上的咨询官)、太中大夫(掌议论之官)、太傅(辅佐侯王的官)等职。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针对西汉初期政治经济的流弊,多次上疏议政,出谋划策,他的政治主张,对巩固西汉政权、发展经济起有积极作用。他作梁怀王刘楫( 汉文帝的儿子)的太傅,梁怀王入朝不慎堕马而死,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 亦死”,时年33岁。

代表作:政论文《过秦论》(三篇)《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赋《吊屈原赋》《鹏鸟赋》。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沾概后人,其泽甚远”。

《过秦论》词语解释

语句特点资料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这句的结构是“有……之意,……之心”,形成一个整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三个并列短语联合做“意”的定语。全句气势贯畅而有变,显示秦之雄心。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此收要害之郡。

前两句为对偶,后两句为对偶,全句显示秦一统天下的壮举。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首句“当此之时”标出时限,继之以四个主谓结构句式排比,极力显示出“合从缔交”范围之广,从而衬托秦的兴盛。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三个联合结构为排比,显示“四君”的气质从而衬托秦的兴盛。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景、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仍以“有”字领起,形成一长串以人名组成的长句,长句分三层,意为:“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极力显示“六国”之优势,终于败亡于秦,从而反衬秦之盛强。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四字短句,节奏急促,显示“六国”颓败之势。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由动宾结构组成联合结构,再扩组成排比句式,气势畅达,极力显示“始皇”的事迹,最后以四字结构“威振四海”结句,显示其功绩。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全句由三个分句构成,陈述秦之暴虐。第一分句中的两句对偶后以“以愚黔首”作结;第二分句中三字结构构成对偶;第三分句中,句式松散,却用“以弱天下之民”作结句,并与第一分句的结句遥相对应。全句整齐而有变化。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拄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全句由四个分句构成,每一分句由“……非……也”否定句式构成,极力陈述“陈涉”之平凡,然而却使“强秦”灭亡,从而引出篇末题旨。

词语解释资料

秦孝公据肴函——秦孝公:献公子,名渠梁。他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富强。肴:一作“崤”,山名,亦名肴谷,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函谷关东。函: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雍州——古九州之一,包括今陕西省北部及甘肃省西北部与青海额济纳一带之地。

窥周室——窥:一作“闕”,窥伺,窥探。周室:指周王朝。句意谓企图篡取周王朝的政权。

席卷——象卷席一样包括无余。这里借喻吞并。

包举——包裹(收拾)起来,意即全部占有,也是吞并的意思。

囊括四海——囊括:即包罗。刘良注:“括,盛也,犹囊盛而结之。”(见六臣注《文选》)也等于说吞并。四海:指全国各处。古谓中国四境皆有海环绕。

八荒——《汉书陈胜项籍传赞》颜师古注:“八荒,八方荒忽极远之地也。”

商君——战国时卫国的庶出公子,名鞅,也称卫鞅。因为仕秦而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

连衡——一作“连横”,是战国时使山东的一些国家放弃合纵而事奉秦国的一种政策。

“拱手”句——拱手:两手相合,不必费力。比喻容易取得的意思。西河之外:指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史记商君列传》载,秦孝公二十二年,使卫鞅伐魏,尽破之,魏惠王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求和”。

惠文武昭——惠文:秦惠文王,孝公的儿子,名驷。武:秦武王,惠文王的儿子,名荡。昭:秦昭襄王,武王异母弟,名则,一名稷。

“蒙故业”二句——蒙:承受。因:依照。这两句是说,承受秦孝公的旧事业,依照他留下的政策办事。

南取汉中——汉中:想当现在陕西省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的地方。取汉中事,见《谏逐客书》注[8]。

西举巴蜀——巴蜀:两个古国名。

“东割”二句——膏腴:肥沃。要害:这里指山川险阻。

弱——用如动词,作“削弱”讲。

饶——富。

致——招致。

合从——一作“合纵”,战国时,六国从南到北连合起来,缔结盟约,与秦对抗的一种政策。

“齐有”四句——孟尝:即孟尝君田文。平原:即平原君赵胜。春申:即春申君黄歇。信陵:即信陵君魏无忌。

约从离横——建立合纵,拆散连横。

“兼韩”句——韩、魏、燕、赵及楚、齐,时为东方六大国。宋、卫、中山是存于大国间的小国。

“有宁越”句——宁越:赵人。徐尚:宋人。苏秦:周人。杜赫:周人。属:类,一流。下文“徒”、“伦”,义同此。

“齐明”句——齐明:周臣。周最:周君之子。陈轸:楚人。召滑:召,音shào,一作“昭”,楚臣。楼缓:魏相。翟景:魏人。苏厉:苏秦弟。乐毅:燕人。通:沟通。意:意图。

“吴起”句——吴起:魏将。孙膑:齐将。带佗:楚将。儿良:儿,同“倪”,越将。王廖、田忌:齐将。廉颇、赵奢:赵将。制:管理。兵:军事。

叩关——叩:指攻打。关:指函谷关。

“秦人开关”三句——延敌:引进敌人。九国:指上述韩、魏、燕、赵、楚、齐、宋、卫、中山等国。《史记楚世家》:“怀王十一年,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兵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

“秦无”句——亡、遗:皆作“丢失”讲。镞:音cù,箭头。句意谓秦人并未损失一箭。

追亡逐北——亡:逃亡。北:同“背”;逐北:从败者背后追赶。句意谓追赶战败逃走的敌人。

橹——大盾牌。

因利乘便——乘着有利的形势。

“延及”——延:音yì,延续。孝文王:秦昭襄王的儿子,名柱。庄襄王:秦孝文王的儿子,名楚。

享国之日浅——享:享有。浅:指时间短暂。据《史记秦本纪》载,孝文王即位后三日而死;庄襄王在位三年即亡。

始皇——秦庄襄王的儿子,名政。

奋六世之余烈——奋:振发。一本作“续”。六世: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六代。烈:功绩,功业。

振长策而御宇内——振:挥动。策:马鞭。御:驾御,这里比喻统治天下。

吞二周——二周:指西周和东周。周王朝在周赧王时,分为东西二周,西周都于洛(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周都于巩(今河南省巩县)。西周灭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东周灭于庄襄王元年(前249)。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践。至尊:指天子之位。履至尊:即登上帝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以统一之业成,更号为皇帝。制:控制。六合:上下四方,即指天下。

执敲扑以鞭笞天下——敲、扑:都指杖。李善注:“臣瓒以为短曰敲,长曰扑。”笞:音chī,竹板。鞭、笞:都是刑具,这里都用如动词,是鞭打的意思。

百越——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一作“百粤”。

桂林象郡——二郡均为秦置。桂林郡:当今广西僮族自治区的一部分。象郡:当今广东西南部与广西僮族自治区南部及西部等地区。

俛首系颈——俛:同“俯”;俛首:低头。系颈:用绳系在脖子上,表示屈服。

委命下吏——委:付与。命:性命。下吏:属吏。又指狱官。吕向注:“言任性命于狱官也。”(见六臣注《文选》)

“乃使蒙恬”三句——蒙恬:秦始皇的将领,二世时赐死藩篱:篱笆。此喻国家的屏障,即指长城。却:击退。

南下而牧马——指匈奴南来侵扰秦朝。

士——指东方六国之人。

燔百家之言——燔:音fān,焚烧。百家之言:诸子百家的著述

黔首——指百姓。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秦称黔首,如同周称“黎民”。

隳(音huī)——毁坏。

兵——此指兵器。

咸阳——秦都城,故城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城东。

“销锋鍉”二句——销:熔化。锋:兵器尖端。鍉:音dì,一作“镝”,箭头。锋鍉:这里代指兵器。金人:金属铸造的人像。《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錿(乐器),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廷中。”

践:登。此作“据”讲。华:指华山。因:依。河:指黄河。池:护城河。这两句是说,然后据华山为城郭,依黄河为护城河。

不测——指深不可测。

信臣——可靠的将官。

谁何——李善注:“问之也。”即盘问的意思。意谓盘查过往行人。一说,作“谁敢问”讲。(见六臣注《文选》张铣注)

关中——秦以函谷关为门户,关中即指秦雍州地。

金城——比喻城郭的坚固。金:金属。

“子孙”句——《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究。”“也”字原无,据五臣本补。

殊俗——不同的风俗。此指远方的部族。

“然而”句——陈涉:又名陈胜,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事见《史记陈涉世家》、《汉书陈胜列传》。牖:窗户;枢:门轴。甕牖绳枢:以破甕为窗户,或云窗陋如甕口,以绳索拴门枢。因以形容居住的简陋。比喻陈涉出身微贱。

氓隶——当时对农民和奴隶的贱称。

迁徙之徒——指被谪罚而服劳役的人。此指陈涉被征发去戍守渔阳而言。

中人——指平常的人。

陶朱猗顿——陶朱: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范蠡晚年曾在陶山经商,号称陶朱公。(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猗顿:鲁人,范蠡教以畜牧,他就到猗氏(山西省临猗南)大畜牛羊,十年为巨富。(见《史记货殖列传》集解)

蹑足行伍之间——蹑:踏;蹑足:这里如同说“插脚”。行伍:此指戍兵队伍。

倔起阡陌之中——倔起:自下而起。阡陌:田间小路。此指田野。

罢散——疲劳乏力。罢:音pí,同“疲”。散:一作“弊”,困顿。

揭——高举。

云集响应——云集:如云之集合,形容众多。响应:如响之应声,形容快速。

赢粮而景从——赢:担负。景:同“影”;景从:如影之随形,比喻归附的人紧紧追随(陈涉)。

山东——指函谷关、崤山之东。

自若——依然如故,没有变化。

锄耰棘矜——耰音:yóu,锄柄;锄耰:即指锄。棘:棘木;矜:杖。棘矜:即“伐棘以为杖”。(见王念孙《读书杂志》)一说,棘:同“戟”。(李善注)

“非铦”句——铦:音xiān,锋利。钩戟:带钩的戟。铩:音shài,长矛。

谪戍之众——被谪发往戍所的人们。

抗——高,强。

度长契大——度:用作动词,度量物之长短。契:音xié,动词,计量物之粗细,引申为衡量,比较。

致万乘之势——致:得到。万乘: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辆。后因以“万乘”代指帝位。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统治。八州:古时分天下为九州,此即指秦所据

雍州之外的八州,即六国之地。朝同列:使原来同等的六国之君来朝。

七庙——祖先七代的庙。古宗法制度,天子祀七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隳,毁坏。

身死人手——指秦王子婴为项羽所杀。

《过秦论》教学实录

铁皮鼓:今天是三八妇女节……

学生:可是跟你没关系呀?!(一部分坏笑)祝老师节日快乐!

