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网 >地图 >实用文 >

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时间:2023-12-29 作者:小麦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汇总。

我们要如何写最触动心灵的作品读后感呢?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 读后感能帮助我们对所读的作品进行归纳和总结,体现其核心价值,经过反复斟酌栏目小编为您呈现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仅供参考请大家认真阅读下列信息!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篇1)

利与弊钱穆先生在书中说道:“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

这是一个很难读的句子。我咀嚼了很多遍才明白它的意思。是啊,制度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即便它的弊病远远大于它的益处,它也一定是为了解决当时的某一问题而产生出来的。

唐代的科举制度是众所周知的。实际上,它是从汉代的选举制度演变而来的。在唐代,科举制度广招贤才,向更多的人开放,但最终由于官多官少,不得不降低要求,造成大量无用得官职。

明朝时,朱元璋废丞相,独自承担治国之责,部分原因是怕丞相与其他大臣勾结,对皇帝构成威胁。初期,朱元璋兴致勃勃,每天勤奋批阅奏章,但久而久之,政务愈加繁忙,一代代的皇帝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废丞相的弊病愈加显现出来。

如今设想,身为一国皇帝或朝廷重臣,必不可能草率决定一政策或制度,而必然反复考虑思量,与众人商议后才下决定,所以就理来说,不说最好,至少也应是能比较合理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但即使在今天,也不可能有一个完全没有缺点的政策。错误和伤害总是不可避免的。总有一些人的利益会受到损害,但也有大的和小的。另一方面,腐败在每一个朝代都是存在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总是有道理的,总有那么一些人无法抵制**,成了“坏了一锅粥”的“老鼠屎”。

所以说,面对历史,站在今天的角度去剖析当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同时我们也应回到历史的落脚点,以一个当代人的身份去看待各项制度。历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探索和努力中逐步推进,更好地依靠公众的力量来实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篇2)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与>读后感

樊子悠这是一本我看完后无法释怀的书,强烈推荐给身边的人。被称为神作不是没道理的,很少遇到过让我在短时间内反反复复,看了又看,划了又划的书。

这本书虽然很薄,但知识却如此密集,让人眼花缭乱。即使你完全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你也必须承认读他的书可以获得很多经验。

对于汉唐为何而强,明清为何而颓的分析非常到位,所谓的黑暗**并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的,可能更多有当时人的妥协平衡与无奈,能够体会到钱常说的对古人常保留一丝温情和敬意背后的深意。

严格地说,钱穆是一位经典学者,而不是一位专业的历史学家。这本书在史料上难免会有一些不准确和漏洞。让我们看看总体分析。

从分权和集权的角度

总的趋势是地方权力逐渐集中。

汉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可能是最好的,地方**和中国共产党在待遇和地位上处于同一水平。

唐代的政治制度比汉代民主一些,地方权力开始削弱。表现在地方大员的下属也必须由**安排。

宋代开始向**集权的**方式靠拢,地方**的权利被分割,削弱了地方财政。

明代则更加集权,地方**的权利进一步分拆细化,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

由于部落统治,清朝的集权发展到了极致。

当然分权也不一定是好事,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就是**一旦衰弱,就无法控制地方的豪强化,进而反过来下克上,造成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乱象。宋代也是总结了这个教训而进行**集权。

**集权好处在于使得地方衰弱,无力对抗**;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却难以形成凝聚力,一旦****被击破,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整体灭亡。

当代商业上可以参考中国移动在各地分公司权力大的时候,展现出的活力和创新力,以及在权力**总公司后,展现出来的官僚化和迟缓化的表现。

从皇权和相权的角度

大势所趋势皇权逐渐压倒对方权力,最终完全吞并对方权力。

在汉代,皇权与相对权是共治的,甚至相对权在实权方面也越来越受到控制。

到了唐代,宰相的权力开始减少,个人责任制度被分为三个衙门委员会。

宋代相权进一步削弱,没有军事权、财权、人权和监察权。

明朝取消了名义上的宰相,成为权力主体敢于行使宰相职能的事情。皇帝只依靠内阁作为秘书处。

清朝在内阁基础上增设军事部门,实行皇帝政务的秘密政治。

中国的皇相两权,比较类似董事长和ceo的关系,创始人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服务,然而要担心的是,权力放出去以后,还怎么保障自己和子孙后代的权力。