铁皮鼓:祝所有女同学节日快乐!今天是你们的节日,男同学可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啊!

(有几个女生已经伸手去捶身边的男生了,气氛非常活跃)

铁皮鼓:(示意安静)我们上一节课讲到《过秦论》的最后一句,也就是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说过,这句话怎样讲最好?

学生:不施行仁义,没有看到攻与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铁皮鼓:对呀,不要理解成因果关系。我还讲过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大家把历史教材要与真正的历史区别开来,我们看到的历史教材并不就是历史本身,而是对历史的一种叙述,里面包含着一种视角,一种理解。(有些学生茫然)真实的历史是混乱而丰富的,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事件,大到秦统一六国,小到刘邦放了一个屁……(学生轰笑)笑什么啊,假如刘邦放了一个屁,但是这个屁如果没有引起严重的后果,比如吹翻了阿房宫,那一般的历史书就不会记载。为什么?跟我们记日记一样,历史学家也要对历史事件进行有选择性的记录,你选择哪些不选择哪些,实际上就构成了不同的历史。当然,还包括你对历史的理解,基本的态度,比如对于抗日战争,日本的历史教材就不同于大陆的历史教材,是不是?

学生:是。

铁皮鼓:所以每个人看历史,总是从当下的现实情境出发的,而古人写历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总结秦亡的教训的人很多,各有各的意义。而贾谊为什么要写《过秦论》呢?

学生:为当时的政治服务。

铁皮鼓:对呀!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期,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盛世――

学生:文景之治!

铁皮鼓:对。在经过秦乱之后,社会终于慢慢地恢复了生机,但是也不是桃源。社会上的各种矛盾依然很突出,百姓卖地卖子的现象依然存在,统治阶层奢侈淫逸之风也开始滋长,贾谊看到了这些,所以提醒要注意秦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而总结秦亡的教训,也不是从贾谊开始的。汉初曾随高祖平定天下的陆贾就曾经多次劝说刘邦读《诗》、《书》板书)――要加上书名号,但是刘邦怎么说:“乃公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就是说你们老大凭枪杆子――应该说刀杆子――夺得天下,哪里用得上看那些玩意儿?陆贾就说了,你马上得天下,难道能马上治天下吗?就是说夺天下使用武力,难道治天下也用武力?刘邦最后还是听了他的意见,陆贾就写了《新语》,把教训全写在里面供帝王阅读。但是写得最好的,却是贾谊,所以,这篇千古雄文的写作目的就可以概括为通过总结秦亡的教训,提醒统治者施行仁政。好了,我现在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让你们来写一篇《过秦论》――只是假如,不是真写――你们会怎样写?能不能简单思考一下,给个提纲?想一想我们平时的议论文训练?

(学生思考,有小声议论,一两分钟后)

铁皮鼓:有没有同学能够简要地描述一下自己的作文思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没有人举手,有同学小声地说)

铁皮鼓:大家想一想,如果写比较标准的议论文,一开始要怎么样?

学生:提出论点。

铁皮鼓:对呀!我给大家即兴创作一篇。第一段,按应试作文的标准写法,应该先提出论点:治理国家必须施行仁政。而且应该在五十字以内,最多不超过一百字里提出来。然后第一段怎么写?应该是举秦亡的教训了,在运用材料的时候要注意选材为话题服务,紧扣仁政,而且思维要有条理性。比如以《过秦论》为材料,那么课文哪一部分能够提供秦不行仁政的比较充足的材料?

学生:“及至始皇”那一段。

铁皮鼓:对,关键是要条理化。我会从四个方面来谈,一是怎样对待百姓,二是怎样对待知识分子,三是怎样对待英雄豪杰,四是怎么对待自己。对待百姓有两种方式,一是愚民,“以愚黔首”嘛。二是弱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不是不让你拥有武器,既要让你大脑简单,还要让你四肢不发达,手里没家伙。对待知识分子则是――

学生:焚书坑儒。

铁皮鼓:是的。对待英雄豪杰呢?

学生:“杀豪杰”。

铁皮鼓:对待他们自己,一方面是暴虐,一方面是腐败。这些材料理顺以后尽可能用排比句式来铺陈。这样写完了没有?我说过,写议论文要防止三段论,举几个例子就算完了,缺少分析,这是大忌。如果我写,接下来还有一段,说秦国采取这样的政策,是因为没有分清攻守之别,统治思想有问题,守天下依然强调法制,不施行仁政,结果导致了灭亡。好,我的文章做完了,现在我要问一个问题,同样写《过秦论》,我的写法与贾谊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

余家承:我觉得老师更多地写秦的灭亡,而贾谊更多的写秦的兴盛,最后才点到灭亡。

铁皮鼓:说的好!那么,明明要总结秦亡的教训,贾谊为什么要大量地写秦的兴盛?

余家承:我想可能是为了跟后面形成落差吧。

铁皮鼓:对,就是形成了对比,你看秦国以前好强大啊,突然就灰飞烟灭了,一下子就引起人的关注,为什么会这样。另外,你看我的写法与贾谊的写法还有什么突出的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在记叙、议论、描写等手法的使用上?

余家承:老师主要是议论,贾谊主要是记叙。

铁皮鼓:他按什么顺序记叙?

余家承:从兴到亡。

铁皮鼓:是的,他有一个时间线索,大家看,从秦孝公写起,第二段开头就是“孝公既没”,第三段开始是“及至始皇”,第四段又成了“始皇既没”,时间线索很清楚。这简直是在写记叙文呀!哪一段算是议论?

学生:最后一段。

铁皮鼓:是啊,这样的写法很不符合我们平时的训练。我经常讲,有的同学在议论文里夹入大量的叙述,结果导致文体不清,四不象,但贾谊居然这样写!为什么啊?(无人应答)我们曾经讲过,议论文里也经常需要记叙,需要讲故事,但是议论文中的记叙必须服务于观点,这才是重要的,而这篇文章记叙上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为最后一段的说理服务,所以也可以说是用记叙来说理。刚才余家承同学已经说了,前面写秦兴,后面写秦亡,就是要形成一种比较,引起读者的震动。(板书:秦兴,秦亡)那么除了这个对比,课文中还有哪些比较?

罗涵钰:还有秦与六国和陈涉的对比……

铁皮鼓:哦,到底是哪个与哪个比?你这里面好像包含着比较复杂的对比。

罗涵钰:是这样的,在课文最后一段,有六国与陈涉的对比,六国显得很强大,而陈涉很弱小。

铁皮鼓:这个对比的目的何在?

罗涵钰:突出秦不守仁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很轻易地被弱小的陈涉给灭了。

铁皮鼓:说得很好。(板书:六国,陈涉)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邹凤娇:还有秦孝公与秦始皇的对比。

铁皮鼓:秦孝公与秦始皇?他们有什么对比?能详细地说一说吗?

邹凤娇:秦孝公一开始施行仁政,结果秦逐渐强大起来,而秦始皇则施行暴政,结果导致了秦的灭亡。

铁皮鼓:哦,这个倒是我第一次听见有人提出来。不过挺有道理的啊,秦孝公“务耕织”,对内实行仁政,结果促使秦强大起来,与后文秦始皇的国内政策确实形成了对照。(板书:秦孝公,秦始皇)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没人表示反对)还有没有其他的对比?

(学生沉默,无人作答)

铁皮鼓:大家看第二自然段,主要交待什么?

学生:六国的强大与秦制服六国。

铁皮鼓:对呀!这段用了铺排的手法,大肆渲染六国的强大,有多少谋士,多少武将,“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结果呢?“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蔽,伏尸百万,流血飘橹,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我背得非常快,学生笑)既然写秦的强大,为什么花更多的篇幅写六国的强大?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

学生:突出秦更强大。

铁皮鼓:对,这又是对比。(板书:秦国,六国)六国如此厉害,还很轻易地被秦灭亡,而陈涉又与六国不能相比,秦与陈涉的对比便欲加鲜明,前面写一系列的对比,其实就是为了突出秦与陈涉的对比。(板书:秦国,陈涉)而以天下之至弱的陈涉,却毁掉了天下至强之秦朝,这其中的原因,难道不发人深省吗?所以很自然地推出了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者的观点,早已经暗含在记叙中,此时点出来,水到渠成!文帝看到这儿,当然会悚然而惊。古人称《过秦论》为古今第一气盛文章,原因之一就在于此。除此之外,大家想想,还有哪些特点让你觉得这篇文章读起来气势充沛?

学生:(七嘴八舌,多数声音)排比句多。

铁皮鼓:对呀!大量地运用排比句增强气势,这是我们学写议论文应该学习的。汉代赋比较兴盛,作者受了一定的影响,用铺陈造成了一种气势。好了,我们今天也有人总结秦亡的教训,我在这儿读一篇文章,是网上下载的,估计是学生作文吧,写得相当不错,大家仔细听,注意作者行文的思路:

过秦论高二下语文教案 篇3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过秦论沪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过秦论》教案

目的要求

一、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

二、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三、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四、掌握本课的文言实词

五、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要点难点

1.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少时即以博学能文称于郡中,二十余岁召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打击、诬陷,死时仅33岁。贾谊的文章气势雄伟,畅达,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章脍炙人口。后人编纂了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

3.本文结构特点采用逐层推进法。在用占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后,在篇末点明论点。论点的出现不仅水到渠成,势成必然,而且在以上史实的对比中更加清晰,突出。

4.本文基础知识点:①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

写作背景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旧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的前期。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晁错《论贵栗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资治通鉴》卷十五),表面上废除肉刑,实际上只是改换一些杀人的名目而己。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振聋发聩(kuì愧),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河南郡洛阳人。十八岁便以饱读《诗》《书》、善写文章名扬郡中,为郡守吴公召于门下,后荐于汉文帝,任博士,年仅二十余。参与朝政议论,见识超群,一年间越级升为太中大夫。因建议改定制度法令及命列侯就国,遭到守旧派周勃,灌婴等人谗害,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抑郁悲愤,写出著名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数年后召回长安,任梁怀王太傅。先后多次上疏,提出重农业、行仁政、削弱诸侯势力、制服匈奴侵扰等重要政见和具体措施。后梁怀王堕马死,谊忧伤哭泣年余,亦死,年仅三十三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如《过秦论》《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名文都显示出他卓越的政治见解和对国家大事极其关切的激情。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而在对待个人不幸遭遇方面则表现为悲观失望。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如《论积贮疏》《治安策》等是;而《过秦论》更以铺张扬厉,排比渲染、词采绚丽见长。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故鲁迅评为:\'惟谊尤有文采,而沈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贾谊政论见《新书》,原五十八篇,今本五十六篇。清王耕心《贾子次诂》和《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搜集贾谊散文,赋作较完备。

段落大意

依课文分为五段: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主题思想

望汉王朝借鉴秦亡教训

贾谊在这篇文章里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写作特点

叙事铺陈对比

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我感到,要想写好说理文,必须在善于叙事的基础上来说理才行。所谓在说理文中的善于叙事,还同一般叙事文不一样,要善于概括事实,善于描写事物的大的、总的、突出的方面,善于勾勒整个历史发展的轮廊等等。只有这样,只有通过这种叙事的特定手法,以此为说理的基础,才可能有把握说服读者。我们说,写好说理文,主要是靠\'论\'和\'断\'。\'论\'不能是空论,必须要根据事实立论,即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断\'也不能是武断,必须从大量事实中抽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才是精确的判断。《过秦论》就恰好有这个特点。他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希奇,而本篇精采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过秦论》论证特色分析

《过秦论》详叙史实,精为议论,篇末才亮出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本文论证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善用对比,于层层对比中,翻出“仁义”要旨。

秦的崛起始于秦孝公,文章先写地理优势,次写政治雄心,一个“席卷……”排偶句尽现秦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固守”二字暗示出秦孝公的上下一心、克尽职守。秦“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是“立法度、务耕织、修战具与连横”的直接结果。

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五位国君均“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文章略写后两位“享国之日浅”的史实,详写前三位。从四个方位写秦攻城夺地之锐不可挡,以诸侯约从之时人之众、将之广、心之齐、谋之深、志之坚写秦遭受严峻的挑战。秦最终无费一矢一镞,而致“诸侯已困”。此以诸侯约从之协力齐心与最终惨败反衬秦破诸侯之易,这里隐约写出秦之崛起与发展是有赖“仁义”之策的。

秦由攻势转入守势,始于“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及至始皇“履至尊而制六合”,乃对外“执敲扑而鞭笞”,对内则废道焚言、“隳”“杀”“收”“销”、筑城掘池、良将精兵守要害。此时暴虐无道的愚民、弱民、防民之策完全背离仁义,有失民心。

写秦的败亡,详写陈涉的出身卑贱、才能拙劣、地位低下、起义军人少力弱、器钝兵疲,意在反衬秦王朝败亡之不易。“非尊”、“非銛”“非抗”“非及”的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竟能成功,此以各方面条件占优势的九国之师反衬陈涉。这种“成败异变,功业相反”的结局也说明此时的秦已变得外强中干,秦亡原因已暗含其中。

纵观全文,先以约从诸侯的协力齐心反衬秦破诸侯之易,继以微弱的陈涉反衬秦的余威不减、败亡不易,又以九国之师的强大反衬陈涉破秦之易,终以秦昔日由弱而强与今日虽强而败自成对比,突出秦败亡之速之易。四组对比,贯穿全文,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气呵成,水到渠成地翻出“仁义”要旨,故有“古今第一气盛文章”之誉。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

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膏腴(yú)逡(jùn)巡 藩(fān)篱 蹑(shè)足

B.迁徙(xǐ)崤(yáo)函鞭笞(tāi) 锋镝 (zhé)

C. 瓮牖(yǒu )黔(qián)首氓(méng)隶 劲弩(nǔ)

D.万乘(shèng) 铦(guā)利钩戟(jǐ) 阡(xiān)陌

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名词

(1)崤函之固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动词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使动用法

外连横而斗诸侯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吞二周而亡诸侯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序八州而朝同列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被动句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3)宾语前置句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一词多义

(1) 制

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2)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吞二周而亡诸侯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3)利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5)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蒙故业,因遗策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6)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7)以为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桂林、象郡

……,以为固

二、译句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4、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8、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编辑推荐

草莓高二语文教案3篇


关于“草莓高二语文教案”我们有什么可以了解的呢。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应该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要求的重要工具。感谢您的关注和喜欢分享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行动请帮我们宣传吧!

草莓高二语文教案 篇1

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草莓沪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草莓》教案

一、引入

同学们都吃过草莓,香香的,本文的作者吃草莓,虽然只有一颗,却吃出了不同的味道(大作家果然与众不同)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作者究竟从草莓里吃出了什么?

二、分析课文

提问:

1、作者发现草莓是在什么时候?(9月)

2、9月已经步入秋天,但在作者眼里,仍然是夏意正浓,那么,作者描写了9月农村怎样的景物?在下文中,作者笔下的景物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九月

夏意正浓 秋的气息

天气:暖和

树木:绿 树木:顷刻会枯黄

天空:蓝 天空:不久会变得灰惨惨

心情:欢快

-----------时间

总结:其实景物并没发生变化,只是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改变,心境不同,看待问题的结果也不一样。在九月吃到六月里才有的草莓,那感受是不一样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会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举例说明:

对父母的态度

小时候:崇拜

现在:对于他们的某些做法有点不以为然

以后:理解

(我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白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会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个道理,这个例子更贴近他们自身,更有利于理解,另一方面是趁机进行亲情教育,让学生能理解、体谅父母。)

3、作者有草莓想到了时间的流逝,面对时光的一去不返,作者持的是什么态度?(对生活的热爱、积极向上)。请用文中的句子说明。(课文5自然段)

4、分析5、6自然段

A、青春岁月的特征

B、成年期的特征

六月: 青春期

九月: 成年期

《草莓》同步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草 莓

①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②天气反常的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篇黄叶。③葱茏茂密之间也许有个地方略见稀疏,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④天空象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⑤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⑥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娇艳。⑦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盎然。自从我们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⑴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尖地上,我意外的发现了一颗晚熟的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佳品!它是那样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的不曾消逝。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⑵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的使我想起,几个月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种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同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急口令,但只需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的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⑶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象那样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的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⑷

但是,只要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我们今天呼吸到的已不大一样。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换,越来越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 有所增添。当然,我们今天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有许多的事情等着前面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考,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⑸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复习反了,它虽然使我们曾经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⑹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段②③句是具体描绘当时的景象,是第1句中\'夏意正浓\'的具体阐释。

B. ④⑤⑥⑦四句通过人的活动和周围人景象勾画出一幅秋收、秋种图,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C.兴味昂然\'的原因有三:一是\'虽是九月\',但\'夏意正浓\';二是天空异常晴朗;三是秋收后欢乐气氛感染人。

D.\'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既指景色没变,也指心情没变;为后面的抒情做了必要的铺垫。

2.作者在第一段中说,\'一切基本都没有变\',而在第三段中又说\'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请指出作者从那些方面写了\'变化\'。(不超过十个字)。

3.本文第三段说那时\'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种滋味,写出那时的欢笑和现在的有什么不同?(不超过25个字)

4.本文中草莓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

5.下面说法符合本文意思的两项是( )

A.本文告诉读者要珍惜青春,切莫虚度年华。

B.本文告诉读者青春毕竟留不住,不必为逝去的年华而感叹。

C.本文流露出对逝去的青春无限眷恋的感情。

D.本文作者感叹老之将至,字里行间透出悲秋的情绪。

E .作者因进入成年期思想日益成熟而欣喜。

F.本文作者清醒的认识到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豁达的劝解读者一切顺其自然。

参考答案:

1.B

2.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

3.那时是欢笑天真、单纯,而现在要成熟的多。

4.人的青春妙龄时光

5.CE

《草莓》基础知识及同步练习

1.字词积累

枝柯:树枝。

妖艳:艳丽而不庄重。

酣h n然:酣畅的样子。

湛zh n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沁q n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后感到的舒适。多用来形容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韶sh o华: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禀赋:先天具有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荒诞d n:极不真实、极不通情理。

似水流年:形容光阴过得很快。

璀cu 璨c n:形容珠宝玉石等光彩夺目。

2.作家作品

关于作者

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出身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1912至1918年在基辅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和音乐。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同时在华沙和杜维姆、斯沃尼姆斯基等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1927至1932年在外交部门工作,曾游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这期间发表的诗集《白天的书和黑夜的书》(1929)、《回到欧洲》(1931)、《1932年的夏天》(1933)等记述了诗人游历国外的各种感受,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艺术观。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1934)以波兰11世纪社会为背景。剧本《诺汉特之夏》(1936)、《假面舞会》(1939)分别写肖邦和普希金的生平。他战前的作品常表现出孤独感,以普通人的遭遇来反映时代的面貌,有时流露出悲观主义情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波兰议会议员、保卫和平者委员会主席和作协主席。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中短篇小说集以《新的爱情及其他短篇小说》(1946)、《老砖瓦厂》(1946)、《意大利短篇小说》(1947)、《1918至1953年短篇小说集》(1954)、《菖蒲及其他短篇小说》(1960)、《关于狗、猫和魔鬼》(1968)等写得较为成功。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1956~1962)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波兰的生活。此外还著有关于肖邦和巴赫的评传等。他的作品语言朴质、流畅,情节引人入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

3.背景链接

这篇散文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这是作者于九月,在田野散步,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发出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从而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文章情理相生,耐人寻味。

二、文章脉络

线索:文章以草莓为线索关联全文。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写作者因季节更替而触发情思。

第1段:描写了九月田野里的天气、树木、天空、农村等景色,与下文第3段的描写形成对比。

第2段:一颗晚熟草莓的发现把作者的思绪引向了六月,引出了下文。这一段是作者感情发生变化的关键,同时也引出了下文,起过渡作用。

第3段:草莓的香味,使察觉几个月前的景色与现在的景色的不同,作者在不变中找到了变化。

第二部分(4-6),写作者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第4段:与第1段相对应。

第5段:与上文第3段相对应,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作者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6段:结束全文,充满理趣,引导我们去回味,去联想,去思索,去感悟。

三、写作方法

1、触景生情,运用联想,抒发情感。

作者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从而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没有联想就没有世界。联想是由此想及彼。进行联想时要抓住二者之间的相似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由一颗草莓,引起回忆,突然感到季节在表面似乎不变的情况下,在悄悄变化着,由此联想到岁月也是如此,从而抒发情感,表达情意。

2、前后对应,条理清晰。

课文第4、5段分别与上文1、3段相对应。第1段,面对九月的景物,以为“一切基本都没有变”,联想到第4段中的“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第3段的“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眼下是多么不一般”,联想到青春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这样前后照应,条理更清晰。

3、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联想。

作者通过草莓进行联想,感叹青春韶华易逝。

四、问题探究

句段理解:

“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这句话如何理解?