'田代姜齐'的>故事并没不是孤例,历史上相权到达了顶点的最著名事件,是有名的'穿越者'王莽。当代商界可以看到国美的黄光裕和陈晓的故事。

从经济的角度

经济的问题比较复杂,大体趋势是从一开始的力役、兵役、土地税都要交纳,逐渐变为只有财役税收统一的形式。

汉代赋税相对较轻,中国历史上只有一次长期免征地租。全民都需要服兵役和兵役,他们可以通过花钱来逃避兵役。但国家对人民的责任微乎其微,民营经济更加自由。

唐代的'租庸调制'是力役、财税都要缴纳,不过总体税比汉代更轻。而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更大,比如土地政策中的“计划经济”,后来变成了“两税制”和自由经济。

宋代将五代时期力役、财税都交纳并严重毁灭地方经济的'差役法',改为花钱消灾的'免役法',从此中国人再也不用服'力役'了。兵役制采取终身雇佣的“征兵制”

明代从一开始的依据人口统计的土地统计的财税制度,走向了只收田赋的'一条鞭法',不过收银不收粮的形式,让人民还要受到商人的再次剥削,而国家也因为银本位的制度而造成国家资源被西班牙掠夺(中国缺少**资源,'元'这个字来自于西班牙)。兵役则采用了唐代的'府兵制'.

清代的经济钱穆没有说,我觉得可以一说的有康熙的'永不加赋'这样的理想主义政策,雍正的'火耗归公'、'养廉银'这样的现实主义政策。

从力役、兵役、财役都要交纳,向只有财役税收这样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古代的通信水平落后,兵役、力役需要精密的人口管理统计,需要长时间付出极大的精力物力和人力,所以最后都转向了相对简单的土地税收形式。而长期的土地税将让兵役和兵役重新开始征收,导致人民群众的压力越来越大。

而土地买卖的自由化则会造成大量的土地兼并,加上人口的增多,工商业的不发达,当生产力和人口关系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古代人类难以摆脱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一次一次的重来。

从人才选拔的角度

大体趋势是从贵族、大族垄断向门第,再向全民开放;从推举到考律诗到经义,再到考八股文。

在汉代,人才被选举出来,如地方选举,**选举,孝道。

唐代中国人拥有了考试的科举制度,把进仕之路向全国人开放,但依然以门第为主。

宋代门第势力已经衰落,科举制度真正的走向了全国人。

明朝综合宋人对《经义》的考证不严谨、不客观的事实,开始变相考证《八股文》

清代,由于外族统治的需要,在考试中为满族等统治民族增加了更多的地方和更简单的渠道。

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世界上的很长时间都是非常先进的,而且也是中国的政治官场中少数几乎没有**舞弊的,这样的制度保证了最优秀的人能进入**机构。不过成功模式被人为的的单一化,也造成了最优秀的人不愿进入工商阶层等其他空间。

读后感1、政治制度离不开当时的人事,脱离了人的动机这个关键,制度就只是单纯的条条框框。

2、政治制度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各个时代的制度之间,各个制度都有潜在的联系和交织。

3、看上去很好的制度也有变坏的一天,看上去很坏的制度在设立之初往往也来自于良好的用意,因为整个世界都是在不停变化的,不要以现代人后世所处的世界准则来抹杀已往的历史。

4、决定制度的关键是文化,决定文化的关键是民族,决定民族的关键是生活习惯,决定生活习惯的是作息,决定作息的关键是自然环境,决定自然环境的是地理。所以制度的决定一定是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5、对历史和过去带着一些敬意和温情,一个时代的人只能做好一个时代的事,而人类是一代踏着一代的肩膀才站立起来的,不要因为有过黑暗的部分而将整个历史都全部抹杀了。这也是我不喜欢黑格尔和他的门徒们用国外的单一角度对中国历史的负面评价的原因。

最后再以钱穆的话作为结尾

'我们不要说中国民族衰老了,它的文化不行了,那些空洞话。我们要分析那时的具体事说,换言之,我们要找出历史材料,来说明当时究竟失败在那里。'

'不要以时代事实取代历史事实,历史事实纵然有过失但总有其当时的存在意义,万不可将历史之过失全盘否定。只有学习得,借鉴失才能对当下改革有积极意义。'

看到这些话,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真真切切的能感受到大师在主流的'民族虚无主义'下的执着和坚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篇3)

泱泱中华两千年,史籍浩繁,但自太史公起,多是纪传体史书,少有专述制度的典籍,而能把历代制度放在一起作对比的史书更是少之又少。钱穆先生这本书,从制度着眼,如线穿珠,从汉、唐、宋、明、清一路讲下去,贯穿起各各人事,让人豁然开朗。