作者没有消极地感伤时光的流逝,虽然时光改变了我们曾经年轻的心性和容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思想成熟了,情感丰富了,生活的节奏从容不迫了。这方面失去了,其他方面我们收获了。

【练习解答】

一、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一方面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从全文的行文思路看,也是为了引发出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

三、作者面对九月的景物,以为“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感到自己是成年,但“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由“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想到青年时代的我们,与现在的我已大不一般。

【类文品析】

金色花

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枝,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这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我真不知道,它还会这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12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凝然静立,却闪烁寿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去年秋天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第2自然段“只有”一词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了突出什么?

2.文中第3自然段用了 、 的修辞手法,传神地写出了仙人掌 。

3.第4自然段中说仙人掌“并未给我带来欢欣”,第5自然段中说“无意瞥见”并“忍不住大笑起来”,这是为什么?

4.第8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5.第10自然段中作者传神地描述并渲染出金色花的 、 、 的特点;继而赞美它是“最美的花”,并能“震撼人心”,这是为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参考答案:1.起强调作用。突出了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 2、排比、拟人;在艰苦环境中仍顽强生长。 3.说明“我”对仙人掌不喜欢、不关心,越看越觉得它丑陋无比。 4.本段承前启后,起抑扬过渡的作用。 5.美丽、辉煌、神奇;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同步训练】

一、基础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生意盎然() 湛蓝() 沁人心脾() 晶莹cu c n( ) b ng赋() 荒d 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顷刻弥慢惴惴不安B、馨香韶华从容不迫

C、碧绿枝柯如花似绵D、茂蜜疏落欢歌笑语

3、《草莓》是一篇 (文体),文章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出对 的联想,抒写了对 的感怀。

4、写出与“生意盎然”意思相近的一个成语。

5、文中“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一句是何意思?

6、文中对生命演变的感慨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二、同步解读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拨的槲树生意 ,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娇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 。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 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的不曾消逝。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基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主,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了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了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须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党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虚,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人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7、根据语境,将“依然”“酣然”“盎然”分别填入第1段的空格中。

依次是: 。

8、文章第1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9、从行文思路看,第1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10、文章第2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这个句子是“ ”。

11、文中有四个含“草莓”的句子,请选出“草莓”的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12、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5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

“有所剥夺”的是:

“有所增添”的是:

13、文末说“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这里“六月的气息”是指 。

三、美文赏读

爬山虎

①地锦,俗名爬山虎,我与它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②那一年夏天我患脑血管病住进医院,生命虽无危险,但恢复期间的行走锻炼却是不胜其苦的。医院内有一个草木蓊郁的花园,园的四周有上部开着华格子窗的矮围墙。在开头那些忧伤灰暗的日子里,我每天抱着病恹恹的身子,腋下拄着双拐,绕着围墙根艰难而缓慢地行走。

③有一天,我刚走不多远,便靠着路旁一棵梧桐树歇息,感到再难迈出一步。这时我无意中朝围墙根投去一瞥,只见一株幼小的爬山虎爬在墙根上,绿绿的,虎虎有生气。我忽然对它产生了一种不同往常的亲近感。我第一次如此贴近地凝视它,这才发现,它的绿莹莹的枝蔓上长有卷须,卷须先端发育成小的吸盘,爬上墙壁后分泌粘液死死地吸附在壁上,植株借以顽强地向前生长。这使我从爬山虎的身上分明读到一片炽热的情感,倾听一种向前趱(zan,快走)行的呼唤。

④这以后,我与爬山虎成了朝夕相伴的朋友。我在围墙外拄拐绕行。无论是草露未唏的清晨,归乌啁啾(zh6ujiu,鸟叫声)的黄昏,还是月光如水的静夜,我绕墙行走时总是在爬山虎前长久地伫立,和他作无言的亲近之谈,后来竟至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感。尽管那年酷暑难当,它却热浪滚滚之时咬住砖墙一步步往上蹿,出落得枝叶茂密,绿茸茸地爱煞人。

⑤一日,几个顽皮孩子在围墙根“藏猫猫”,恶作剧似的将爬山虎的枝蔓从墙壁上拽下来。当我发现悲惨地跌落在地上的爬山虎的时候,我想我的无言的朋友这回大概是完了。我扶着墙艰难地蹲下身去把它托起,将它的卷须上的被损伤了的吸盘重新摁附在墙上,将被弄的零乱不堪的叶片重新理顺。渐合的暮色中,我怅然回到病室。第二天红霞初露时,我来到他身边,竟发现它的吸盘又不屈不挠地紧紧咬住了墙壁,它的叶子又那么鲜活亮丽,它的虎虎有生气的卷须又在锐不可当地向前伸展。好样的!朋友。

⑥渐渐地,夏老了,夏去了,秋来了,秋深了。我终于丢掉了拐杖,爬山虎也爬到一人多高,覆盖在花格子砖窗上了。出院时,我和家人特意去同这无言的朋友告别,它的叶子已经霜变红,耀如燃烧的火焰,真正成了大地上的锦绣。

14.根据第①段所说“我与它有着一段不解之缘”,把下面对有关段落意思的概括补充完整。

第③段:发现爬山虎,倾听到前行的呼唤。

第④段:亲近爬山虎, 。

第⑤段: ,。

第⑥段:爬山虎,难忘其顽强的精神。

15.作者忽然对一株幼小的爬山虎产生了亲近感,最主要原因是()

A、爬山虎虎虎有生气,样子可爱。

B.爬山虎枝蔓绿莹莹的,颜色鲜艳。

C.爬山虎长有卷须、吸盘,形状奇特。

D.爬山虎顽强向前生长,催人奋进。

16.第④段中哪个词语与“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相照应?

17.请分析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作用。

⑴它却于热浪滚滚时咬住砖墙一步步往上蹿。

⑵我扶着墙艰难地蹲下身去把它托起。

⑶渐渐地,夏老了,夏去了,秋来了,秋深了。

18.作者为什么一再称爬山虎为“无言的朋友”?

19.你怎样理解结尾“它的叶子已经霜变红,耀如燃烧的火焰,真正成了大地上的锦绣”一句话的含义?

草莓高二语文教案 篇2

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草莓高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草莓》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写作思路,学习本文运用巧妙的联想的写作方法。

2、体味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的深刻哲理,珍惜过往,正视未来。

教学重点:

借助圈划、品读等方法,探讨文章的写作思路,感受文章构思之精妙;学习本文运用联想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味生命中的“变”,感受文章所蕴涵的人生况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季节更替、生命演变,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每个人因自己的生活的经历、知识层面的种种不同,对不同的“物”,或者是对相同的“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散文《草莓》,体会作者对时光、对生命的别样的感悟。

二、 初读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 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三、检查预习

1、扫清字词障碍。

(1)字音字形。

枝柯( )  生意盎( )然  酣( )然

沁( )人心脾 韶( )华 荒诞( )

槲( )树 惴惴( )不安

(2)词语解释。

生意盎然:

沁人心脾:

如花似锦:

惴惴不安:

《草莓》课文阅读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檞树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娇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酣然。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地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我们常以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草莓》每课一练

一、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暖和.( ) 枝柯.( ) 璀璨..( ) 槲.( )树

生意盎.( )然 兴味酣.( )然 湛.( )蓝 韶.( )华

禀.( )赋 惴.( )惴不安 馨.( )香

二、联想要遵循由此及彼的原则,并要找到恰当的联想的角度。

1.本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对 的联想。

2.联想的角度是

三、作者通过由草莓引发的联想,抒写了怎样的情怀?

课文一、三两段同是描写九月的景物,第一段意在表现“夏意正浓”和“欢

快的心田”,第三段却意在表现“秋的气息”和“另一番滋味”。从文章的思路看,作者这样构思的目的是什么?

五、说说你对下列重要语句的理解:

1.“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2.“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1参考答案

一、huo kē cuǐcàn hú

àng hān zhàn sháo

bǐng zhuì xīn

二、1. 季节更替、生命演变

2. 九月草莓与六月的“香味形象”不同,成年的“我们”与妙龄十八时的思想、情感也“大不一般”。

三、答题要点:

1. 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2. 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草莓高二语文教案 篇3

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草莓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草莓》教案

教学目的:理清文章思路,知晓联想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文章思路的理清。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季节更替、生命演变,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每个人因自己的生活的经历、知识层面的种种不同,对不同的“物”,或者是对相同的“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散文《草莓》,体会作者对时光、对生命的别样的感悟。

二、 初读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 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三、 正音

槲树 枝柯 禀赋 馨香 璀璨 惴惴不安 葱茏茂密

生意盎然 兴味醋然 湛蓝 沁人心脾 隐瞒 如花似锦

顷刻之间 韶华灿烂 荒诞 赋予 似水流年 从容不迫

四、 研读

1、自由朗读1-3自然段,说说这几段描写的主要内容。

九月的农村景物

2、第1段和第3段描写的是同一个时节的几乎又是相同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这样着墨?

表现的侧重点不同,反应出来的人的心境也不相同。

3、 第1段中的景物有何特点?人的心境如何?第3段呢?

4、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是与六月的景物形成比照,从而强调已逝的六月,景物的“另一种模样”和人的“另一番滋味”。

5、能不能揣测一下其中更为深层次的意韵?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

“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强调时光是从不随人的意志在流逝着。

6、可人们的思维有时却会陷入一下误区,这个误区是什么呢?

以为一切都没有变。

7、作者这样一番感悟缘于什么呢?

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8、由此可见,文章第2段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点题

9、概括1-3自然段的内容,并根据全文行文的思路,说说它的作用。

叙写了季节更替的不可抗拒,借此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回顾上堂课的内容:文章的第一部分,叙写因季节更替而触发的情思,这一感悟的核心就是流年不再,作者借此为后文的联想作了铺垫。

二、研读

1、 齐读4-6自然段,说说对这部分文字的理解。

是写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2、 说说这部分文字与前文的照应关系。

4、5段分别照应1、3段

3、 找一些相关的句子。

例:

A:第1段: 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第4段: 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

B:第3段: 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第5段: 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

C:第3段: 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第5段: 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

4、 作者借此来说明什么道理?

时光的一去不复返。

5、 那么作者是否一味地沉浸在逝者如斯的消极感伤里?请从文中找出一些句子来说明。

例:

A、 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B、 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C、 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D、 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这些句子表明作者并不是沉浸在一种消极的感伤中,更多的是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6、 说说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作者将“六月草莓”与“妙龄十八的馨香”融合在一起,展示的是自然与人生的诗意的融合,给读者以更辽阔的思维空间。

《草莓》课堂教学实录

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一篇外国散文《草莓》,按照惯例要先介绍作者,今天不介绍,钱钟书先生说过,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为什么一定要认识下蛋的母鸡呢。如果你学习后觉得伊瓦什凯维奇的文章不错,可以到网上搜索一下作者的概况及其他作品。需要提出的一点是,波兰是一个有苦难史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作家和导演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以后大家有机会接触可以注意一下。

师:文章大家都读了,根据你的感觉最想推荐给谁读呢?为什么?

生1:我想推荐给我的表弟,我想让他读了文章后珍惜时间。

生2:我想推荐给十八岁以上的人读。

师:十八岁以上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能否具体一些?

生2:三十到四十岁左右的人,他们也许可以在文章中找到一些安慰吧。

师:大家都读出了一些想法,初步看到了文本的价值。课前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就是文章题为《草莓》,但正面写草莓的篇幅却很少,这是为什么?我想先解决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一起读文章第二段,抓住关键词说说这是一颗怎样的草莓。(出示投影:草莓的味道)

生:关键词是“晚熟、硕大、香、甜、沁人心脾”,主要写了草莓的味道。

师:作者显然意在草莓之外 ,哪句话能看出作者写草莓的用心?

生齐读:“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师:作者从草莓想到草莓生长的季节,思绪从草莓出发联想到时间,也就是说草莓在文中是触发作者思绪的一个媒介,这样的作用我们可以称之为“触媒”(板书)。

师:在九月品尝到六月的草莓是一件颇有意味的事,季节仿佛停止流转,但我们知道逝者如斯,时间的暗流改变着自然的一切。请大家读一、三段的文字,看看时间在六月和九月留下的痕迹。

生1:两段文字初看起来是差不多的,但是仔细看看有区别,而且我看到第一段表面上写九月,但其实是作者眼里的六月,因为他认为从五月以来景物就没有变。

生2:我看到两段文字都写了树和天空,六月的树是碧绿的,九月的树是枯黄的,六月的天空是湛蓝的,九月的天空是灰惨惨的。总体而言,六月是芬芳,九月是秋的气息。

师:看得很准确,作者用善于观察的眼睛看到了季节细微的变化,与此相应,他的情思也发生了变化,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情思的变化?

生:从“自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转变到“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

师:找得很准确。能不能把你认为的重要信息用你的语气强调出来?

生:我强调“没有变”和“以为”、“幻觉”。

师:作者对于时间的感受是从认为“不变”到意识到“变化”的无处不在。从时间的不变与变出发,作者再次进行联想,想到了人生的变与不变,这是类比联想。看看作者敏于感受的心灵对人生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大家一起读读第四、五段。

生1:“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想那时一样带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这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突变。”

师:你注意到了“一样”,但是你忽略了一个词“简而言之”,“简而言之”是什么意思?

生:大概是“总之”的意思。

师:那就表明后面的文字是总结性的,我们找关键句就要注意总结性的语言。

生:开始对人生的看法是:“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后来认识到:“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师:作者对于人生的看法也经过了一个类似的过程。谁给我们说说“禀赋”的含义。

没有学生回答。

师:禀赋指人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师:我在读第五段时也产 生了一些联想,阅读中的联想无非是联系自己的心境,今天我很真诚地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的内心想法,也想请大家结合文本为我解开一个心结(出示投影):“当妙龄十八的青春气息日渐陌生,当人到中年的沧桑心态日渐逼近,岁月的烙印无处不在,眼角、鬓角,额头、心头,“只不过是还很年轻”,我该怎样调整自己内心的荒凉感 ?”

生1:老师,那你可以跟年龄比你大的人比一比,这样你就可以保持一颗乐观愉快的心。(师生大笑)

师:你的意思是我应该更多地营造外部环境,影响暗示我的心理感受。可是我现在就站在你年轻的容颜前,我一点也不释然。

生2、老师,你虽然失去了妙龄十八鲜嫩的容颜,但你获得了很多的人生经验,你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日渐成熟,对世界没有了畏惧心理,这是我们这个年龄所没有的财富。

师:你这么一说,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富有的人了,文本中与此相关的意思是怎样表达的?

生3: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生4:我还认为人到中年意味着人的成熟起来临,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怎样得到,应该拒绝什么,怎样拒绝,人生最有很多困难,但是在智慧和理性面前,困难的价值就是提供被征服的快乐。

师:你说得很好,老师比照了一下,还需要要继续努力。文本中有一个句子我很喜欢,我想如果读给你们的父母亲听,他们一定也很喜欢,能为我找出来吗?

生齐读: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师: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多好的句子,内心充满信仰和理性才是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大家的话让我释然,中年时期慢慢体味到了淡定的从容(板书:释然、淡定),谢谢大家。

师:不知同学们是否也开始了自己的联想,我用一个问题来促发吧:如果说成年期的释然与淡定是一杯岁月酿出的美酒,那么妙龄十八的青葱岁月该为今后的人生作怎样的酝酿呢?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对妙龄十八人生时期的看法。

生1:妙龄十八的美好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说实话,我们自己其实并没感受到,生活好像太单调了。

师:不要因为现时的一些压力就无视美好的青春岁月。

生2、描写妙龄十八的词有:如花似锦、韶华灿烂、激动不安、若明若暗、惴惴不安、不可取代。

生3:我认为不能在“惴惴不安”中挥霍这样的青春,应该为以后的人生做好铺垫,比如学业的基础。

师:学业基础当然很重要,其他的东西也很重要,比如体格基础、人格基础等。我对你的“惴惴不安”很感兴趣,你指的是什么?

生3:偶尔会有,会有很多原因,比如……

师:“比如”的内容让你很为难,没关系,懵懂的情感让青春惴惴不安,如果涉及隐私可以不回答。

生4、不可取代意味着在成长过程中独特的作用,我想只有不虚度年华才能真正发挥青春为人生奠基的作用。

师:大家都结合文本的关键词谈了自己的看法,这篇文章的意韵在我们的朗读和探讨中被捕捉到了。我相信,你愿意把这篇文章与更多的人分享和交流,请大家拿起笔,为这篇文章写一段简短的推荐词。

推荐词简单交流:

生1、《草莓》,一篇隽永的散文,让你看到人生的得失,并为自己感到自豪。

生2、也许你正为自己失去的青春岁月感到悲凉,也许你正拼命抓住青春的尾巴,读一读《草莓》吧,它让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价值,让你获得内心真正的宁静。

……

师:一节课已经结束了,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并不会就此结束,在文本中读到自己、提升自己是一件幸福的事,让我们每天都拥有这样的幸福。

《草莓》练习题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来源:学。科。网]

枝kē()  璀càn() 生意盎然() 酣然()

qìn()人心脾 韶华() 荒dàn() 惴惴不安()

2.读准多音字

(1)察觉:____ 其他读音:____ 组词:______

(2)模样:____ 其他读音:____ 组词:______

二、重要词语

1.生意盎然: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____K]

2.________: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形容风景、前程等十分美好。

4.韶华: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____K]

5.________:人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6.若明若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容不迫:____________。从容,____________;不迫,____________。

8.惴惴不安:______________。惴惴,_ _____________。

三、作家作品

伊瓦什凯维奇,波兰作家(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奥林匹克颂》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长篇小说《名望和光荣》,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的生活。

四、写作知识

托物言志类散文:特点是通过描写某自然物来表达对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以及具有这样精神、品格的人的赞颂,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通常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

人教版高二物理教案3篇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教案是教师进行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的工具之一。这篇文章将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人教版高二物理教案”的内涵和含义,欢迎您阅读本文并请务必保留收藏!

人教版高二物理教案【篇1】

第1课时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基础知识回顾

1.电荷、电荷守恒

⑴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⑵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

⑶电荷守恒:电荷即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总量保持不变.(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⑷元电荷:指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10-19

2.库仑定律

⑴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场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即:Fkq1q2 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 k=9.0×10 9 Nm2/c2 2r

⑵成立条件

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②点电荷,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带电均匀的球, r为球心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

⑴电场:带电体的周围存在着的一种特殊物质,它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电场发生作用的.电场还具有能的性质.

⑵电场强度E:反映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即:EF

q单位:

②场强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受力方向为该点的场强方向. (说明: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放入场中的试探电荷无关,而是由该点的位置和场源电何来决定.)

⑶点电荷的电场强度:E=kQ,其中Q为场源电荷,E为场中距Q为r的某点处的场强大小.对于求r2

均匀带电的球体或球壳外某点的场强时,r为该点到球心的距离.

⑷电场强度的叠加:当存在多个场源电荷时,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为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⑸电场线:为形象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

①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

②电场线不相交,也不相切,更不能认为电场就是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③同一幅图中,场强大的地方电场线较密,场强小的地方电场线较疏.

⑹匀强电场:电场中各点场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相同,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些平行的等间距的平行线.