钱老阅史无数,是近代治史最后一个集大成者,这本书也是写的深入浅出,各种典章故旧信手拈来。笔者学力浅薄,只能就其中几点做些思考。

一.到底存不存在相权。

宰相,按照钱先生的说法,是中国古代政府中的实际领袖。两千年国史其实就是皇权和相权相互博弈,此消彼长的过程。从汉代一路走下来,皇权日盛,相权日衰,到明代胡维庸造反,明太祖取消宰相一职,所以明清两代才是真正专制的时代。

天下之大,从秦代统一算起,疆域北起河套,南至两广,西起陇山,东至朝鲜半岛,有上千个县,事务繁多。始皇精力过人,尚自每天要批阅一百多斤奏章,后来人自难仿效。这么大的天下,一个人是无论如何管不过来的,必须有人分担,所以宰相必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名称,分担的分量也不一样罢了。在汉代叫宰相,一人包揽,唐代是由中书令、侍郎、尚书令三人负责,宋代由中书负责行政,三司负责财政,枢密负责军事,明代由大学士票拟,皇帝本人或者司礼监太监批红,清代政务由皇帝和军机处大臣商定。不论名头如何变化,总是要有人来分担皇帝手里的权力的,这是中国国土博大、事务繁多所天然决定的。

二.宰相到底是管家还是实际领袖

钱先生认为,宰相是政府首脑,是国家的实际领袖。皇帝只是国家权威的象征。至于后来相权衰微,是各类因素共同导致的。但这是不对的,正常情况应该是相权对国家负责,皇权只对皇室负责。

但是从上文可以看出,两千年下来相权是越来越小,皇权倒是越来越大。如果宰相是实际领袖的话,为什么却要不断受到皇室的制约。如果把宰相看作是皇帝的管家的话,这个现象就很容易解释了:主人让管家帮忙治家遇到懒主人,管家管的就多管些;遇到勤快的主人,管家就少管些。

那么,到底宰相是实际领袖还是管家?这个应该从谁受制于谁来分析。

中国国土庞大,举国皆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家庭,居住分散,参政意识淡薄。这导致了中国不可能像希腊城邦那样选举产生领袖,也不可能定期推选出代表民意的国会,所以天然地造成了不民主。不民主就会产生个体领袖皇帝,再由皇帝来任命宰相,从而宰相受制于皇帝。所以与其说宰相是政府实际领袖,不如说宰相是皇帝事情太多管不过来,请的一个管家而已。倘若皇帝是由宰相或者内阁任命的,那样宰相方可以说是实际的领袖。

三.历代田赋政策

历代土地政策都极其简单,虽有便于操作、避免官吏从中上下其手的考虑,但是也过于简陋了。汉代就是按田收赋,唐代实行两税制,按人收赋,宋代也是两税制,加上地方乡绅负责制,明代用鱼鳞册,按人、按田统计收赋,清代沿用明制。即不考虑田有贫瘠肥沃,也不考虑收割播种的效率不同,更遑论山民、渔民等不以耕地为生的家庭。与精巧繁复、互相牵制的政府职权系统相比,真是简陋之极了。从这一点,也可见出皇帝们视百姓如刍狗的心态。

四.清代制度得失

清代是皇权最集中的朝代,加上自雍正皇帝创立的秘密政治,使有清一代的政治制度最为黑暗专制。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清代的皇帝反而是历代里最为清明的。这来源于清代皇帝对皇子教育的高度重视和雍正创立的秘密建储制度。这个制度保证了太子不用早早确立,成为大家的靶子,同时皇子们为了竞争储位,也要各各勤勉。

就像钱老说的,制度永远要和人事配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清代没有一个好的政府职权制度,反而发展出了好的储位继承制,从而保证了每位皇帝都不至于太差劲。

五.制度的作用

每朝都有每朝的制度,配合当朝的人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没有完美的制度,任何制度都会有死角存在。有时候越是繁复的制度,死角反而越多,这就是老子说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所以制度绝对不是越多越好,而要视当时情况而定,针对时代特点,制定出配合当时人事的制度来,才能发挥其作用。同样的,时代前进了,人事变化了,制度也应该跟着变化,因循守旧,只能是弊大于利。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钱穆先生视野宏阔,分析鞭辟入里,语言平实。这本书极薄,而内容却极厚重,值得一读再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篇4)