人教版高二物理教案【篇2】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电流、电路知识,为新课做准备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荷的运动是靠什么做动力的呢?……电压进行新课:

1、电压:电压的作用就是使电荷做定向运动。

产生电流的两个因素是:有电源

电路必须闭合

其中电源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导体要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1)、符号:U

(2)、单位:伏特,符号V,

还有千伏(kV)、毫伏(mV)

1kV=1000V1V=1000mV

例:U=220V=

2、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符号V

(1)、电压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压表的`使用:

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等于一断开的开关)

电压必须红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负极。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边讲边演示一遍

(3)、读数:确定量程……选择示数确定分度值……

读数,写上单位

例:投影图片……让学生读数

练: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

3、动手做:

(1)、让学生连一电路,并连上电压表测电压。

(2)、读出电压的大小。

3、达标练习:课本后7页“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

1、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1、重点是电压表的使用,由于部分学生还是连错电路……串、并联混淆,教师可示范一遍或让学生先化出电路图。

2、读数应多练习几遍,学生使用的电压表量程有所不同,要提示一下。

人教版高二物理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2.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知道它是在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现象.

3.了解多普勒效应的一些应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多普勒效应及产生的原因.

难点:对多普勒效应的解释.

三、教学过程:

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波源和观察者都是相对介质静止的,波源的频率和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是相同的,若波源或观察者或它们两者均相对介质运动,则视察者感觉到的频率f和波源的真实频率f一般并不相同,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火车入站,笛声较高,火车出站,笛声较低,就是这种现象.

(一)多普勒效应

【演示】制作的课件:听行驶中火车的汽笛声

1.现象:当火车向你驶来时,感觉音调变高;当火车离你远去时,感觉音调变低(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

2.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3.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向外发出一个波长的波,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因此波源的频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而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是由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即单位时间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决定的.

【演示】制作的课件:波源和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跟观察者间接收到的频率关系.

(1)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对介质都静止不动.即二者没有相对运动时:

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几个完全波,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就接收到几个完全波.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

(2)当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会改变.

①波源相对介质不动,观察者朝波源运动时(或观察者不动,波源朝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增多,即接收到的频率增大.

②波源相对介质不动,观察者远离波源运动时(或观察者不动,波源远离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减少,即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总之: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注意】在多普勒效应中,波源的频率是不改变的,只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了变化.

4.多普勒效应是波动过程共有的特征,不仅机械波,电磁波和光波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二)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1.根据汽笛声判断火车的运动方向和快慢,以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炮弹的飞行方向等.

2.红移现象: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许多星系的谱线有"红移现象",所谓"红移现象",就是整个光谱结构向光谱红色的一端偏移,这种现象可以用多普勒效应加以解释:由于星系远离我们运动,接收到的星光的频率变小,谱线就向频率变小(即波长变大)的红端移动.科学家从红移的大小还可以算出这种远离运动的速度.这种现象,是证明宇宙在膨胀的一个有力证据.

【小结】多普勒效应是指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它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在1842年发现的.

【作业】课本P25习题A组1~3

四、课堂跟踪反馈

1.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改变

C.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D.只有声波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

2.当火车进站鸣笛时,我们在车站听到的声调( )

A.变低

B.不变

C.变高

D.不知声速和火车车速,不能判断

3.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4.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两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将_______波源频率;如果两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将_____被源频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参考答案

1.C 2.C 3.相对运动 4大于 小于

蜡烛七年级语文教案集锦


根据您的要求小麦网准备了这份实用的“蜡烛七年级语文教案”,你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要知道高效教学水平可以体现在老师写的教案课件里面。

蜡烛七年级语文教案(篇1)

《蜡烛》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所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该文作者西蒙诺夫是一名战地记者,他随苏联红军参加南斯拉夫的反法西斯战争,亲历战场,以真实的故事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战地通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蜡烛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蜡烛》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

2、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三)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

二、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三、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三课《蜡烛》。你们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提问: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 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

(二)简介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识记词语(正音、解词):

鞠躬(jū gōng): 弯身行礼. 瓦砾(wă lì): 破碎的砖头瓦片.

鞠躬(jū gōng): 弯身行礼. 地窖(jiào):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精疲力竭( jié ):形容非常疲惫,身上一点力气 也没有。 也作“精疲力尽”。

名副其实( fù ):名声,名义和实际完全一样。 副:相称,符合。

永垂不朽( chuí):形容人的名声、精神、事迹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垂:流传。

颤巍巍(chàn wēi):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四)整体感知:

1、战争是残酷的野蛮的,它带给人类的是屠杀、是毁灭。同学们请看下这些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当看完这些图片时,也许你们就会对这篇课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明确: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写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文章主题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2、文中的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自由谈

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提示: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4、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5、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五)教师小结

(六)巩固提高:

① 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二、三题

② 辨词练习(例句见课文)

烧毁、烧焦、  珍藏、珍爱、 耸立、肃立、

(七)作业练习

1、巩固字词

2、进一步品味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字词

2、回顾课文内容

谁来回顾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二、思考、讨论,进一步品味课文的艺术特色

1、重点语句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2、写作特色

1) 环境描写

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例如文中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第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等等,这样多次重复的描写,一方面,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另一方面也看出敌人的疯狂。而与环境恶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临危不惧,她不顾艰难,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烈士埋葬,所以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

2)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一般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包括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而本文对主要人物——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文中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吃力,然而又那么认真。不难体会到,是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气概打动了她,激励了她,因此她的所有动作都包含着对烈士的敬意。她舍生忘死地去掩埋烈士,并把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奉献给了可敬的烈士,表现出她对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 对蜡烛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对于烛光的描写,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情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三、教师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啊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然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中。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四、作业练习

1、抄写课内生字词。

2、完成作业本

【课外思考题】

思 考 : (一)

文章的哪些部分感动了你?为什么它使你感动?如果作者换一种写法,你还会被感动吗?

思 考 (二)

战争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战争留给一个民族的是什么?在面临战争,面临灭亡的时刻,每个国家的人民表现出来的又是什么?

《蜡烛》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概括)

②、这位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

师:这位母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埋葬红军烈士的呢?请大家跳读课文,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自由朗读,感受老妇人当时的处境。

(学生找到相关句子一一朗读,尤其是反复描写炮火的句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作了连贯朗读)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当时的情况吗?

生:当时战争很激烈,硝烟弥漫,炮火纷飞……

师:在这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这位老妇人却依然镇定自若地埋葬这位死去的、素不相识的苏联红军战士,她的举止令人感动,她的精神让人敬佩。

假如你是一名随军摄影记者,亲眼目睹了这感人的事件,你要用你手中的相机,把这美好的瞬间变成永恒,你会抓拍哪个画面?(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并说明抓拍这个场景的理由)。可以直接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生:我会抓拍这个画面:“然后,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浮土来继续盖上去。”这一幅画面可以看出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关心,她非常用心地在埋葬烈士,体现了她对红军烈士满怀爱意。

师: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用心?

生:“几小时”、“还没有满意”

生:“竟然”

生:“一捧一捧”、“慢慢地”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的尊敬。

师:能把“一捧一捧”改成“一捧捧”吗?

生:不好。“一捧一捧”强调她的郑重其事,速度很慢,非常仔细。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她还如此的细致,更能够看出她对红军烈士无限的敬意。

师:那么大家找到的这几个词要重读、要缓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生齐读。(未读出效果,又读了第二遍,有明显进步。)

生:“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写出了老妇人的虔诚,她完全把红军烈士当作了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跪”、“吻”两字更是感人。

师:你既能抓拍到画面,又能抓住重点字词,非常好。还有其他地方也写到老妇人的“跪”吗?

生:第22自然段(朗读),也写出了老妇人是用心在埋葬烈士,我觉得这里的“拖”字用得特别好,写出了老妇人的衰老,“拖”得非常艰难,但她还是坚持着为烈士找一个最好的安身之处。

师:是啊,我们会发现,老妇人渐渐远去的背影也变得越来越高大。

生:我找了这一处(28自然段),老妇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蜡烛都拿了出来,可以看出她对红军烈士的无比热爱,她愿意为她付出一切。

师:你很有眼光,还能透过蜡烛感受老妇人的情感,文中还有其他地方写到蜡烛吗?

生:“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弯成了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中,作为挡风的屏障。”这位老妇人很细心。

生:“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这里的蜡泪就是老妇人的眼泪,还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师:你很有联想能力。此处说道“火花依然在闪烁”,后文也多次提到这小火花,大家找一找,读一读,为什么这一点火焰不会熄灭呢?这里的小火花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让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生:这小火花就像老妇人对烈士的哀悼和敬意,永远不会结束。

生:这是正义之光,预示着胜利肯定会来到,法西斯肯定会失败。

生:红军烈士虽然死了,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他的精神永存。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这位苏联红军烈士虽死犹生,人民不会忘记他,尤其是哪一国的人民不会忘记?

生:南斯拉夫人民。我觉得这点火焰还象征着两国人民的深厚友情。

师:大爱无言,记得有位名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母亲,爱别人的孩子是天使。”这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就是一位天使,她亲手点燃的那一点微弱的烛光,驱散了浓浓的黑暗,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田。本文记载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假如这位母亲如今就站在你面前,面对她,你想说什么?你会说什么?请用拟你的笔把它写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同学们的回答道出了老妇人以及当时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心声,让我们共同期待世界铸剑为犁的那一天。 (执教:顾国和中学 楼超君)

[课例二]

《蜡烛》品味语言课堂实录

……

(师):我们已经大致地了解了文章内容,那么请闭上眼睛,想想留在你脑海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老妇人。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拿起你的笔,把你的目光聚集在另你感动的部分,圈划出重要的语句加以品味,说说它为什么感动你。(许久)

(生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师):为什么会把珍藏了45年的蜡烛拿出来?

(生2):悼念战士,以及自己的美好祝愿,好像是在埋葬自己的孩子。

(师):把红军战士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了?战士和老夫人是素不相识的。战士是哪国人?

(生1):是苏联的。

(师):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

(生):贝尔格莱德

(师):好,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让你们感动的?

(生1):文章第15自然段。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为什么会感动你们?

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看。你为什么被感动?

(生1):我觉得老妇人很勇敢。

(师):注意抓住动词,集中在哪个字上?

(生):爬

(师):这说明什么?能否触摸到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生):老妇人想要走近一些,埋葬那个士兵。

(师):还有哪些让人感动的句子?

(生):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老妇人还是爬到士兵的身边埋葬他。

(师):这些是环境描写,说明什么?

(生):老妇人的坚定,一定要埋葬那个士兵,像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师):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还要去埋葬那个士兵,真是让人感动。还有其他语句吗?

(生):文章25自然段,吻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师):突出什么?

(生):对士兵的爱,或者说是母爱。

《蜡烛》的美点赏析

八年级语文推出了苏联作家西蒙诺夫以二战时苏联红军与德军的战斗为题材写的一篇小说──《蜡烛》,写一位南斯拉夫的老母怎样在炮火硝烟中收葬苏军烈士并用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悼念烈士的事。该篇与我国女作家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深深的震撼了读者的心,本文试谈其三个方面的美点。

一、一批动词雕塑人性之美

这篇小说没有像一般小说那样用人物的对话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事实上也不可能有对话,因为一个牺牲的年青战士的遗体与一个孤独的老妇人之间在一个“方场”上发生的故事,作者就选用一系列的动词雕塑主人公老妇人的人性之类:如她“爬出”地窖,原本是想招呼五个红军去躲炮弹的,当她发现一战士牺牲后,她“慢慢地绕过”那段铁栏杆,“走进”方场,写她从容镇定,奋不顾身;写她“把尸身翻过来”,“理好了”他的头发,把他的“手臂弯过来”,“她在他旁边坐下来”,写她对烈士炽热的母爱;写她“跪”地舀干用作墓穴的弹坑中的水,“拖”尸,“画”十字,“吻”遗体“捧”浮士,“堆”坟堆,再“摸”出蜡烛,“插”到坟堆上,“点”上。后来又“取出”另一支蜡烛,向坟墓“鞠躬”等,无不反映她对烈士的崇敬与悼念,无不反映她由一个普通的老妇人一下子变成了反法西斯的斗士,由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变成了烈士的亲人或慈母。她虽然默默不语,内心肯定有千言万语,肯定有万千波澜,这样写,炮火中的人性美才格外灿烂,此时无声真的胜有声!

二、几组对比突出勇者之尊

细读课文,就会发现作者巧妙地谋就了几组对比,并以此升华形象,突出主题。

1、炸得扭曲的铁栏杆与硝烟中不屈的老妇人身影形成对比。作者多次写她艰难绕过那段铁栏杆,应有深意。铁栏杆尚且被炸坏,她这个老弱的血肉之躯却从地窖到了地面,决不趴下,这不是写柔中之刚,和弱者之勇吗?

2、炮弹落点的远与近形成对比。在第13至25自然段,竟有5次写德国人的炮火,其中有4次写炮弹落下离老妇人很远,只在第25段写炮弹落得相当近。为什么炮弹由远而近?想来是因为她点亮的蜡烛“引”来的,但老妇人“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这就写出了她的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

3、被炸而死的猫与老妇人形成对土。第12自然段写道“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慢慢爬出了地窖”,她深知战争残酷,她深知自己老迈不会比猫更敏捷,但她却偏要义无反顾。

4、黑色大围巾与红色大蜡烛形在对比。老妇人特意披着黑色大围巾,体现出庄严、肃穆、凝重气氛,体现出对烈士的哀悼,又用那曾是代表喜庆的结婚蜡烛以及它暖色的光来表示对烈士精神的纪念,表示对入侵者、杀人者的恨与抗争。小说中这两个“道具”的使用意蕴是很深的。

三、两支蜡烛象征正义之光

是的,作者多次描写蜡烛的火焰与光亮,并写它在炮火中被震熄又被点亮,一支燃尽时另一支又续上,特别是结尾处充满深情的笔墨:“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这就极具象征意义:它是一个“母亲”(代表了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眼泪”,即正义的悼念,它又是一个反侵略的“儿子”的“英勇”精神的外化,是正义的圣光在感召着世人。这里用蜡烛的光亮结尾比《百合花》中新媳妇用一床带百合花的结婚被子安葬牺牲的战士,对读者而言,更有视觉的冲击力,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蜡烛七年级语文教案(篇2)

《蜡烛》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所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该文作者西蒙诺夫是一名战地记者,他随苏联红军参加南斯拉夫的反法西斯战争,亲历战场,以真实的故事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战地通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蜡烛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5.德育目标 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在跃动的烛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光明的未来。学习本文,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2.联想拓展法。3.点拨教学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要点]

①朗读课文,把握记叙六要素,整体把握文意;②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③探究文章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的奥秘;④揣摩语言,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三课《蜡烛》。你们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歌颂母亲(烛光里的妈妈)。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

二、介绍时代背景:

有关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从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正式开始,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正式结束。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

《蜡烛》知识要点

一、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1950年出版《战斗中的中国》,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年到1971年发表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二、背景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红军从北往南对德国法西斯进行反攻,帮助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各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作者以随军记者的身份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到柏林,本文写的就是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时发生的一个故事,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之间的战斗友谊。

三、基础字词归纳

扶老挈幼(fúlǎoqièyòu) 契约(qìyuē) 锲而不舍(qièérbùshě) 瓦砾(wǎlì) 闪烁(shǎnshuò) 众口铄金(zhòngkǒushuòjīn) 烛芯(zhúxīn) 花蕊(huāruǐ) 地窖(dìjiào) 窑洞(yáodòng) 窟窿(kūlóng) 迫击炮(pǎijīpào) 拂晓(fúxiǎo) 颤巍巍(chànwēiwēi) 匍匐前进(púfúqiánjìn) 名副其实(míngfùqíshí) 鞠躬(jūgōng) 衰老(shuāilǎo) 屏障(píngzhàng) 揣测(chuǎicè) 挣揣(zhèngchuāi) 精疲力竭(jīngpílìjié)

四、词语解释

1.拂晓:天将明的时候。

2.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3.地窖:收藏东西的地洞。

4.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的某些动作)。

5.耸立:高起,直立。

6.匍匐:爬行。

7.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8.肃穆:严肃安静。

9.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10.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

11.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1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13.真爱:重视爱护。

14.洋铁:从外国进口的铁。

15.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16.惊扰:惊动打扰。

五、文章中心归纳

本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对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亲手埋葬牺牲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的苏联红军战士,并插上自己45年来一直珍藏的结婚喜烛的感人事迹的描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六、课外阅读

第一部分:中国人多数都有一个乳名,又叫小名。这是大人给孩子作的一个永久性记号。它记载着人们各式各样的思想与情感。大人们的这个寄托和念想对孩子来说伴随终生。

我的乳名就是这样,大人们叫我“xinzai”,是什么意思呢?已上学的我求不出这个解。父母说是爷爷奶奶起的。一天放了学,心软的奶奶在我的追问下打开了话匣子。

“你的名字叫‘心灾’,”她说着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你是心里有灾,心灾!”“怎么能是这两个字呢?”我心里想着,没有说出口。奶奶把表情愕然的我拉到身边,轻轻抚摸着我的脑袋,眼里忽然射出一种少见的悲愤的光,牙齿像是咬着似的说:“这得从你的出生说起。鬼子进村时你出生的。”

“那天(1943年1月8日)天刚亮,外头就有人喊‘鬼子来了,鬼子快进村了’!真是晴天霹雳啊!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从据点出来就是扫荡啊!小鬼子是野兽,没有人性啊!到哪儿都是‘三光’(抢光、杀光、烧光)啊!该千刀杀的鬼子怎么这时候来了啊!正是你要出生的时候。家里只有我和你娘。我怕你的小命要葬送到小鬼子手里,我更怕你娘月子里有了好歹。听说鬼子已经从村东头进来了,你娘紧张、害怕,我更紧张。就因为紧张,还没准备好,你哇哇地落地了。这怎么办呢?日本鬼子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啊!得跑啊!再怎么也得到野坟地躲一躲。可十冬腊月,你娘俩受了风寒怎么办啊?真是左也怕右也怕。但思来想去,走一步说一步,先躲过鬼子的刺刀再说。也是急中生智,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急急忙忙烙了两个又厚又大的油饼,用蒸馍的笼布包起来,让你娘前胸贴一个,后背贴一个,然后用袋子勒上。用它抵御腊月里野地的风寒,也能用它来挡饥。就是这样,我们抱着你,在野地坟间冻了一天一夜。直等到看见日本鬼子驮着粮食,赶着牲口,狼烟动地地出了村,知道那是扫荡完了,然后才回到家里。幸好你的命大,活了下来。可你娘从此落下了毛病。”

奶奶说到这里,已是气喘得厉害,她用质问的口吻说:“我啥时候想起来啥时候心里打颤,嗓子眼里冒火:咱在自己的家过日子,日本人有日本人的地儿,他们凭什么来到咱们家门口横行霸道啊!世上咋兴这样的强盗恶魔啊?咋没人治治这些禽兽不如的东西呢?”

奶奶缓过一口气以后对我说:“孩子,你真是有大灾啊!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头就遇到强盗、恶魔!差一点要了你的小命。你这是胎里带来的灾啊!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消掉这个灾。我听人说要消心里的灾就要把它说出来撂倒明处。大家经常喊来喊去,灾就消了。我就给你起了个小名叫‘心灾’!我孙子的这个灾,也是咱全家的灾,我这一辈子不会忘记,我也叫你永远不忘记。”

我在襁褓时发生的惨烈故事,不可能清晰的存留在我的记忆中。但是,奶奶对我乳名来历的诉说,已经并将永远成为我人生最深刻的记忆。

(作者:孙荪,选自《青年文摘》)

1.奶奶为“我”取“心灾”这个乳名的用意是什么?