近日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颇有启发。此书就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汉、唐、宋、明、清的四个方面**职权的分配、考试和选举制度、**的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役制度概括主要内容,叙述演变历程,指陈利弊得失。书中生动通俗的预言完全超出了我对政治类书籍的期待,它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方式更加发人深省,这让我受益匪浅。

下面谈谈我读完此书的一些浅薄认识。

一、看问题时要用联系的观点

钱穆先生指出,“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须知道在此制度实施时期之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此处的意见钱穆先生称之为历史意见,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时代意见,即后世在自己的时代背景下对历史制度做出的评价。为何钱穆先生更强调注重历史意见?

因为历史观点具有时代观点无法替代的价值。南橘北枳的道理大家都明了。在同一时空下,同一物种只因种植在不同地域就结出了不同的果。

而给出时代意见的后世者与提供历史意见的当事人不仅在学识、阅历、认知上已然不同,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更已是时移世易、沧海桑田。时代意见也就无法包含历史意见中那些源于亲身经历者的真实而客观的切身体会。所以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充分考虑到时代背景、国别族群、地域风土、文化习俗、科学教育等各个影响认知的因素,才能设身处地去体会原汁原味的感受,做出客观而理性的判断。

二、研究事物时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钱穆先生在书中写到,“政治是文化中重要一机构,决不会随随便便无端产生出某一制度的。”所谓“不会随随便便无端”,也就是说事物的产生必有其因果和依据,更是有其一定的规律、路径和内在深意值得挖掘**的。例如,汉代的兵役制度规定,男子从23岁开始服兵役。

为何是23岁呢?钱穆认为,这是当时农业经济决定的。原因有二。

首先,汉代的耕作主要依靠人力资源,生产力不发达,不能实现高产。早期男子兵役将减少农业劳动力。二是遵循农业耕种规律,壮丁劳作三年后便会有一年的积蓄用来照顾家人,即“三年耕,有一年之蓄。

”所以汉代男子20成丁受田,23岁才被要求为国服役。所以只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将事物看的透彻,才会更好地理解其精妙奥义,也有利于摸索出它产生的规律,以便在未来同类事物的产生中思虑周全、未雨绸缪、惩前毖后。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篇5)

前不久看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原以为它会如以往看过的一些名著那样枯燥乏味的。谁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从序、序到汉、唐、宋、明、清五代讲学到总论,我都发挥了十二点精神,提足了兴趣,饶有兴趣地读了两遍。因此,我从兴趣中学到了很多。

《论语》中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顾名思义,就是指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不是一团漆黑,而是有得有失的。

而中国的几千年一言以蔽之曰“封建专制”,则是钱穆先生所最反对的了。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在这本书里,钱先生论得论失,但主要的是要肯定其得,即中国历代(自然主要是先生所详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在政治制度、人事上的建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应何应钦邀请,为台湾“战略顾问安全委员会”所作专题演讲的合集。后在台中养病,又应约写一部“研究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截稿期限急迫,遂以讲稿稍加补充修改,正式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付梓成书。该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观与对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

要言不烦,论述精辟,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容易写出最新最美的文字。论及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历代之始,不论汉唐还是明清,都如一张张白净的纸,在英明的君主的励精图治下,总能创造出一个个辉煌。而在历朝之后期呢,多因了因循守旧、骄奢淫逸、小人干政、内忧外患等等,经济、文化、军事上或多或少地陷入了无可自拔的困境当中,再想恢复到过往的繁荣昌盛又谈何容易呢?这不就是教我们要懂得发展、懂得开拓进取吗?

否则,就只能是见到最初时那美丽的昙花一现,没法持久。推及政治制度,钱穆先生说“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好久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要继续努力,永久改进。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之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哪能有一项制度经过一两百年还算得失好制度的呢?

”不正说的世界是发展的,我们要与时俱进才不至于落后的道理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民生是衡量政治得失的关键指标。也不记得是何时何地听来的这句话了,但总觉得说的挺好的。在《中国政治得失》这本书里,钱先生论述了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朝代,很显而易见的就是先生最赞汉,次褒唐,再次谈宋明,而末仅就全贬清似的了。

若问其间的原因,我想不同的读者一定会有各异的理解的。在我看来,张先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从民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评论。而至于民生方面,又是可由许多处所见的。

在此,我想主要就从历代的兵役制度来看。从这本书中不难看出,汉代的兵役制度是相当人性化的,这从当时设置的兵役时代就可以看出。“一个壮丁,到二十三岁才开始服兵役……”这里,正是汉统治者充分考虑到壮丁以及他的家庭负担的体现,既是一种经济的考虑,也是一种道德的决定。

唐初是实行“寓农于兵”政策的,也可谓之为府兵制度,较之于汉制,这似乎比较好一些。但后来,官兵制度也失败了,官兵变成了劳工,这必须说是造成了民不聊生的局面。“宋代兵制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兵制了”在那时,凡当兵的,都要面上刺花字,是不被国家所重用的,因而也是被世人所瞧不起的。

明代的兵制呢,先生说“明代武功,较之唐代相差并不远。”由此或许也可见,实行卫所制的明代兵制,在平时卫所军给田自养,而国家呢,也可以说是比较注重民生吧,总之是就不要他赋税了的。清代,则是由于满族人统治下的政府,满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敌视汉族人的,所以要论及民生,清代的中国人,或许应该主要是汉族人,实在是苦不堪言的。

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对我启迪最大的则莫过于评价一个朝代的政治好坏的一种方法了——学会“听取”历史意见,而不能只从个人所属的时代出发,不能只凭自己时代的判断来吞灭历史的判断。于是,在本书的前言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先生从理论的高度明确地区分了“历史意见”与“时代意见”这一对范畴。先生指出,所谓“历史意见”,指的是一项制度实施之时代的人们由切身感受所发出的意见,而“时代意见”则是指后人单凭其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

“我们在研究历史上任何一项制度时,都应该注意到每一制度之背后当时人的观念与理论,没有一项制度能够凭空而产生出来的。”这种制度背后当时人的观念与理论,在我们今天看来,或已成为一种“历史意见”,但对当时人来说,无疑是代表着他们时代精神的“时代意见”。唯有代表着当时的“时代意见”,它才有存在的合理性,才能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而不变,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历史意见”。

故钱先生认为,“时代意见”与“历史意见”二者应该是精义相通的。如果说一个人在评价历史而又不知这种“历史意见”,那是他的无知;若其明知“历史意见”为何而又以自己的“时代意见”来肆意吞没“历史意见”,那就是狂妄,是数典忘祖。毫无疑问,在我们的研究中,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允许的。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在拜读本书时,一面我获益匪浅,解决了我中学学习历史时的很多困扰;可是接踵而来的却又是一些不解的疑惑。也许是因为钱穆先生本人对中国古代政治相当认同,这让我觉得有些地方似乎有点变相猜疑。例如,张先生一直认为汉代的政治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政治,所以他选择了许多史料来论证这一观点。从书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汉代制度的优势:

轻徭薄赋的经济制度,地方中央的融洽,乡举里选的可行之处……但是,先生却不知为何把我们熟稔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历史事件只字未提,或许先生是觉得不可尽言之吧,但我觉得这也算得上是汉代史上重要的一笔,不提及,似乎有些不妥当。既然是政治得失,得失得失,作为“失”的重大事件之一,还是应该讲讲的。

又再如对清代的评述上面,我也觉得自己的见解不能与先生的完全相同。因为在我粗略的阅读中,先生似乎非常讨厌清朝,至少不喜欢满清政府。所以字里行间,我总能感受到先生的一些颇词。

虽然我也同意我丈夫的说法,即在清朝,宗族政权取代了以前的文人政权。但是,我又自觉,既然汉唐宋明各朝的政治之失都是情有可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当被人理解的,那么,谈及清代,为何就不适用了呢?我们应当认识到,作为少数民族的满族统治者,一方面固然不可避免地需要依赖于本族实行统治,然而另一方面,被包围于汉人及汉文化的汪洋大海当中的他们,更是不可避免地要对中国原有的政治制度加以继承,否则,他们根本不可能进行任何可能的统治。

所以说先生在此处可能过多的带了个人的感情吧。而在客观事实上呢,“清朝皇帝接受汉化的诚意与速度是在他们之前的所有少数民族统治者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汉化速度最快的部分,莫过于政治制度。”(这是我在张鸣的《再说戊戌变法》中看到的。

)以上就是我拜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后的一些感悟,因为见识短浅,我自觉并不能把先生此书中的所有精华都吸取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而又深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故我也不敢说自己的上述观点一定正确、符合原意,只是按照心里的所思所想,全然写了出来罢了……

本文来源://www.xmw98.com/x/76.html