2.第四段的情节可分为五个阶段,下面已概括了首尾两个阶段。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短语补写出中间三个阶段的情节。

听说鬼子进村→( )→( )→( )→见鬼子出村而回家

3.联系全文,结合文中加线的词句,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眼里忽然射出一种少见的悲愤的光,牙齿像是咬着似的说……”一句,表达了奶奶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奶奶说到这里,已是气喘得厉害……”一句中加线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4.文章主题部分主要是通过奶奶的口吻来叙述的,若改用“我”的直接叙述好不好?为什么?根据文章中我和奶奶各自的叙述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简要回答。

第二部分:狭路相逢 【美】彼得•勃德威•邦勒郭

几年前,我随一个旅行团去珍珠港旅行,团中有一位牧师在事发当天——1942年12月7日,日本偷袭并击毁我们太平洋舰队的那天,正在此地。他给团友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当天的种种恐怖:大火,沉船,枪林弹雨,炮声轰轰。我也在听,眼角突然瞥见一个六七十岁的日本游客走进了纪念馆。

他打扮得很刻意而整齐——笔挺的领带,扣得一丝不苟的运动夹克。锃亮的棕色皮鞋。这身打扮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即使是白领人士,哪怕是电视新闻主持人,到了夏威夷也很少西装革履,大家都是穿一件敞领的夏威夷T恤。

日本人的身旁有两个女人,年纪大一点的应该是他的妻子,另一个可能是他的女儿。两个女人都衣着保守,穿着精致的鞋。日本人左手有几分害羞地拿着一个花环,花环很精美,直径足有18英寸,看上去价格不菲。

团里的老兵继续讲着他的经历——他被困在甲板底下,大水冲来,他辨不清方向,大火就在头顶上,浓烟使他窒息,战友就死在他的脚下,他在黑暗中挣扎着逃命。所有的团员都听得聚精会神,只有我注意到了:那个日本人正朝我们走近。

我正看着他的时候,他停了下来,对他的妻子说了些什么。他们静静地站着,几乎有些庄严。然后,日本人紧了紧领带,又把夹克的褶子弄平。好像在做什么准备似的,他抖了抖肩,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又吐出来。接着,他独自一个人,面色郑重地走到这只沉舰的栏杆处。其他的人仍围在那位老兵身旁,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日本游客的存在。

我不认为他听得懂美国老兵的话,可是我看到他在栏杆旁,弯下腰去,鞠了一个90度的躬。他开始说话。我仔细听,但不能听懂。可是从他的表情和语气,我猜出了他话里的意思,那里面承载了太多的内容:认错,悲伤,尊严,同情和祝福。

他静静地祷告完后,沉重地将那花环抛向了海水中——便是那同样一片海水,刚才那位美国老兵一直都在提到。日本游客看着花环随着海浪飘远,他努力要保持常态,可是眼泪泄露了他的感情。

我猜他也是个老兵,当年曾驾着飞机投下炸药炮弹,炸毁了我们的军舰。或许,他这次便是来忏悔的,不是对我们的政府,而是对他曾以战争的名义夺取的那些年轻的生命。

日本人又向后退了几步,缓缓地,深深地,鞠了个躬。然后他站直身子,回到家人身边。使命既已完成,他们似乎准备离开了。正当日本老兵准备离去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一直靠着墙的美国人移开了步子。他衣着随意,肚子微凸,头发稀少,手拿一顶帽子。我突然想,这个人大概也是个二战老兵。或许他也参加了太平洋海战。来这,也有他的使命吧。

当那家日本人经过他时,美国老兵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我紧张了,怕他们冲突起来。日本游客有几分迷惑,脸上露出了惊讶和难过的神色。他的家人,眼睛盯着地上,也停下脚步,聚在他的身旁。

出人意料的是,美国老兵挺直腰来了个立正,他缓缓举起了他的右手,在额前硬硬地停下——他给他的宿敌敬了个军礼。日本老兵突然明白过来,立即回以军礼。

刚才聚着听故事的游客纷纷散去,两个老兵似乎遗世而存,联系他们的是共有的痛苦、荣耀和记忆。美国老兵放下了他的右手,仍保持着立正的姿势,向后退了一步;日本老兵,双手笔直地贴在腿两侧,向他面前的这个人鞠了个躬。出乎我意料的是,美国老兵回鞠了个躬。

两个人一个字也没有说,也不需要说。那两张被泪水浸湿的严肃的脸,已经向彼此表达了任何语言都无可言及的感情。

1、“我眼角”为什么能够“突然瞥见”日本游客?“刻意而整齐”的打扮从心理方面怎样理解?

2、怎样解释“日本人左手有几分害羞地拿着一个花环”?作者为什么要说明这个花环“很精美”且“价格不菲”?

3、文中哪处表现了日本人“几乎有些庄严”?他为什么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4、作者为什么在“沉重地将那花环抛向了海水中”后强调地注释出——“便是那同样一片海水”?

5、为什么说“或许,他这次便是来忏悔的,不是对我们的政府,而是对他曾以战争的名义夺去的那些年轻的生命”?

6、一个侵略者,一个是付出了惨痛代价的被侵略者,他们怎么会有“共同的痛苦、荣耀和记忆”?

7、你怎样理解文题“狭路相逢”和文章的主题?

《蜡烛》写作特点

1)环境描写

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例如文中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第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等等,这样多次重复的描写,一方面,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另一方面也看出敌人的疯狂。而与环境恶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临危不惧,她不顾艰难,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烈士埋葬,所以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

2)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一般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包括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而本文对主要人物——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文中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吃力,然而又那么认真。不难体会到,是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气概打动了她,激励了她,因此她的所有动作都包含着对烈士的敬意。她舍生忘死地去掩埋烈士,并把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奉献给了可敬的烈士,表现出她对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对蜡烛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对于烛光的描写,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情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蜡烛七年级语文教案(篇3)

《蜡烛》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所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该文作者西蒙诺夫是一名战地记者,他随苏联红军参加南斯拉夫的反法西斯战争,亲历战场,以真实的故事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战地通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蜡烛七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蜡烛》教案

创意说明: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选材巧妙外,细腻的描写不可或缺。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情感,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摹写。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妨将有些描写对象相同的反复摹写进行归类、比较,再品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教学步骤]

一.寻找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3.意见综合: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二.归类

按内容将这些描写归类集中。如: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11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三.分块品析

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课文扩读材料。

勇气

D.C.狄斯尼(选文略)

使用建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战争使亿万人民处于法西斯的铁蹄之下。然而真正强大的不是法西斯,而是人民,人民中间蕴藏着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正如毛泽东所说:“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与课文相似的是,《勇气》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被侵略国的人民与解放人员之间发生的故事,并且文中也有“两种勇气”“两次收留”,为学生尝试“归类品味”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文本,可以成为这种学法的“试验田”。

《蜡烛》教学后记

《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可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却并非易事。

阅读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在阅读时及时地建立起有关信息的心理表象,因而我将本文的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上,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点,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

在分析《蜡烛》的主题时,学生们大多不知从何说起,整个课堂气氛十分冷淡。为了顺利解读《蜡烛》的主题,不至于让学生无从思考,我要求学生用“我被┅┅所感动,原因是┅┅”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通过小组讨论,五分钟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

生1:我被苏联红军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原因是那位牺牲的红军战士是那么的年轻,但是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他却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者对红军烈士牺牲时姿态的描写,让人潸然泪下。

生2: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在那么一个炮火连天的环境下,人们想躲避还来不及,可是老夫人却毫不畏惧的走向了炮弹横飞的战场,她走的那样坚定,完全不怕被炮火击中。

生3: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是那么的衰老,连行走都很吃力,可是她却做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安葬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这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

生4: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私的爱所感动,原因是为了表达对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的爱戴和敬意,老夫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心爱的结婚蜡烛点在烈士的坟前,并且在烈士的坟前守侯了一夜。

生5: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言的行动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默默安葬好了契柯拉耶夫烈士以后,又默默地在他的坟前守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当苏联红军发现她时,她仍然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向这些红军们鞠了个躬,并点燃了最后一只蜡烛,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此时此刻,语言似乎已是多余的了,老夫人和红军的心是相通的。

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既感受到了文章主要的写作内容:安葬红军烈士、点燃结婚蜡烛;又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对苏联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崇高而深厚爱。可是老师还有一个疑问,难道作者仅仅是为了表现这一个主题吗?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一主题再推而广之?小组合作探讨之后进行全班交流。

生1:我认为还表现了苏联和南斯拉夫两国人民之间那种深厚的情谊。因为契柯拉耶夫可以为南斯拉夫人民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而老妇人玛利·育乞西为了安葬红军烈士,宁可冒着生命的危险,并且献出了自己最心爱的结婚蜡烛。由此可见,两国人民在共同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生2:我认为还表现了作者对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的赞美。因为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和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并且没有血缘关系,可是他们之间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这种超越国界的爱让人感动,催人泪下。

师小结:同学们的讨论、分析和品味将文章的内容与主题完美的统一了起来。的确,作者通过一系列感人情景的刻画,高度赞扬了南斯拉夫的老母亲对红军烈士的真挚而深沉的爱,热情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共同反抗法西斯战争中所建立的崇高的情谊,这种情谊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帮助学生化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打开学生探究的闸门和思维的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将发现的机会给了学生。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融进了作品灵魂的深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文章的主题把握准确,有的学生的分析比我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不能将课文支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进行问答式解读。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等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实现“交流”与“互惠”,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蜡烛》教学反思

《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可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却并非易事。

在设计教学时,我将本文的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上,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点,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

在分析《蜡烛》的主题时,学生们大多不知从何说起,整个课堂气氛十分冷淡。为了顺利解读《蜡烛》的主题,不至于让学生无从思考,我要求学生用“我被┅┅所感动,原因是┅┅”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通过小组讨论,五分钟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

生1:我被苏联红军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原因是那位牺牲的红军战士是那么的年轻,但是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他却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者对红军烈士牺牲时姿态的描写,让人潸然泪下。

生2: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在那么一个炮火连天的环境下,人们想躲避还来不及,可是老夫人却毫不畏惧的走向了炮弹横飞的战场,她走的那样坚定,完全不怕被炮火击中。

生3: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是那么的衰老,连行走都很吃力,可是她却做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安葬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这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

生4: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私的爱所感动,原因是为了表达对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的爱戴和敬意,老夫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心爱的结婚蜡烛点在烈士的坟前,并且在烈士的坟前守侯了一夜。

生5: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言的行动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默默安葬好了契柯拉耶夫烈士以后,又默默地在他的坟前守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当苏联红军发现她时,她仍然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向这些红军们鞠了个躬,并点燃了最后一只蜡烛,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此时此刻,语言似乎已是多余的了,老夫人和红军的心是相通的。

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既感受到了文章主要的写作内容:安葬红军烈士、点燃结婚蜡烛;又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对苏联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崇高而深厚爱。

本文来源://www.xmw98.com/x/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